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江苏-苏州姑苏区一古宅变身 在这座300年老宅里的“书式”新生活

江苏-苏州姑苏区一古宅变身 在这座300年老宅里的“书式”新生活

时间:2018-12-04 14:15:15

相关推荐

江苏-苏州姑苏区一古宅变身 在这座300年老宅里的“书式”新生活

作为苏州市的中心城区,

姑苏区是文明苏州、

美丽苏州的重要窗口。

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

除了切实解决一大批

居民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也是姑苏区努力的一大方向。

阅读是提升自我素养、积累知识以及休闲放松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省委宣传部委托省社情民意中心进行电话调查后公布的阅读指数中,姑苏区阅读指数76.49,在十个板块中位列第二。今年,姑苏区推出了一批各有特色的姑苏夜书房,以此来营造全民阅读风尚,彰显古城文化品位,同时丰富市民和游客的夜间精神文化生活,带动阅读消费,迈向更加文明的小康生活。

下面就带你走进

位于平江路南石子街8号的

“探花书房”,

品一品这座300年老宅里的

“书式”新生活。

初冬的夜晚,沿着幽静的平江路南石子街一路而行,“探花书房”亮起温暖的灯光,伴随着阵阵诗歌的诵读声,让行走在夜色中的人们放慢了脚步。

“我们10月起开展‘探花夜读’项目,在每周三晚上推出‘脱口读诗,致敬陌生人’夜间阅读活动,希望用优美的诗歌、温情的互动方式,消除城市黑夜里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温暖越来越多的阅读者。”阅读推广人邢强介绍。

90后读者小欧说:“夜色中,在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宅中,与一群完全不认识的阅读者在一起读诗,分享阅读心情,感觉非常放松。”

今年4月,

“探花书房”开始试营业。

在近千平方米的空间内,

有可以随意翻阅的书籍、

有轻松惬意的阅读方式。

书房着力打磨五大功能:

“苏·著”“苏·艺”

“苏·工”“苏·礼”

“苏·会”

★“苏·著”聚焦于苏州作家、苏州题材的细分领域,藏书1万余册;

★“苏·艺”是在古代文人四艺的基础上,发展为咖啡、天然香、花艺沙龙等;

★“苏·工”主要展示苏式传统古建修复工程,体验非遗精品,弘扬工匠精神;

★“苏·礼”为苏州本土特色的宋锦、刺绣、茶等非遗伴手礼;

★“苏·会”则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高端社交服务。

自开业以来,

“探花书房”关注阅读方式,

推荐每日一书,

举办了不少文化活动。

开业不到一年,“探花书房”先后举办了十余场大型读书分享会、小型文化沙龙,以及一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包括经典电影分享、菖蒲特展等。“探花书房”以其“苏式+书式”的魅力,快速聚拢了苏城的“悦读者”。

‘探花书房’不仅仅是一家书店,更是一处文化社交空间。每个喜爱阅读的人,都可以在这里享受一种快乐和轻松的生活方式。

店长林祥元说,经常可以看到家长捧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边喝咖啡边认真阅读,孩子则在院落厅堂的书架前随意翻看。“这是一个非常温馨、非常美好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

“探花书房”的选址很特别,

它位于古城核心平江片区,

是潘祖荫故居修复后的三期工程。

“贵潘”>>>

潘家是苏州望族,被称为“贵潘”。潘祖荫是清代书法家、藏书家,是清咸丰年间的探花,“探花书房”正是因此得名,他的爷爷潘世恩则是清乾隆年间的状元。潘祖荫故居有300多年的历史,因藏有西周青铜器大盂鼎、大克鼎而闻名海内,于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把这座古宅设计成一处既能体现传统文脉传承,又倡导现代阅读生活方式的综合性文化复合空间,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据了解,“探花书房 ”将努力把这个极具文化内涵的历史遗存地标,打造成“平江路的人文心脏”。

除了推出姑苏夜书房,姑苏区还将开展城市阅读空间(公益书房)招募征集和“我与姑苏书店的故事”征文活动,推广以文化阅读为主题的慢生活方式,展现城市的人文情怀,倡导更多市民在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就近开展阅读活动。

从潘祖荫故居到“探花书房”,

这样的蜕变,

是姑苏区活化利用古宅的

一个范例。

姑苏区古宅众多,

修复后如何利用、

让古宅“活”起来,

姑苏区一直在努力探索。

过云楼

嘉寿堂陆宅

位于学士街天官坊肃封里2号的嘉寿堂陆宅是市级文保单位,目前用于砖雕展示。自承租以来,房屋使用人收集了上百座砖雕门楼资料,从门楼的废墟中收集了几百块具有文化价值的雕刻作品。其收藏的苏派砖雕作品多出自明清时期苏州雕刻名家之手,砖雕造型典雅、工艺精湛、雕刻手法独特,让更多的人了解砖雕文化,爱上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

许乃钊旧居

许乃钊是清道光十五年进士,曾任江苏巡抚,在苏松一带命令减轻税收,设立难民局安置难民,并创设以捐代赋方法,增加国库收入,得到百姓的拥护。许乃钊旧居位于东北街142号,是市级文保单位。在修缮后,承租单位从事玉石雕刻、设计和展览,定期邀请学术界、艺术界、玉雕界的专家、学者、大师,交流玉石文化。

期待将来有更多古建

在姑苏焕发新的生机

为我们留住这座城市的记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