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铁索桥的惊心动魄……来 走起 跟着炫歌走漳龙铁路的“铁索桥”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铁索桥的惊心动魄……来 走起 跟着炫歌走漳龙铁路的“铁索桥”

时间:2021-03-20 16:29:48

相关推荐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铁索桥的惊心动魄……来 走起 跟着炫歌走漳龙铁路的“铁索桥”

漳龙线上的“铁索桥”

说铁索桥,给人们印象深刻的就是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小学《飞夺泸定桥》课文里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早期乘坐绿皮火车,途经漳龙线时,紧挨着漳龙铁路一座棚洞的“铁索桥”,晃悠悠地一头悬挂于铁路棚洞路基边,另一端连接一座诺大的围屋之后。多年以来,这样的一座桥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总想去探究一番。

途经留下的印象,在模糊记忆的底片里,感觉是在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境内,曾经父亲参与修建漳龙线时,施工队伍也是驻扎在雁石镇。带着寻找父辈足迹的情结,那天试着与雁石当地人打听“铁索桥”的位置,他说就在雁石的北河村,距雁石镇政府约有六七公里远。作为本地人,他在前几日带他老母亲去过桥上散步,而且他也是第一次来看这座桥的。

有了具体位置,又有人引路,我一阵欣喜,立马从厦门驾车直奔180多公里的路程,去一睹“铁索桥”的风采。

从雁石镇往龙岩方向经203省道,再拐入上天宫山景区的山路约三四公里,就是北河村了。当进入村口,一块崭新的北河村宣传牌立于叉路口上,上面有一段关于“铁索桥”的文字是这样描述的:北河村有一座璀璨夺目的“铁索桥”,桥面总长120多米,宽2.1米。说起这座桥却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是当年修建漳龙铁路的8503铁道兵团为了感谢当地政府和人民,特意把这条有惊无险的“铁索桥”留给北河村人民作纪念。

从叉路口的村道左拐几百米,一座老围屋就在眼前,围屋呈弧状,像是两只牛角,里外两层沿河而建。当地村民说不出老屋的具体年限,只是说很老的房子了,至少上百年历史。桥就在围屋的后面,当地人称之为晃桥。

围屋后一条一米来宽,用大块卵石铺就的小道连着桥,桥头左侧的水泥墩上,嵌着一块大理石刻有捐资修缮此桥的功德名录。

“铁索桥”共拉有八条钢索,桥面四条用于铺木板,两侧各有二条作为扶手。从用材看与大渡河用环环相扣的大铁链有所不同,把它叫“钢索桥”更贴切。据当地老百姓说原来四条钢索上是用竹片铺就的,人走在桥上,索桥上下弹动,如有多人走在上面,走的人脚步有急有缓,桥还会左右晃动,过桥如荡秋千,很是惊心动魄,却也有惊无险。

仔细端详这座钢索拉伸的承力结构,发现桥的两边各有四个水泥墩向岸内倾斜,呈斜角插入地里。村头侧的水泥墩掩没在杂草丛中,铁路端的墩子安插于路基下。水泥墩各露出地面约有60公分,八条钢索就是分别套在四个水泥墩上的,钢索拉紧后整座桥面中部微微下垂。据说,新罗区政府还拨款十余万元,在原有八条的钢索上又加了更粗的钢索,并保留了原有的老钢索。两侧钢索上围上钢丝网,把原来的竹片桥面全部更换为东北松木板,使得走在桥上更加稳固和安全。

这座桥就是当年铁道兵为每天到铁路工地施工而修建的。棚洞口有K44+652的白色标识,阐明它在漳龙铁路线上的具体位置。

1957年铁道兵修通鹰厦铁路后,马不停蹄转战漳龙铁路,为老区人民修建一条通往外界的铁路。漳龙铁路设计沿龙津河一路蜿蜒,有些河面宽100来米,水深达10余米。修建的铁路沿途河水踹急,沟壑纵横,悬崖陡壁。铁路工地侧无处安营扎寨,只能在修建铁路线河对岸的北河村驻扎。当年铁道兵有150多人及300多名民工在北河村的荒郊野地搭建帐篷,每天只能用小船来摆渡到工地,既费时又耽误施工。要建木桥或水泥桥耗时耗力,且材料匮乏成本又大。铁道兵采用建“铁索桥”即省时省成本,又不耽误施工进度的方案,于是就留下这座不朽的“铁索桥”。如今“铁索桥”历经60余载风雨,仍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它已成为北河村的老百姓到山上耕作,铁路职工养护维修的必经之路,也是龙津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站在“铁索桥”上,望着蜿蜒的、桥隧相连的漳龙铁路,龙津河畔绿竹苍翠,景色迷人。此刻,我忽然想起刚进村时,在宣传牌上看到的诗句:“铁索桥边万重山,悬崖峭壁心胆寒;铁路健儿凌云志,定叫天堑变花园。”说是这首诗在铁路棚洞壁上还依稀可见,虽然我仔细寻觅无果,但心已释然……

炫歌视界

扫描二维码定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