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多神经病变个案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多神经病变个案报道

时间:2024-07-04 10:13:12

相关推荐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多神经病变个案报道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编辑推荐语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中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可累及人体任何器官,但以皮肤、关节、外周神经、胃肠道和肾脏受累最为常见,由于这些损害均为非特异性,该病不易早期诊断,常导致误诊或漏诊。回顾性收集1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多神经病变病例,经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及中医清热解毒、祛湿活血治疗,临床症状显着缓解,实验室指标转阴。

[摘要]结节性多动脉炎以急性中、小动脉的坏死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病理学表现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为非肉芽肿性的坏死性血管炎,归属于中医脉痹范畴。回顾性收集1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多神经病变病例,患者四肢麻木疼痛,双足底疼痛剧烈伴蚁行感,双下肢活动不利,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符合结节性多动脉炎诊断,经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及中医清热解毒、祛湿活血治疗,临床症状显着缓解,实验室指标转阴。长期疗效需随诊。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是一种累及中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可累及人体任何器官,但以皮肤、关节、外周神经、胃肠道和肾脏受累最为常见,由于这些损害均为非特异性,该病不易早期诊断,常导致误诊或漏诊。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多神经病变1例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男,60岁,双下肢麻木、疼痛、活动不利2月余。1月出现双足疼痛、麻木,伴间歇性跛行,左足下垂,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行颅脑CT检查提示右侧小脑出血,予改善脑代谢等治疗,复查血肿消失后出院。出院后,双下肢麻木、疼痛、活动不利呈进行性加重,且出现左手疼痛,左环指末端青斑,并坏死黑变。2月12日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四肢血管超声示双上肢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左手掌深、浅弓闭塞,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左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右下肢深、浅静脉通畅。肌电图示四肢多发周围神经损害,以左侧为重(感觉及运动纤维均损害,髓鞘及轴索均受累)。心电图示ST-T改变。24h动态血压示全天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均增高,血压分布呈反杓型。心脏超声示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充盈异常。肿瘤系列、乙肝系列、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ANA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均阴性。血常规:白细胞13.78×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1.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9.5×109/L,嗜酸细胞绝对值0.89×109/L,红细胞3.94×1012/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计数420×109/L,C反应蛋白(CRP)80.4mg/L,红细胞沉降率100mm/h。凝血系列:血浆D-二聚1.98μg/mL,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6.11g。尿常规:尿糖(+),潜血(+)。予前列地尔扩血管、胞磷胆碱钠营养神经等治疗,上述症状未见缓解。于2月22日行颅脑MRI示右侧半卵圆中心亚急性梗塞,左侧基底节出血灶,左侧小脑、左侧丘脑陈旧出血灶,轻度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改变。遂转入神经内科治疗。症见:四肢麻木疼痛,以下肢为甚,双足底疼痛剧烈,伴蚁行感,双下肢活动不利,左足下垂。入院查体:血压169/108mmHg(1mmHg=0.133kPa),颅神经(-),左环指末端可见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变黑,左足第三趾远端可见大小约0.8cm×0.8cm的皮肤紫绀区,四肢末端皮色偏暗;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0级,左足下垂,伴远端浅感觉减退;右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增高;双侧肱二、三头肌反射(+++),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弱阳性,余病理反射阴性;共济运动未查。转科后行颅脑+颈部血管CTA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钙化斑块并轻度狭窄,双侧锁骨下动脉起始处见混合或钙化斑块伴管腔局限性轻度狭窄,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多发钙化斑块伴管腔轻度狭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增高。

回顾病例,患者发病以来明显消瘦,2个月内体质量下降约4kg;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余,脑出血病史5年余,吸烟、饮酒史40年余。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RP、血小板、血浆D-二聚体、血管紧张素原显着增高,血红蛋白降低;24h动态血压示全天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均增高,血压分布呈反杓型;心电图呈广泛缺血改变;心脏超声示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充盈异常;肌电图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血管检查示多发性大动脉和小动脉狭窄、闭塞;颅脑MRI示多发性出血、梗死灶(均为新发)。综上所述,提示病变同时累及颅脑、周围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系统,且新发出血、梗死灶并存,结合实验室检查,符合PAN并多神经病变诊断。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联合应用环磷酰胺及普瑞巴林、度洛西丁等对症治疗。治疗方案:甲泼尼龙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冲击治疗,7d后改口服,逐渐减量至每日8mg维持治疗;环磷酰胺1g,静脉滴注,每月1次。中医辨病为脉痹,辨证为湿热证,以清热解毒、祛湿活血为治疗原则,方用四妙勇安汤合四妙散加减,处方如下:金银花30g,玄参30g,当归12g,生地黄30g,赤芍15g,苍术15g,黄柏15g,薏苡仁30g,五灵脂15g,蒲黄9g,醋延胡索30g,炙甘草6g。水煎400mL,每次200mL,每日2次。服上方7剂,患者双下肢疼痛较前减轻,仍有麻木,调整上方加鸡血藤30g、川芎15g、首乌藤30g,继服7剂。连续治疗18d,患者症状显着缓解,红细胞沉降率、CRP、血小板、凝血系列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出院,继续口服激素与中药治疗,长期疗效需随诊。

