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发现】文安境内的战国燕南长城

【发现】文安境内的战国燕南长城

时间:2023-01-19 16:56:58

相关推荐

【发现】文安境内的战国燕南长城

关注我们请长按下面指纹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微信号wadt3396815

文安境内的战国燕南长城

图片来自网络

战国时期,今文安地处燕、赵、齐三国边境,《大清一统志》及文安的清代、民国史志已有长城的记载,但仅寥寥数语。1999年为配合《河北省长城志》的编写工作,县文物管理所同廊坊市文物处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采取从已知地段向两端延伸的方法,结合县志及地名、地貌、水文等资料,对文安县境内战国长城的位置、走向及相关的城址、遗址、烽燧等进行了考古调查。

一、战国长城在文安的位置、走向

战国长城由保定市雄县张青口村穿大清河,在北舍兴村西北进入文安县界。根据田野踏查并结合大清河南岸地貌,长城依大清河而经新镇村西,在鹿疃村西北转为东西走向,到苏桥村西北与大清河南堤重合至左各庄村。在左各庄村东龙潭湾再沿东淀西南缘、文安洼东北缘一线高地向东南,经张管营堤、南陶管营、滩里村西南、赵家营等村,在大长田村东南端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南偏东走向,沿子牙河与文安洼间高地,经小长田村东、德归村西、西柴沟、南三岔口村西进入大城县界。西支自文安县大长田村东南端起,南偏西走向,经小长田村西,穿司吉城村,经夸大口村东、康黄甫、徐黄甫村西、岳辛庄村西,在韩村西南转为东偏南走向,经前艾子村南进入大城县界。东西两支长城在大城刘固献村汇合,走向西偏南,并与子牙河大堤重合,至大城东马村长城遗迹消失。《日下旧闻考》、清代《大城县志》有“沿河千里长堤,一名长城堤,又名护城堤,自县南马阁村起,沿三岔口进入文安”的记载。二、战国长城的墙体结构与沿线烽燧

图片来自网络

文安县战国燕南长城遗迹多被现代堤防(大清河南堤)、土路、废弃堤埝、农田与村舍覆盖,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处墙体剖面。位于滩里镇赵家营村南,取土坑西壁露出长城墙体,暴露高度0.76米(未到底),南北长约62米,宽度不详,夯筑,为浅褐色沙胶混合土,夯层厚12-15厘米,未见包含物。墙体之上为废弃的堤埝。

暴露的墙体结构紧密坚硬,风干后呈浅黄白色,根据其土质、土色、结构等观察,与原生土和晚期堤埝、淤土有明显区别,当是人工堆垒夯筑无疑。由于夯筑方法较为原始、质量差的缘故,致使夯层不甚清晰,夯窝极难辨认,东支长城调查中未有可见剖面。

在调查中,沿线共发现烽燧(俗称“烟墩”)遗迹4处。其中一处烽燧位于韩村东南,距长城南约25米,1973年前后平毁,当时面积约500平方米,高约1.65米,为硬度较大的沙胶混合土。

三、文安境内战国长城的称谓

文安境内战国长城北舍兴、新镇、鹿疃段称千里堤,鹿疃至苏桥段称官堤,苏桥至左各庄段称千里堤,左各庄龙潭湾、南陶管营、艾头、滩里段称古堤,滩里、赵家营、大长田段称长城堤。东支长城大长田、德归、西柴沟、南三岔口及大城县西子牙段称长城堤。西支长城大长田、司吉城、黄甫、韩村段称老路,韩村至大城段称长城堤。

今天人们对战国长城的不同称谓是其功能属性随历史发展不断演变的结果。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战争防御和发展生产的需要,将靠近边境原有的大河堤防加以扩建,把水利工程改造成军事防御工程,同时具备防水和防御双重功能。秦统一后,防御功能丧失,防水功能依然,尤其是在九河下梢、地势低洼的文安地区,长城经历了防水、防御、防水的演变过程。在历史上,其用作防御功能的时间虽短,地位却很重要,又因防水功能沿用时间长,就有了流传至今的双重称谓“长城堤”。随着历代水利工程的修筑,仍起着防水作用的长城在后期增筑、重修过程中,名称也随之变化。古代乃至现代人们徒步旅行、商业活动和运输沿建于垄岗高地上的长城、堤埝进行,如千里堤清代曾作为驿站通行大道,称“官马大道”,历代相袭,长城因功能的改变而被称之为“老路”。同时各历史时期水利工程使水系重组,河道趋于稳定,或官或民在长城上增筑的堤埝防水作用不断减弱、丧失,随之而改变的交通环境使车马人行不再依赖地势较高的长城,遗迹却保存下来,就有了“古堤”的称谓。

