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杜甫这首诗 描写一个妇人打枣维系生活 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杜甫这首诗 描写一个妇人打枣维系生活 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时间:2023-08-30 06:41:51

相关推荐

杜甫这首诗 描写一个妇人打枣维系生活 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本文由作者《小新热爱历史》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提到唐朝时期的诗人,世人皆以诗仙李白为尊。诗人李白笔下的作品,唯美生动常常抒发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诗人与李白齐名,他的作品常常抒写现实社会现象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他就是杰出诗人杜甫。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作品就是杜甫写下的,那么这次他描写的又是怎样的社会现实呢?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诗作《又呈吴郎》的背景。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时期,杜甫为了躲避战乱辞官入川,他在成都的一所草堂居住,屋前有几棵大枣树,邻居的一个妇人经常过来打枣。杜甫从来没有阻止过,后来他把房子让给了自己的亲戚吴郎居住,不料这位亲戚将枣树插上篱笆,禁止打枣。这位妇人便开始向杜甫诉苦,于是杜甫写下此诗,记述了诗人杜甫语重心长劝说吴郎莫要阻止老妇人打枣的过程,体现出诗人对老妇人处境的理解和同情。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又呈吴郎》。

第一、二句以“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直截了当地向吴郎陈述自己对邻家妇人打枣的态度和理由:是一种不加任何干涉的态度。一个“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此事鲜明的态度。紧接着诗人说明了原因,道出了妇人的悲惨遭遇。她是一个没有食物、没有儿女无依无靠的老寡妇。这一句,有启发感化吴郎之意,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老妇的怜悯和同情。从这一句诗中,我们读出了老妇人贫苦艰难的生活。

接下来,诗的第三、四两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连用两个反诘句式,强调出自己对邻妇的深深的同情怜悯。诗人告诉吴郎,邻妇打枣是因为实在穷得无计可施、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宁有此”是诗人用反问语气说明老妇打枣的原因是因为生活所迫。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应当值得同情和哀怜,同时诗人也是以委婉的语气劝说吴郎最好要改变看待老妇人的态度,最好不要让她害怕,因为艰难的岁月,大家毕竟还是要互相体谅着生活的。

以上四句,言简意深,语重情长,诗人通过劝说,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要善于体谅、同情穷苦人的处境。而透过这四句,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心地善良、仁义和蔼的诗人形象。五、六两句诗人写到了吴郎。“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两句的意思中说那妇人一见你插篱笆就担心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有些多心,但是你忙着插篱笆,给人的感觉好像真的要阻止她打枣。为了让吴郎易于接受自己的劝说又不至于因为这么一件小事伤及面子,诗人用委婉含蓄的言词,从责备老妇人有点多事的角度来劝说吴郎。

这两句诗文,通过对吴郎的进一步劝说,诗人十分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对他人不幸的理解与关注。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诗眼,也是全诗感情的极点。“已诉征求贫到骨”一句是诗人借老妇的哭诉,指出了导致老妇人乃至广大劳苦大众穷困的生活根源,正是因为官吏们的剥削,像老妇人这样的穷苦百姓只能靠打枣勉强生活下去。“正思戎马泪盈巾”一句,诗人从更深层次指出了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戎马”生涯是让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穷困潦倒的生活窘境的根本原因。

一个穷苦的寡妇扑枣维系生活的一件小事,让诗人由近及远想到了整个国家,想到了生活在这个国家的贫苦百姓,想到了战乱给他们带来的痛苦。面对此情此景,一向心系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的诗人不禁潸然泪下。本诗的中心是关爱弱者、同情百姓疾苦。这首诗以诗代书信,语言明白如话,用意恳切真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诗人用迂回的方式劝说吴郎,没有一句横加指责的话语,而是用实际行动启发对方,入情入理,表现的是诗人心忧天下、仁慈博大的情怀。不知道读者朋友们在读完全诗后是什么感受呢?

参考资料:《全唐诗》

参考资料:唐诗鉴赏辞典

参考资料:唐诗精华注译评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小新热爱历史》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