2 讨论

2.1 西医探讨

目前,PAN病因尚未明确,以急性中、小动脉坏死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病理学表现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为非肉芽肿性的坏死性血管炎。因血管壁内弹力层破坏,血管内压力增高,在狭窄处近端易形成动脉瘤。该病在美国的发病率为1.8/10万,男性发病为女性的2.5~4.0倍,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本病在临床中较少见,极易误诊或漏诊。根据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有以下症状。①体质量下降:病初即有,无节食或其他因素;②网状青斑:四肢或躯干呈斑点及网状斑;③睾丸痛或触痛:并非由于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所致;④肌痛、无力或下肢触痛:弥漫性肌痛(不包括肩部、骨盆带肌)或肌无力,或小腿肌肉压痛;⑤单神经炎或多发性神经炎:单神经炎、多发性单神经炎或多神经炎的出现;⑥舒张压≥90mmHg:出现舒张压≥90mmHg的高血压;⑦尿素氮或肌酐升高:血尿素氮≥14.3mmol/L或血肌酐≥133μmol/L,非因脱水或阻塞所致;⑧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或HBsAb阳性;⑨动脉造影异常:显示内脏动脉闭塞或动脉瘤,除外其他原因引起;⑩中小动脉活检:血管壁有中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上述10项中有3项阳性者即可诊断为PAN,但需要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病并发的血管炎。本病需与多血管炎、韦格内肉芽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其他血管炎相鉴别;还需注意与大动脉炎相鉴别,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的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而PAN主要累及内脏中小动脉,ANCA系列通常阴性。内脏血管造影和病理组织活检对于诊断PAN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病变具有局灶性,所以有时组织活检得不出阳性结果,故应针对有临床症状的皮肤、皮下组织、小腿神经或肌肉作活检。临床症状不显着时,肌电图与神经传导测定有助于明确肌肉或神经的活检取材部位。此外,缺少确定的组织学诊断时,血管造影在肾、肝和腹腔血管见到小动脉瘤也可明确诊断。本病例符合①②④⑤⑥⑨共6条诊断标准,可以考虑PAN的诊断。

PAN可有发热、周身不适、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等全身症状,受累系统不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肾脏受累常表现为高血压、氮质血症,或蛋白尿和血尿,肾血管病变严重者可出现肾多发性梗死。胃肠道受累症状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见肠梗死、胃肠道穿孔和出血等。心脏受累常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绞痛,损害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部一般较少受累。神经系统损害主要为外周神经受损,偶有中枢神经受损,表现为脑组织血管炎。中枢神经受累表现为严重头痛、偏瘫、癫痫发作等症状。外周神经受累主要有多发性神经炎、泛发性单神经病、皮肤神经病和多神经病变4种类型,其中以多发性神经炎或多神经病变最为多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腕下垂、足下垂等症状。疾病初期为非对称性、进行性侵犯其他周围神经,疾病后期可出现对称性多神经病变,偶有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PAN的早期表现主要为神经传导阻滞,有研究认为由于血管炎所致的感觉运动传导纤维微梗死,进一步导致神经纤维部分脱髓鞘及轴索变性,最终引起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阻滞。本例患者符合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起病较急,下肢起病早,且症状重于上肢;感觉运动神经同时受累,肢体远端痛觉过敏;症状与体征具有不对称性;足背外侧比内侧感觉障碍较严重,足背屈比跖屈损伤重。同时,本例患者又具有特殊性,患者以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症状,既有脑出血及脑梗死等中枢神经受累的表现,又有肢体感觉异常、左足下垂等。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有内脏损害者可合并使用细胞毒药物,有重要脏器损伤者可考虑血浆置换。

