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校本研修 | 强化组织建设   助力课程管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建设点滴思考

校本研修 | 强化组织建设   助力课程管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建设点滴思考

时间:2018-08-18 20:57:16

相关推荐

校本研修 | 强化组织建设   助力课程管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建设点滴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在课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学校有必要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与管理。而建设教研组是加强本课程研究与管理的有效途径。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建设缺少现成的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义乌市稠州中学教育集团为例着重就初中阶段如何强化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建设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与思考。

1

现状分析

课程实施之初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建设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架构不到位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加上领导的课程理念依然停留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还有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或督查力度与课程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这门国家必修课程在学校层面的管理架构尚有不到位之处。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刚推出的时候,学校缺乏在管理层面的课程顶层设计,也没有给课程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

组织建设有盲区

学校刚开始没有设立综合实践教研组,设立后存在“有将无兵”现象,没有专门固定的教研组成员,教研组“形同虚设”,缺乏必要和固定的骨干成员,具体落实缺乏有力措施,导致组织建设出现盲区现象。

规章制度欠完善

由于学校按年级组、教学组办公,相对来说在时空上,综合实践教研组活动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另外,活动记载不规范。有记载也仅仅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研组规章制度的缺失。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研组制度,必然给学科教研带来一系列的弊端,进而影响到组织建设。

活动开展不深入

刚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学校教研组活动基本上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传达上级教研部门会议精神和布置相关工作。简单的工作布置居多,“研究”气氛淡薄。组里的主要活动只是开几次公开课,相互听课。教研组很难找到开展活动的有效抓手,导致活动开展不深入,往往浮于表面,组织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相对来说收效甚微。

2

具体对策

鉴于以上现状,要解决阻滞综合实践课程向纵深推进的系列问题,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综合教研组的建设,做到“有架构、有组织、有制度、有活动”,用团队作战的方式走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之路。

重视管理架构

管理架构是课程有序实施的前提。综合实践教研组建设的管理架构主要是指学校领导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至少体现在重视课程管理和资金优先保障等两个层面。

(1)领导重视课程管理

在课程管理层面上,学校领导不但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建设,及时安排科研处主任或其他校级领导主管综合实践活动,而且要亲自参与并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课程管理有序化奠定基础。为了强化课程管理,学校应建立由校长担任课程活动总指导,副校长主管,相关科室分管,教研组组织落实,班主任、科任教师具体参与实施的完整课程管理网络;校长亲自担任课程管理指导小组组长,其他分管领导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等。

(2)优先提供资金保障

在资金保障层面上,学校领导应将教研组建设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把综合实践教研组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强势”教研组同等对待,还专门拨出资金,设立专用教研组办公室,提供教研办公经费,年度考核向参与综合实践教师作政策倾斜,着力为综合实践教研组建设“保驾护航”,从而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消除学科教师参与教研组活动的“后顾之忧”。

加强组织建设

(1)重视核心骨干选拔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学校应及时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选拔具有开拓精神和较好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组长,并将各学科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纳入学科组成员中。在条件成熟后,学校还要按年级划分设立备课组,配备备课组长若干名,以建立稳定的教研组队伍。针对集团化办学实际,拥有多个校区的教育集团,还可在不同校区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分教研组,并落实分校教研组长。

(2)创新成员组成方式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人员组成应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为目标,体现“全员参与、核心为主”的原则。根据此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成员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学校所有科任老师都是教研大组成员;二是核心成员由各班班主任、部分骨干教师(如年级组长、学科课程教研组长)组成。具体成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的,包括本学科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以及课务表上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教老师;另一类是非固定的,只要学生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活动开始后,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所有的课题指导老师都自动进入教研组,这些教师也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所有教研活动。

建立完善制度

制度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必备条件之一。建立并完善教研组各项制度是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工作取得实效的保障。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教研组主要职责

明确教研组职责是教研组管理制度的首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统一规划确定教研组学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和活动方案;根据学生学习主题和内容,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时间;根据活动主题组织集体备课和公开课教学;定期举办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会和交流会;组织开展教师论文(案例)评优、优秀学生评比等课程教与学总结工作。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教研制度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教师、专职教师少、所有科任教师都是课程指导师的实际,学校可实行“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教研制度。集中教研指以全体教师为教研对象,时间与全体教师会议时间统一;分散教研是定时间、定地点组织骨干力量进行专题培训、备课、开课、听评课等教研活动,时间由教导处统筹,具体由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机动安排。

(3)学生成果展评和优秀学生评选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教研组制度建设不应仅仅指向教师,还应该面向广大的学生,为学生参与课程的实践活动服务。为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还应建立学生成果展评和优秀学生评选制度。学校可在每年寒假、“五一”、暑假、国庆以及每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后,实施学生成果展评制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成果展评工作;推出优秀学生评选制度,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周期组织评选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学生,坚持“名额固定,条件公开,侧重实践,表彰先进”的评选原则,及时表彰参与活动的各类先进学生,在全校弘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此创新综合实践教研组制度建设。

组织开展活动

制度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必备条件之一。建立并完善教研组各项制度是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工作取得实效的保障。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教研组主要职责

明确教研组职责是教研组管理制度的首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统一规划确定教研组学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和活动方案;根据学生学习主题和内容,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时间;根据活动主题组织集体备课和公开课教学;定期举办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会和交流会;组织开展教师论文(案例)评优、优秀学生评比等课程教与学总结工作。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教研制度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教师、专职教师少、所有科任教师都是课程指导师的实际,学校可实行“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教研制度。集中教研指以全体教师为教研对象,时间与全体教师会议时间统一;分散教研是定时间、定地点组织骨干力量进行专题培训、备课、开课、听评课等教研活动,时间由教导处统筹,具体由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机动安排。

(3)学生成果展评和优秀学生评选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教研组制度建设不应仅仅指向教师,还应该面向广大的学生,为学生参与课程的实践活动服务。为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还应建立学生成果展评和优秀学生评选制度。学校可在每年寒假、“五一”、暑假、国庆以及每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后,实施学生成果展评制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成果展评工作;推出优秀学生评选制度,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周期组织评选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学生,坚持“名额固定,条件公开,侧重实践,表彰先进”的评选原则,及时表彰参与活动的各类先进学生,在全校弘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此创新综合实践教研组制度建设。

(3)课程教研有序化

为了使教研工作逐步做到有序化,围绕每学期的课题或主题,教研组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活动课题或主题申报关。

第二,抓活动主题设计关。

第三,抓学生课题活动指导关。

第四,抓课题活动实施检查关。

(4)网络教研无纸化

通过网络教研做到教研活动无纸化是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建设的新尝试。信息技术条件具备的学校,可以尝试创办网站或利用教师空间平台,设立各种栏目,及时更新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信息,搭建师生互动窗口,着力课程网络资源库建设。

学校综合实践教研组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依托网络可开展教研活动:开辟课程管理专栏、开展师生线上互动、课程资源网络共享。

供稿:余雪光

编辑:吴 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