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筱青读诗词: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

筱青读诗词: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

时间:2024-04-02 03:55:40

相关推荐

筱青读诗词: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他的正式官衔是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就是挂名的非正式官员,无权参与公事,并且由当地的官员看守。

这一次贬谪,对于一心想成就经天纬地大事业的苏轼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打击。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初到黄州之时。

当时他初到黄州,面对陌生的环境,茕茕独立,无所依靠。

于是总是闭门不出,从早晨睡到晚上,“混混觉还早,辗转无由足,强起出门去,孤梦犹可续”。

因为白天总在昏昏沉沉地睡觉,晚上难免睡不着。

一天夜里,苏轼一个人踱步来到了定惠院旁的长江之畔。

他倚江而立,四面寂静寒冷,只听潮声此起彼伏。

突然,他看见一只孤独的鸿雁,不知为什么孤零零的穿梭在云间,在远处的梧桐树上寻找栖息的地方。

这时一轮残月静静的悬挂在天空,那清冷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树枝斑斑点点的洒落在地上。

纵然寒林千枝,那只孤雁飞来飞去,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树枝来栖息停留。

伴随着一声悲鸣,那只孤雁最后停留在那寂寞的沙洲上。

看到这一幕,“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澎涌而出,一首佳作应运而生。

词的上阙重在写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一轮残月悬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

缺月本来就是一种不圆满,这轮残月偏偏挂在“疏桐”上。

梧桐树本身就是一个凄凉的意象。

温庭筠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之语。

况且这梧桐树还是稀稀疏疏的。

稀稀疏疏的梧桐树上挂着一轮残月,双重的不圆满建构了无比凄凉的意境,奠定了一种凄凉萧索冷落的基调。

“漏”是古人计时的一种仪器,“漏断”即指深夜。

漏壶水尽,更深人静,别人都已安歇。

苏轼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独自一人在院中徘徊!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幽人:幽居的人。这里应指苏轼自己。

“幽人”意象是苏轼黄州诗文中最典型的意象。

他在《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中也说:“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孤鸿:孤单的鸿雁。

孤鸿本来就是一个孤单寂寞的形象。

阮籍 《咏怀诗》说:“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李商隐 《夕阳楼》诗也说:“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夜是那样的安静,万物都已酣然入梦。

只有诗人自己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

就像那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孤寂大雁心事悠悠。

那“孤鸿”似是写景,其实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影子吗?

“庄生梦蝶迷蝴蝶”正像庄生分不清自己是不是蝴蝶一样。

或许此时的苏学士也分不清自己是不是那只独来独往心事悠悠的孤鸿。

以前苏学士是高朋满座,经常与诗友们酬唱往来。

现在到了黄州,却是“亲朋无一字”。

喝酒也只能“把盏凄然北望”。

上阙仅仅22字,但是“孤”“独”同时出现,诗人孤单惆怅的压抑心情已经一览无余。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下阕开头是一个“惊”字。

这“惊起”回头的是那孤雁吗?

在这孤单清冷的夜里,即使有一点点的动静也会令人心惊。

况且这惊起的不仅仅是那“孤鸿”,更是诗人自己。

他已经和那形单影只的大雁融为一体。

一张正常的谢表被断章取义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无妄之灾从天而降,差点丧命!

这种事情如何能不惊呢?

“有恨无人省”,是苏轼无可奈何的愁闷!

这“愁”这“恨”,更于何人说?又有谁能理解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愚弄朝廷”大罪名他只能承担,一切的苦水他只能自己独自吞下。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到底是苏轼,词尾一联,他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孤雁宁可忍受寂寞凄冷的沙洲,也不愿安栖在流俗的寒枝上。

苏轼自己呢?

也是即便身处艰难困苦,始终坚持信念,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首词的境界,黄鲁直跋云:

“东坡道人在黄州时做,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

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