2.2 中医探讨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于中医脉痹范畴。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痹病指机体因正气亏虚,卫气不固,外邪侵袭,脏腑经络的气血津液痹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狭义的痹病指肢体经络痹病。《黄帝内经·素问》最早提出了痹病名称和分类,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邪气的偏胜分为三痹,风邪之气偏胜者为行痹,寒邪之气偏胜者为痛痹,湿邪之气偏胜者为着痹;根据感邪的季节和部位不同又分为五痹,冬季感邪为骨痹,春季感邪为筋痹,夏季感邪为脉痹,至阴即长夏感邪为肌痹,秋季感邪为皮痹。二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痹病本质。痹病病因包括正气不足和感受外邪,《诸病源候论》总结气血虚则感受风湿,《济生方》提及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所以正气不足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基础。外邪主要为风寒湿邪与风湿热邪。因居处潮湿,或受凉、受风,或感受雾露之气,或冷热交错,风寒湿邪极易乘虚侵袭人体;居处环境湿热,或暑湿蒸腾,风湿热邪易乘虚而入;平素阴虚内热,复感风寒湿邪,邪气郁久化热,最终转为风湿热邪。脉痹属于广义的痹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血脉,荣卫滞涩,终致脉道闭阻,引起的以肌肉疼痛、皮肤麻木、皮肤瘀斑、肤色变暗或苍白、脉搏微弱或无脉等为主要症状的痹病。脉痹病机为正气亏虚,风寒湿邪侵袭血脉致脉络瘀阻。风寒湿邪外袭是痹病形成的关键因素。《素问·痹论》提到痹者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并提出不与风寒湿气合不能成为痹病。荣卫滞涩,脉络瘀阻是脉痹的最终表现。《素问·痹论》有“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认识到荣气循行于脉周边,贯注五脏,布络六腑,卫气循行于皮肤、分肉、膏肓之间,荣卫不循常道,瘀血阻络,血凝不流最终形成脉痹。或因平素喜嗜膏粱厚味,湿热内生,下注血脉,湿热瘀血互结,脉络痹阻发为本病。痹病辨证要点是邪气偏胜和病情虚实。风寒湿热致病各有特点,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应分辨邪气的偏胜。游走不定者为风邪偏胜;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寒邪偏胜;关节酸痛、身体沉重、漫肿者为湿邪偏胜;皮肤焮红灼热、关节肿胀者热邪偏胜;病程日久,皮肤结节、僵硬、瘀斑或肌肤紫暗者多为痰瘀互结。根据病程长短及全身状况辨别虚实。一般发病急骤,或起病虽缓,但恢复较快者多为实证;病程中期,耗伤气血,内损脏腑,肝肾不足为虚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多为虚实夹杂。脉痹辨证分型主要为寒凝、血瘀、湿热三大类。局部皮色苍白,痛势较剧,痛处固定,遇冷加重,得热则缓,肌肤冷感,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者为寒凝脉痹;肌肤紫暗,或有皮下硬结、瘀斑,痛处固定不移,僵硬,舌质紫暗,脉弦涩为血瘀脉痹;皮肤焮红灼热,肌肤麻木不仁,肌肉酸楚、重着,舌淡,苔黄腻,脉濡数者为湿热脉痹。《医宗必读·痹》总结了痹病的治疗原则,五体痹以散邪为主,脏腑痹以养脏为主,行痹从散风、御寒、利湿、补血方面论述,痛痹从散寒、疏风、燥湿、补火方面论述,着痹从利湿、祛风、解表、补脾方面论述。

本例患者辨证为湿热证型。患者老年男性,脾气亏虚,津液运行失常,聚湿为邪,且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湿邪乘虚侵袭血脉,湿瘀互结脉道,日久化热,湿热下注经脉,血凝不流发为脉痹。脉痹初期,湿热内蕴,且体表受寒,热不得外泄,熏蒸于体表,故见发热;湿热易侵袭下焦,膀胱蕴热,气化不利,故见小便色黄;内生郁热,热势较甚,故见结节色红灼手;脉痹日久,湿热邪气阻滞脉络,日久成瘀,痰瘀互结,不通则痛,故见手指关节、足跟疼痛;脉痹后期,气血运行失常,筋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见肌肤麻木不仁、疼痛;脉痹日久,营卫不和,肌肤失于气血滋养,络脉瘀阻,故见皮肤瘀斑、皮温低;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均提示湿热较重。中医以清热解毒、活血祛湿为治则治法,方用四妙勇安汤合四妙散加减,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黄柏燥湿清热,生地黄清热凉血,玄参滋阴凉血,当归活血散瘀,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苍术燥湿健脾,薏苡仁利湿健脾,五灵脂、蒲黄、延胡索行气散瘀,鸡血藤活血补血、舒筋活络,川芎活血祛瘀、祛风止痛,首乌藤养血安神兼具祛风通络之功,甘草清解百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清热而不苦寒,利湿而不伤阴,养血活血并重,达到清湿热、散瘀血、养筋脉的功效。综上所述,中医辨病辨证论治脉痹,谨守病机组方用药,疗效显着。PAN的预后与是否早期规范治疗有关。未经治疗者,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小于15%;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生存率在50%~80%。患病的第1年死亡风险较高,常见原因是诊断与治疗不及时导致血管炎病变未能得到控制,引起多脏器损伤,因而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发现多发神经病变和多支血管损伤且病情持续性进展时,应考虑到PAN的可能,及时做相关的检查以排除或确诊,以免漏诊,贻误治疗。

编者按:该文刊载于《山东中医杂志》第6期,本期原文见链接。

责任编辑:张怡

本文所用某些图片(或加工前原图)来自网络,若有疑似侵权行为,请确认后与我们联系,届时将予以删除。

关注

中医

享受

健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