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今日作家」古道苍狼 ‖ 怀念书信来往的岁月(散文)

「今日作家」古道苍狼 ‖ 怀念书信来往的岁月(散文)

时间:2020-08-21 15:09:42

相关推荐

「今日作家」古道苍狼 ‖ 怀念书信来往的岁月(散文)

怀念书信来往的岁月

文/古道苍狼

慢慢抚摸八十年代哥哥替老父亲写给我的封封家书,好像还保留着当年的温度,还能想象出当年拆信时的幸福感和仪式感。拆信是要有技巧的。先要捏捏信的薄厚,感受信瓤叠的形状,然后捏住信封的一角,使劲甩一甩,让信瓤靠到另一端,用眼睛扫一下来信的地址,再决定用手撕开信封的力度。那信封留下参差不齐的撕口,好似融入了内心无限的惊喜、猜测和急不可待中的珍视。从保存的几封家书信封的撕口中就能想象出当时的心情和一种脉脉的幸福;看信是要静下心来的。先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寝室的一隅,床铺前或无人的地方,平复心情,强忍激动时的美妙,然后进入读信时的慢时光,急迫的一目十行的草草看完一遍,简单的回味后进入仔细的精读阶段,有时还要看上几遍,情绪也会随着信的内容“节奏”的变化而喜形于色;写信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般是在晚上或在部队规定写家信的时间里完成。写信不像冰冷的“邮件”,是有温度的信纸、信封和邮票以及仔细的封口、虔诚的投递以及默默的等待。信,特别是家信,真的好神奇,像一把万能的钥匙,能打开苦闷、烦恼的心结。当工作不顺心,生活不愉快,学习不得要领时,再把信拿出来读读,能缓解太多的压力,浑身顿感增添了力量。在部队,一封信反复看,有些还与战友分享。所以后来有一种信,叫“义务兵免费信件”,可惜我没有享受到,因为军官有工资待遇,不享受这种在当时世界上所有军队,唯独我军独有的优待,再后来取消了免费信件,“军邮”又火了好一阵子集邮市场。

轻轻翻看那些泛黄的旧信件,读着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以及回忆那些与信有关的故事,恍如隔世,见字如面的亲切感是那样的强烈,那样的安暖,久违了的温情弥漫心间。一封封家书,承载了多少希望和重托,也是一种精神皈依。信中的反复叮咛,殷殷的嘱托,如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又在耳边回荡, 几十年前的点点滴滴又历历在目。面对书信,引发无数感想。在过去,收到一封家书,是何等的兴奋,没有一封家书不带温暖,没有一封家书不抵万金。特别是在古代“一行书信千行泪”,这种情感怕今人难以体会。好想提笔写封家书,给天堂的父母,带去我的感恩与思念,倾诉别之苦,离之痛。天堂过得好吗?有没有要花的钱,有没有御寒的棉衣;也想给族人们写一封问候与牵挂的信,说一声冬闲真好,颗粒归仓,慢品辛劳后的甘甜。

眼睛移开家书,抬头仔细端详书房竖轴书法上的“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梅花无字诗”诗句,耳畔里听不到竹叶随风摆动的沙沙声响,眼眸中看不到竹影摇曳的曼妙;灵犀里感受不到傲霜斗雪的梅花在雨中逍遥自在。即便是暖雨打窗,心绪依然冰冷。哪里还有打打闹闹的早出晚归?哪里还有灯下拾零的心神合一?哪里还有蒙学经典的殷殷诵读,脑海早已进入了忘我的回忆之中。

冬季到了,冷了天候,臃肿了人群。脑海里又闪现唐朝诗人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句,好一个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期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游历际遇。游子在外甚少了解乡土世故,通话也局限于家人的寒暄和唠叨。40年总觉一瞬,聚散无常,特别是父母离开人世后,可谓“没有大事不登门”。发小,同学、玩伴,即使家人,天南地北,各奔前程,尽管通讯如此发达,不到年节也很少通话,更何况写信了,再说即使写了,都找不到邮筒投递,邮局还有邮寄业务吗?

