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外历史故事】历史手抄报内容: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件 历史人物均可.

【中外历史故事】历史手抄报内容: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件 历史人物均可.

时间:2020-11-22 14:35:24

相关推荐

【中外历史故事】历史手抄报内容: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件 历史人物均可.

问题补充:

历史手抄报内容: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历史故事件,历史人物均可. 语文

答案:

【答案】 1949年9月的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以这一天是中国的国庆节.

爱国诗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爱国故事

清朝末年, 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

1905 年, 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 双方争执不下, 最后达成”协议”, 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 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 说他自不量力,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 ”京张铁路如果失败, 不但是我的不幸, 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 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 ”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 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 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 细心勘探, 大胆试验, 经过4 年艰苦的劳动, 终於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