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

时间:2021-03-29 04:20:32

相关推荐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

问题补充: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行省制

答案:

A. 郡县制

(答案→)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行省制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说秦统一之后,鉴于周朝实行分封制导致诸侯力量日渐强大,周王室日益衰微,因此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中央集权。A不对,郡县制是秦取代周制的制度,C不对,王位世袭制为秦沿用,且材料无从体现,D不对,行省制是后世的元朝创立。王位世袭制与宗法制相连,主要是解决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即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这是它的主要特点。

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都属于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分封制盛行于西周,但地方封国有较强的独立性,此后造成春秋战国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政府的统治。

郡县制与行省制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巩固国家的统一,但前者是在秦朝全面推行,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郡”“县”,后者是在元朝创立,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行省”。分析: 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

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王位世袭制D. 行省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