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水文化故事 | 脑洞大开!原来古人“用水”这么有创意

水文化故事 | 脑洞大开!原来古人“用水”这么有创意

时间:2022-12-27 23:18:07

相关推荐

水文化故事 | 脑洞大开!原来古人“用水”这么有创意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里

唯一至今还在延续的国家

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明

除了家喻户晓的四大发明

历史上的各种黑科技更是层出不穷

你知道吗?其实,

古人在水的利用方面也很有几把刷子

今天

水利君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我们祖先们那些脑洞大开的用水创意

生活节水篇

01清洗衣服

古人们洗衣服时

会先用一根叫做“捣衣杵”的木头棒子

不断敲击衣物

俗称“捣衣”

诗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将衣服里的脏物灰尘敲出来然后再用水清洗干净这样就能极大地减少用水量啦!(可能比较费衣

02淘米水利用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人们便使用淘米水来洗澡去污这在当时可是廉价而又普遍的洗澡水淘米又洗澡泡泡更健康~

除此之外人们会用淘米水浇花、饮牲口甚至把淘米水发酵后当天然洗发液使用......纯天然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你值得拥有我们的古人是不是非常地聪明鸭!

雨水利用篇

01以雨(雪)水烹茶

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利用雨(雪)水的记录以雨(雪)水来烹茶、煎药如得天赐神助,也算文人雅好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以雪水煮小团茶”等都是古人以雪煮茶的真实生活写照这既符合茶道,又合乎养生之道

02雨水收集技术

在北京北海公园的团城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还使用着古老而先进的技术用收集的雨水来灌溉这里的花草树木

它号称“世界上最小的城堡”

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270多米长的城墙没有一个泄水口

地面上没有排水明沟

无论下多大的雨

这个城池上只是雨过地皮湿

很快渗得一干二净

有暴雨时雨水通过青砖及涵洞渗入地下

多余的水顺着涵洞围绕团城逆时针旋转后流走

中小雨时土壤水饱和后

水分回渗到涵洞中

这样的系统充分留住和利用了

有限的雨水资源

科学净水篇

01茶水净水器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有专门用于净化煮茶用水的器具——漉水囊这种煮茶用水的过滤净化袋和日常其他过滤净化器大致相同

它主要是用生铜铸造有些隐居山林的人也用竹篾木制作还有人用绿色油布制作袋子来存装漉水囊“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准确地记录了这种净化滤水器的造型、规格和尺寸

02明矾净水

我国采用明矾净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刻印的科技类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一位叫纳瓦雷特的西班牙教士在1745年左右出版的《中国帝国游记》一书中明确记录当时,黄河沿岸也有百姓掌握了用明矾使黄河水变清的技术他感慨道:“这是自然的秘密,为当时西方所不知。”

03水质净化工程

有关古代水质净化工程在各地都能找到现存的遗迹有的至今还在使用在浙江永嘉县溪口乡一座村子中有一组5个依次排开的水池

经专家鉴定认定这组水池为明代晚期户主家曾使用过的净水池通过这套保留完好的古代净水系统用户用陶制水管输水道从700多米外的山脚引来水源在5个池子之间通过溢流方式传输逐级净化还可以防止逆流造成水质污染

04植物净水

有一种过滤酒水用的植物——苞茅

古人把它束成捆状的菁茅在祭祀时把裹束着的菁茅放置在木盒中用来过滤掉酒水中的渣滓以提高纯净度

苞茅缩酒的表演形式据古典籍的记载和楚史专家的考证是:“古人祭祀时,将茅草扎成束直立,将酒从上淋下,糟留茅中,酒汁渗透下流,像神饮之,谓之‘缩酒’”时至今日湖北等地还保持着这种苞茅缩酒的传统习俗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有木有被古人的脑洞震撼到了呢?

来源:佛山水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