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传承国粹文化 弘扬武术精神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传承国粹文化 弘扬武术精神

时间:2022-05-30 15:33:40

相关推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传承国粹文化 弘扬武术精神

在内官营镇永丰村宋家沟社,廖德鹏家宽敞的大院里,习武爱好者聚在一起切磋武艺,传承国术,研习武学,让武魂远扬。“达摩拳”“盘龙棍”“春秋大刀”“钩镰枪”等这些在电视剧、武侠小说里常见的惊险传奇的武术套路,在宋家沟这个“武术村”里,年逾古稀的老拳师,年过花甲的“拳棍手”,虎虎生威的“武把式”,就连风华小少年,也都见怪不怪。他们把这些武术套路演练得娴熟精彩,一招一式恰到好处。有句俗语“风风光光宋家沟,三岁娃娃倒脚步”,尽管有点悬,却彰显出“武术村”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武学的精神风采。

廖德鹏也算是一名“武林中人”,16岁开始学拳。1991年去河南拜师,河北沧州寻找拳师学拳,因资费等原因,外出学拳未能如愿。现在仍参加武术协会组织的武术表演比赛,偶尔还为店面开张做小型商演助兴。在他的客厅的桌子上,摆放着所获得的一沓沓鲜红的荣誉证书,最耀眼的当属定西市授予的武术传统套路表演金牌和银牌,奖牌的背后,是他的艰辛付出和不懈求索。

“当时带着打工挣的5000多元钱和老乡就上河南拜师学武,后又转到河北沧州拜河北拳师为师,结果都未能如愿,当时碰见一名‘同道中人’,他告诉说‘只在家中取,何劳在外学’,我恍然大悟,便回到家乡继续修炼武术,那时确实很热爱学拳习武。”廖德鹏说,他外出务工,回家种地,习练武术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习练30种套路约3个多小时。在兰州打工期间,他在五泉山公园偶遇70多岁游方的老道人,也算有缘,老人惜才,还传授了一路“达摩拳”。谈到尽兴时,他便在院子里表演“达摩拳”,熟悉的拳路,深厚的拳脚功夫,让在场的人叹为观止。

是不是年轻人也喜欢武术,和廖德鹏一样痴迷呢?吴周蕃、吴周平、周吉禄和廖德鹏感觉很“尴尬”,他们为武术即将失传担忧着,牵心着。他们的担心很现实,少年时代正是习练武术的黄金时代,可部分家长和老师怕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对习练武术不持赞成态度;有些孩子习练武术后,由于自制力较差,个别人便因点滴小纠纷而大打出手,伤害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习练武术。另外由于外出打工,或者参加工作,或忙于农活家务,习练武术者要么半途而废,要么时连时断,坚持习武者不过20人。“我们这一代人,完成了使命,有廖德鹏传习武术,我们尽到了责任。”“老了,可心里还是放心不下,要是一身武术失传了,多可惜。”吴周蕃、吴周平老哥俩内心很纠结,他们也在思考着怎么才能让久负盛名的“武术村”传承下去,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从以前的拜师学艺到现在的开班教课,全村的武术氛围越来越淡。以前我都是偷着学艺,师傅不教,就三番五次请教。现在我教,娃娃都很不上心,人数也慢慢减少了。”对于如此尴尬境地,廖德鹏也很无奈,“从开班的60名队员到现在仅有15名队员,武术队的境遇不容乐观,而且还在不断减少,存在拳种处在濒临失传的情况。”“现在我师父都快80了,以前会武术的老人大多都去世了,以前的二十几套传统武术套路也逐渐失传。”廖德鹏和他的武术同行内心里很急切。

前几年宋家沟成立了武术队,廖德鹏和周吉禄担任武术教练,潜心为队员们教授武术,一心想着“武魂远扬”。但武术队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如何传承发展传统武术,廖德鹏和周吉禄打算继续收徒,壮大武术队,在教授武术的同时,还要在精心育人上做文章,要重视弟子们文化知识的教育,让他们成人成才。同时他们将在近几年申请成立内官传统武术研究会,把村周围现有的武术套路整理成书,或者制作成视频资料,取长补短,把所掌握的武术套路记载下来,让其传承下去。每年除夕之夜,宋家沟大多以家族为单元,由长者对家族里修炼武术的后辈进行考究,亲自手把手进行教导。同时,家族里不论老少,互相间可以进行比武切磋。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宋家沟社火队专门搭台组织武术表演活动,上百拳师们便尽兴展示拳脚功夫,上千观众可以欣赏精彩武术,大饱眼福。

图文编辑:魏旺 初审:张学海 审核:杨攀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