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苏轼词作被华春莹援引至谈中美关系 这首词全篇实际是说什么的?

苏轼词作被华春莹援引至谈中美关系 这首词全篇实际是说什么的?

时间:2021-07-03 09:07:52

相关推荐

苏轼词作被华春莹援引至谈中美关系 这首词全篇实际是说什么的?

7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多名高官包括近一段时期以来针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战略意图、未来发展等等发表一系列言论提问。她用到了苏轼的一句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那么这首诗的全篇是什么意思?它又写于什么背景呢?听小编@蕴音 娓娓道来。

定风波/定风波·三月七日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游玩遇上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不久天放晴,就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表面的意思很浅显,就是诗人遇上下雨天,别人都很不高兴,只有诗人觉得不妨乐观面对。我们可以不自觉的感受到诗人豪爽乐观、积极进取的大无畏精神。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乌台诗案”发生于公元1079年,1069年宋神宗命王安石实施变法,苏轼认为变法存在很多流弊,像涉嫌朝廷放贷的青苗法、两浙路严苛的食盐专卖法、鼓励人告密的手实法等, 都让苏轼觉得极为不舒服。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不适合新法,申请外调,远离朝堂。

1071年他被贬到杭州,任通判,再后来分别被贬为密州、徐州和湖州知州。公元1079年他在上任湖州知州时,他上书给黄帝例行公事表示感谢。

他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完了就是这句话惹怒了革新派,他们说苏轼讽刺变法不合时宜,不能牧养百姓。其实理智一点的人都知道苏轼是说他自己老了跟比不上时代,老了只能去这样的小地方,将养生息度过余生。

可是当时变法已到关键时刻,王安石被罢相,宋神宗直接接管变法事宜,听到大家弹劾苏轼,结合苏轼平时表现,加上写得文章,这完全就是在骂我、阻止我变法,这不是打我脸吗?于是宋神宗下令严查。

之后苏轼的所有诗作通通被拿出来说事儿,《山村五绝》里"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讽刺青苗法的,"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是讽刺盐法的。

事态愈演愈烈,宋神宗在御史中丞的认罪状中,问御史是否用刑,他说不敢用刑,神宗觉得苏轼有所隐瞒。大怒,下令查与他相关的所有牵连人员。

其中有一百多首诗作被怀疑是反诗,涉案人员39人,就连官位很高的司马光也牵涉其中。

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远亲代劳,却忘记告诉远亲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远亲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苏轼几欲丧命,也曾给弟弟苏辙写遗书。不过“乌台诗案”判决时,在宰相吴冲、太皇太后曹氏(仁宗妻子)、王安石等多位朝中大臣的求情下苏轼免于一死,贬至黄州。诗作意思经历了生死,苏轼一改轻狂的少年笔风,变得沉稳无奈一如老头。这首《定风波》写于苏轼被贬的第三年,诗中“莫听”,一种无所谓、漫不经心的面对困难的态度,“何妨”一种调皮乐观处理困难的姿态。不觉让人觉得困难不再是困难,处理起来还是一种享受。

面对美国的频繁帅锅、转移矛盾、肆意妄为,中方已经觉得习以为常,世卫组织它都敢说退就退,对于中国的攻击我们又何必在意?

不妨试一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诸君以为呢?

我是蕴音@蕴音 ,喜欢我就关注一下吧!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华春莹援引苏轼词谈中美关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