都说人老了易思恋故乡,一点不假,一旦上了年纪,想家的情愫就越发煎熬身心。此时,也许就是明天,我们也需要太多的关照和被惦记。每每想到暮年之后,无依无靠,孤苦伶仃,那种别离后的孤独愁绪,对“家”就产生无限的依恋和无奈的怀念。如今,“雁羽”通信几近“灭绝”,殷勤的绿衣使者早成了快递小哥。再也没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情景。诗中勾勒怎样的画面呀:秋风起,思乡切,写家书,交寄时,言未尽,拆信添文,此诗道出了书信韵致无穷。

千里睽违,一曲衷情,如今,还有几个人会用写信寄于远人。过去鸿雁传书是最直接情感交流方式之一,既能展示书法,文笔,才思,又能表达绵绵的情意,还能通过字迹感受到对方的温度。当今科技如此发达,再也回不到你来我往地写信时代,书信当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再过若干年后,估计教科书上会有如何写家书的授课,也会出现在各类考试题中,后生们就会抱怨,信是个什么东西,“百度不灵,搜索无痕”,并嘲讽般说“古人”们干嘛写这个 “东东”,发个视频,邮件不就解了吗。

此时,家乡的飞雪会如期而至,铺天盖地,瞬间染白了一切,随着漫长的冬季开始孕育浪漫情怀,北方就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冬季本想回去体会孩提时代玩雪的感受,抑或写点雪色浪漫,只可惜回不到从前,也找不到那时的兴致。这个时节正是冬闲的时候,室外零下二十几度的气温,锁住了人们出门的冲动,如非必要,绝不会出门,那是真正“猫”在家里过冬的节奏。室内温暖如春,人们围坐炉火前,闲话长短凑趣娱乐。我的农民兄弟,此时,家家都会端坐在炕头上,举着酒杯,吃着自己家饲养的猪肉和家禽,咀嚼着用辛劳换来的果实,享受生活的幸福。如今有很多东西只有家乡独有,好多年看不到也吃不到了,但童年的味道依然留存心里。比如冻豆包的香,冻柿子的涩,最值得回味的就是冻梨的甜。普通的白梨经过秋霜,骤然变冷,外皮就变得黑不溜秋的,里面却是细白如雪,拿冷水“欢”开,竟有雪糕的甜美,咬一口冰到牙根,流满嘴的甜汁,那个滋味是无法形容的。

当下,互联网+时代足以让泱泱华夏在躁动中难以平静下来,互联网下的荷尔蒙经济,烧旺了网络直播产业,QQ已不是什么新的聊天工具了。什么短视频、微视频、微信、直播带货太多的新事物让你目不暇接,就连照相这个神秘的“东西”,都变得简单得不需要对光圈,焦距了。还有什么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B站等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已走入我们的生活。当今听得最多,用的最频繁也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互联网或者电视上当属app了,这个app可以去里面查你不知道的事,都能查出你想要的答案。就连相距天涯海角的彼此,通过视频近在咫尺,快如觌面了,谁还有写信的心情。但总感觉再清晰的视频,也没有“纸薄情深”的书信更有温度,更酣畅淋漓,更意境深远,更能抒发一种殷殷情怀。我有一种错觉,视频的“嬉皮笑脸”不够严肃,表达思念不够虔诚,再好的视频软件也无法补救肉体隔绝的苦痛。

岁月荏苒,沧海桑田。端杯有醉意,老家过年好。想家是一种情怀。在外的人们,面对着诱惑,要怎样的自制力才能不违背心中的那份眷恋和怀念。远离家乡的游子,记住了乡愁,留住了乡音,存续了乡情。这种情,有温暖,回家就可以无拘无束地放松;这种情,有牵挂,这种情,值得眷恋,直至永远。

屋,空荡荡,凝固的空气窒息又难忍。心,阴沉沉,漫长的冷夜洗涤成空漠。天阴暮色寒,风雪一夜间。对故乡,对家,只有长长的回忆,长长的思念,每当念及,潸然泪下。

淅沥的小雨在冬至的节气里丝丝凌乱,象怨妇的眼泪下下停停,这绵绵的雨幕像灰暗的音阶,演绎是秋天落幕的凄怨,还是迎接季冬的礼仪。目光眺望窗外,泪腺的堤坝未曾触碰,好像被雨滴撞击后开始决堤,潮湿了眼窝,流出了眼角,奈何几许,无法抑制,隐隐作痛,千般滋味、万般离愁皆随这场雨而感伤、揪心。

铺开信纸写信的日子早已没了踪影,当然“见字如面”、“此致敬礼”也就失去了特定意义。再也没有了那种等待书信的焦虑与期待,再也不会有拆信读信时的兴奋与悸动。没有写信的年代,生活多了几许苍白。古人云:“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间”,真切怀念写信、拆信、读信的岁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