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院长牛华勇在国际商学院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院长牛华勇在国际商学院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时间:2018-10-19 05:59:57

相关推荐

院长牛华勇在国际商学院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学院

院长牛华勇

级全体同学、各位亲爱的同事们:

十九年前的9月,我作为刚入校的年轻教师,坐在国际商学院第一批入学新生的开学典礼上。在那个典礼的两个月多前,也就是2001年6月底,学校刚刚宣布国际商学院成立。7年前的这个时间,也就是的9月,我第一次以院长的身份,惴惴不安地走上这个讲台,开始书写我手中厚厚试题的答卷。最近两天,我仔细去读了我自己过去6年的开学典礼发言稿,简单地整理和回顾了一下,我过去6年的思绪。一直在想,我要用怎样的内容和情绪,去给这一级的新同学,传递怎样的信息。在我看来,今年或许是国际商学院第三个发展阶段的开始。第一个阶段,从2001年到,国际商学院基本上完成了本科教学模式的搭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最强外语背景商学院”的建设愿景,把经济管理本科教育和北外英语优势教育相结合,专业+专八的模式,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北外的外语优势,向非外语专业领域延伸,极大地扩充了北外的办学内涵。和,我们实现了两个飞跃,一是拿到了第一个经济管理类的硕士学位点,二是开始招收第一批全英文授课的来华学历学位生。以这两个标志性成果为契机,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国际化的工作,就此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们拿到了国际商务和金融学的专业硕士学位点,,我们拿到了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学术硕士学位点和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今年上半年,我们又获得了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的学位点,这意味着我们学科布局的工作,接近了尾声。到现在,我们已经拿到了所有对我们有着重要意义的学位点,完成了这个学院发展第二阶段的历史任务。春季入校的第一批来华留学生,是我们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从第一届的7个同学开始,到今年,我们总的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500人,其中有400多人是学位学历生,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数字,不同文化和国别背景的同学,为这个学院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气质。中外学生同堂授课、中外教师混合授课、中外学生共同组织学生活动、参加体育比赛。每一个人都面临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会产生各种有意思的碰撞、甚至争吵——这就是我想和大家说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一部分,这些看上去美好的口号,进入到现实中,往往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艰苦沟通。在这一点上,国际商学院就是一个小联合国,每一个人都应该借着这样一个机会,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以后从事全球性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是基于AACSB全球商学院认证程序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我们学院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全院范围内重新讨论了学院的愿景和使命。我们的愿景是:通过共享全球商业实践、文化内涵和语言知识,为未来商界精英提供一个知识共享平台,成为一所连接中国与世界商业文明的全球化商学院。我们的使命是:成为一所多语种、跨文化、多区域的全球化商学院,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和社会责任的未来商业领袖。因此,我把今年看作国际商学院第三个阶段的开始,我们要把自己确定的愿景和使命,努力一步步实现,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成为我们新的发展阶段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去年,我曾经用七个词,来展望十年后的商学院,那就是“学科强大、特色鲜明、硬件先进、服务到位、资金充裕、收入丰厚、声誉卓着”,我也曾经和大家开玩笑说,我们要再用十年的时间,把我们日常比较的对象,从东西向(学院南路向东)这条街,改为南北向那条街(西三环北路向北)上的邻居们。这不是一个随口的说笑,这是我向所有老师、校友还有在校同学所做出的承诺。要实现这个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以更勤勉、更开放、更务实地态度去对待我们办学的每一个环节。我需要把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在一代代国商人中传递。首先,就是创新的精神。不断的自我变革与创新,是这个民族过去四十年得以发展的基础。今天的世界相比十年以前,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股逆全球化、以邻为壑的思潮,迅速在全球蔓延。北外国际商学院,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化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变革与创新,其实正是我们适应、引领国际化浪潮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全球化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压力,让我们没有办法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享受我们那一点点的小确幸。不同的人在压力面前,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应。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需要考虑:我们是以积极地姿态去拥抱变革,还是以一个失败者的狭隘拒绝参与;我们是用谦虚的内心不断前行,或是以暴发户的自大目中无人;我们是选择用开放的视野接纳不同文化,抑或是用情绪性的语言去煽动仇恨和暴力。互联网给了我们获取信息的自由,但不是每个人都掌握获得自由的钥匙。朋友圈给了我们很多有意思的信息,但也掺杂了太多的谣言和蛊惑。所以,我要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大学期间,一定要读几本真正经过了历史积淀的经典书籍,无论是经济学、管理学,还是哲学、历史、自然科学、文学,要明白快餐式的文章和经过了历史洗礼的经典着作的区别。对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和信息,要保留一种不去随意否定的美德——不以已知的知识,轻易否定未知的知识。倡导对未知的事物,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次,是面对目标的顽强战斗力。对于商学院的同学来说,所有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能力,是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以及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知道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来到学校之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过这个学院和你们所学习的专业。有人一遍遍地在网上看其他人对学院的评论,有人通过熟人朋友到处打听,无非就是想通过这些信息,对标一下自己,展望一下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但我今天在这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另外一个关键,也是你在网上不容易找到的信息——那就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超越任何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这是你走向未来最为宝贵的能力。沟通能力是你的专业知识、特长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沟通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事情。来到北外,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个学校的诸多昵称中,有一个被称为北京PRE大学的,这个学校大部分的课堂,要不断地请你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允许你躲在教室的后面一个人发呆。课堂的表达,只是沟通的一个侧面。沟通渗透于校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你大学几年的平静与和谐,更有关你未来几十年的幸福和福祉。与父母的沟通、与同学的沟通、与师长的沟通、与社会的沟通。把沟通变成艺术,人生中就处处充满惊喜。同时,每个人在前进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和问题。是能够轻易被困难打倒,从此一蹶不振,还是通过冷静地应对,克服困难,这是摆在人一生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古人云:上善若水,我们应该学习具备水一样的品格,坚定自己前行的方向,不以眼前的困难为困难,奔涌向前,生生不息。我一直认为,中国70后的一代,也就是我所在的这个年龄段,是最为幸福的一代。出生后不久,文革结束,迎来国家的改革开放,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体会了从极度的贫困到物质的逐渐丰富。有可能,在座的年轻同学,不一定能够再度体会到这种幸福。因为你们有了更高的起点、更激烈的竞争、更不确定的未来。所以,作为院长,我愿意与全体老师一道,为同学们搭建能够创造未来的激动人心的平台。最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点燃人内心的梦想。希望同学们在国际商学院这个灿烂的舞台上,通过学习和创造,点燃你们不同的人生、迎接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