四、战国长城与古河流的关系

据《国语》、《左传》等记载,春秋时期西支黄河沿齐国西界北流,在无棣(盐山)入海,燕、齐以西支黄河为界。随着环境的变化,西支黄河渐塞,东支黄河入海口南移,原以西支黄河入海河道为界的燕、齐两国到战国时期就以其以北的滹沱、滱水为界。低洼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河流改道壅塞作用,使太行山东麓发源的众多河流集中在这一带注入渤海湾,在当时的文安地区就形成了易、滱、滹沱等古河流“互受通称矣”的混乱现象,表明今大清河即是易水下游的滱水,子牙河即是古滹沱河的下游故道。王国维《水经校注》有关滱水河道有“《史记》苏秦曰:燕长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谓此水”的记述,与今大清河及长城的位置相同。燕齐两国以易水(滱水)、滹沱为界,燕国在自己境内修筑长城以邻为壑以自保,符合燕弱齐强的国情,有利于自身的休养生息和向南防御,目的与赵国修筑南境的漳滏长城、秦国沿洛河右岸修筑“堑洛长城”相同,就是防御强大邻国的蚕食进攻。

滹沱河长城自左各庄龙潭湾起,至大城县东马村终点,与滱水长城共同构成了燕国东南境防线。但这条长城的大长田与大城县刘固献段外侧临河,内侧为大片积水洼地,受自然威胁大,不利于稳固防守和后方支援。随着燕国国势的增强和伐齐的需要,燕在稍晚的时候择有利地形,以大片平原高地为依托,修筑了大长田、韩村至大城县刘固献段西支长城。

五、战国长城与古洼淀的关系

大清河水系形成于14世纪中叶,《畿辅通志》载:“大清河者,总集七十二河诸之委而汇于两淀者也。”两淀以保定市雄县张青口村为界,称西淀和东淀,是全新世中期海侵后遗留下来的滨海泻湖洼地,又被后期古河道高地壅塞而形成的以白洋淀、东淀、文安洼等洼淀群形式存在的河间洼地。其历史上的范围远远超过现在,随着气候、水文条件的变化,洼淀群发生收缩或解体,文安洼唐宋时期始与白洋淀分离,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始与东淀分开。史志记载东淀的西缘在今文安县苏桥,南缘在今文安县滩里,今大清河北岸、保定市雄县张青口村东、文安县苏桥至霸州市台山小埝以西,俗称“中淀”,战国时期的滱水(易水)散没于张青口村以东的连续性淀群中。因此,张青口村以东滱水北岸不具备修筑长城(堤防)最基本的条件。今大清河南岸文安县的地貌受古代河流改道的影响,形成三条东西走向、一条西南——东北走向宽2000—2500米的垄岗高地。最北端一条东西走向的垄岗高地位于新镇至苏桥一线,即使明、清时期有小黄河之称的永定河泛滥南侵,也未能迫使大清河越过这条垄岗高地。与北岸洼淀相连的环境相比,在南岸这条垄岗高地上修筑长城,自然得天独厚。

