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六盘水:做好自然资源文章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六盘水:做好自然资源文章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19-02-04 14:04:53

相关推荐

六盘水:做好自然资源文章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12月25日,六盘水市自然资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今年以来该局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重点工作谋划。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拓宽底盘,积极主动作为。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为契机,初步摸清全市建设用地面积58045.06公顷,摸清耕地面积257312.75公顷。目前,全市所有县级三调初步成果已通过省检并上报国家。为重点项目无法避让基本农田谋划用地空间,积极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核实和储备区划定,划定基本农田储备区15.15万亩。为有效保障过渡期项目建设用地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县区过渡期用地规划政策指导力度,全面开展建设用地剩余空间核实,核实全市建设用地剩余空间约有10余万亩,现各县区正在拟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调整方案上报。完成省下达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生产任务1941亩、使用任务2000亩,继续推进水城县跨省交易1900亩指标任务,支持六枝、盘州做大规模2640亩,有效保障小城镇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和为脱贫攻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紧紧围绕防风险保稳定迎大庆,积极主动履职。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查明全市地质灾害隐患859处(新增隐患29处),威胁35730户144689人。进一步夯实群测群防技术水平,落实隐患点“一体五位”防范措施,落实监测员938人,落实20户以上自然村寨地灾隐患巡查员11258人。按照“八个一”标准,为监测员配备基本的监测装备,安装645套群测群防滑坡伸缩仪、报警广播等设备,实现监测员培训全覆盖,汛期采取每天电话抽查、现场检查等方式,不断强化工作调度。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加快自动化监测点建设,安装并投入使用128处隐患自动化监测,再次获批207处自动化监测点建设项目,预计明年汛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届时全市自动化监测预警覆盖率达到42%。完成7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施工,消除隐患11个。启动实施治理项目22个,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施工5个,正在实施17个。申报获批特大型治理项目3个,争取资金3300万元。煤矿地质灾害搬迁治理等5个专项治理成效明显,10家煤矿企业共计投入搬迁资金5.04亿元,完成搬迁486户,正在实施建房589户。

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主动工作。六盘水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在全省排在前列,预计12月底全面完成50家矿山企业的第三方评估。近期拟报政府研究出让3宗地热探矿权、7宗灰岩采矿权,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联合市财政、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转存基金及保证金清退工作,完成省、市、县级发证318个矿权保证金转存基金,转存金额约2.2075亿元。协助钟山区积极争取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资金1.4亿元,已完成双桥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汪家寨镇煤矿集中开采区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大湾镇—二塘镇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现正在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综合性评估。

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主动担当。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依法依规用足政策,积极支持项目业主利用过渡期有利政策推进项目进度。如对化债类、投转固类项目的竣工验收,只要项目满足自身和周边安全的前提下,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即视为满足规划,确保上述项目规划工程和竣工手续尽快办理。今年共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5件,总建筑面积约452万平方米,许可面积较去年同期增长34%;办理《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证》39件,总建筑面积约232.4万平方米,认可面积较去年同期增长10.4%。不断推进六盘水市数据共享服务,完成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

重点工作谋划:

——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继续加大土地储备工作力度,全力盘活土地资产。继续深入研究地块、片区、地区、城市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划城市各类建设用地,更大程度的释放土地利用价值,主动做好用地保障服务。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按照统一部署有序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积极推进市级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标定地价更新工作,夯实全市经济建设基础底盘。

——继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继续完善压缩5个工作日,持续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配合省自然资源厅完成省级不动产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确保业务正常办理与系统升级改造无缝衔接。

——继续做好自然资源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继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进一步加大节余指标生产和使用力度。

——组织做好《六盘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争取部、省支持。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持续构建地质灾害“人防+技防+物防+联防”综合体系建设,全力提升综合防灾水平。

——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队伍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适应于新时代的自然资源专业化队伍。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定珲

编辑 屠琪

编审 陈诗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