历史研究结果认为,西周初期开始的寒冷期到战国时期才结束,干凉的气候,降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及河道稳定的淤积,造成战国中期洼淀范围较前期显着缩小,陆地面积急剧扩大,使新镇至苏桥的垄岗高地沿东淀西南缘向南延伸,并与子牙河、文安洼间的条状高地和文安县东南境由大城县入境的西南东北向垄岗高地相连,具备了修筑长城的环境条件。自然环境的改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对稳定的国与国关系,使人们获得了开拓更为广阔生存空间的机遇和能力。同时由于戌边和屯田(军屯、民屯)的需要,文安县境内战国时期的遗存剧增,且多围绕军事用途的城郭而分布,仅在长城沿线就发现了16处同时期遗址,其中大柳河、刘麽等处的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发现城墙、房址、水井、灰坑、墓葬等,出土了大量的陶、铜质生活器皿及兵器、随葬礼器、钱币等遗物。由于各历史时期大清河、子牙河等古河流的泛滥成灾淤积作用覆盖了战国时期遗存,目前的发现也仅仅是一小部分。众多的城址、遗址表明,当时的人口数量基本能满足修筑长城的劳动力需求。另外据实地调查和村民介绍,张管营堤至南陶管营地段长城范围内至今仍土质坚硬,结构与两侧截然不同。有地名资料历史活化石之称的司吉城村就是因建在战国长城脚下而得名。司吉城、夸大口等村发现的砖室墓,表明汉、宋时期这一区域地势并不低洼,今西长城的一段之所以处在文安洼内,可能是北宋“溏泺”防线和后期河流堵塞及水利工程的结果。

六、战国长城的修筑时间

燕国南长城的修筑时代,一般根据《史记·张仪列传》中提到的“易水长城”一事和燕昭王在武阳建下都加强南部边境防御的史实,认为始建于燕昭王之前,而完成于昭王时期,战国七雄中燕国“最为弱小”,战国中期开始国势渐盛,西支黄河的渐塞和东支黄河入海口的南移,使燕齐两国改为滹沱、易水(滱水)为界,在经历长时期与齐国修好之后,随着国力的增强,燕国与齐国的关系也发生变化,两国曾互有征伐。相对处于弱势的燕国在疆域之内沿易水(滱水)、滹沱水修筑长城以求自保,应在情理之中,时间可能在燕易王前后,即公元前348年至公元前3之间。北舍兴、新镇、苏桥、左各庄、滩里、大长田、德归、南三岔口至大城县刘固献东马村为终点的长城始修在此阶段。沿线战国时期遗存皆位于长城燕国一侧,姜庄子、赵麽等遗址、城址均出土有燕国刀币,表明长城属燕国始筑无疑。

齐威王和宣王初期,齐是威慑东方的大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威王言:“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大城),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公元前3燕国内乱,齐宣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五旬而举之。”这不仅说明当时齐国的强大,也表明燕国东南境无险可守,且防御设施薄弱。公元前3燕昭王立,为报齐破国之仇,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外交、军事等措施,国势大增,燕“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马六千匹,粟支十年”。这一时期齐国的主要战略方向转移,南与楚、赵争夺中原,侵楚,灭宋,伐赵,穷兵黩武,国势渐衰,燕齐两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燕国有能力和机会重新修筑边境的防御设施长城,即大长田、司吉城、康黄甫、徐黄甫、韩村至大城刘固献段长城。这条建在洼淀边缘高地上的长城,不仅可少受水患威胁,也与易水、滱水长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且较前一条长城坚固,又利于后方支援的南长城防线,增强了抵御齐国入侵的能力,同时也完成了伐齐的军事准备。所以,西支长城极可能修筑完成在燕昭王时期的乐毅伐齐(公元前284年)之前。

七、结语

文安战国时期地处燕、赵、齐边境,三国曾先后互有领属,燕易王前后和燕昭王时期修筑的易水(滱水)下游滹沱水长城,即今文安的燕国南长城,秦汉时期乃至历代仍继续发挥着防水作用,致使历代史志学者忽略了它作为长城的重要历史作用。加之文安地势低洼,古河道众多,清代以前淀泊河薮相连的恶劣环境,严重阻碍了前人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这是造成史籍对文安燕国南长城无记载的另一个原因。发源于太行山东麓之河流各历史时期的多次改道、淤积作用和“溏泺”防线等大规模水利工程,更增加了前人确认、记述战国燕南长城位置、走向的困难,使其成了战国史研究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000多年沧海桑田,尤其是1949年后众多的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地貌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文安县境内战国长城的调查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另外受时间、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的限制,本文中的长城位置、走向及对长城与古河流、古洼淀的关系和修筑时间等的认识,纰漏之处在所难免,以待后人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刘化成 邵玉清来源:《文安文史资料》第十辑)

投稿方式:

1、直接将图片和文字发送到本平台。2、邮箱:431089424@

3、搜寻公众号:文安文化圈 关注 4、联系小编微信号:lfdt365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