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首饰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首饰

时间:2024-02-24 12:53:04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首饰

本文乃作者童哥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贵州省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姑娘,一身银饰重达二十多斤,其脖颈上的项圈层层叠叠,直逼嘴鼻,呈现出一种雍容华贵之美。满身的银饰部件形态各异,有的轻柔如羽毛,无风自动;有的锐利似匕首;有的粗壮有力;有的则小巧玲珑。银饰的图案,大都与苗族居住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有关,或花鸟虫鱼,或山川明,尤其喜爱牛角造型配龙凤和蝴蝶纹饰。瑶族银饰品的款式亦十分丰富,据称有六十余种,只是工艺水平略逊色于苗族。许多少数民族的银饰工艺品是近代才有的,如云南的阿昌、景颇等民族所佩戴的银饰品,主要是从汉族地区和邻国缅甸买来,自己不会生产。哈尼族、彝族姑娘衣袖、包头、腰带上佩饰的银泡,早期虽为自己制作,但工艺相对简单。其工序是:先把银熔化,铸成五至六寸长的银条,接着把银条捶到两张纸的厚度,如果捶后有裂缝,便是废品,因此锤要放得轻重适度,砧铁要稳。

之后,便把薄片放在锡块上,用不同型号的中空、尾宽、嘴尖的圆凿按需锯割,锯下的越圆,锻打出来的银泡就愈匀称。锯下来的小银片,又要放进一个锌或铁铸成的圆窝里,用筷子头粗细三寸来长的小铁棒将它打凹成盔帽形状,再把打好的放在锡块上,用铁钉一边各打一个小眼(以双眼对齐为准),以便将来缀钉在衣服上。为了使打好的银泡有光洁度,还必须把它放进铜锅里炒烫,再放到明矾水中煮沸,然后用布包起来在明矾水中搓洗,就成了亮晶晶的可用银泡。云南省红河两岸的彝、哈尼、傣、拉祜等民族的数十个支系都用银泡作为装饰,形成一个用银泡装饰的服饰文化圈,地处红河岸边的建水县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就出现了为这一地区民族生产的银泡厂。

苗族银饰品种之繁多,导源于苗族银饰工艺之先进,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则与其悠久的历史有关。从刘禹锡关于湖南苗族“银钏金钗来负水”的诗句,和《旧唐书》中关于“东谢”苗族首领谢元深以“金银络额”的记载看,至迟不晚于唐代,苗族银饰生产工艺已形成特色。直到现在,苗族地区有许多村寨整村整寨地在从事独具风格的银饰生产,被称为“银匠村”。1994年12月,作者应邀到贵州省台江县九摆苗寨参加他们的“接龙节”时,曾着意对该寨的银饰加工情况进行过调查,特作为个案介绍于下:九摆村隶属于台江县排羊乡,位于该县城南隅24公里处,海拔860米,由上、下两个自然寨组成。时有97户共475人,全系苗族,自称“嗄闹”。主要有杨、李、陆等姓氏。该村99%的人家都能从事各种银饰品的加工制作,技艺系祖传,多半是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袭。全村时有银匠230余人,户均2.3人,可谓名副其实的银匠村。当地寨老介绍说,300年前这里就已开始银饰制作。

制作银饰的工具,是根据银饰的种类和花色品种而制作的。从手锤、钻子到拉丝板都是自制自用。家家都有一套完整的制作工具。工具类有铁墩、大小手锤、风箱、熔炉、油灯或汽灯、铜锅、银锅、银槽、松香板、木焊板、焊银压板、弯头气管、拉丝板、锥刀、铗银钳、抽丝钳、拉丝钳、方形钻、圆形钻、匾空心钻、指甲钻、锥钻、卡钻、镊、剪刀等;模具(又称蜡石)类有衣角、背带角、银片、衣肩银泡、衣袖银片、亚领银片、围腰银片、带裙银片、童帽铃银片、喇叭、响铃、小菩萨,以及龙、凤、元宝、虎、狮、马、鸟、蝴蝶、麒麟、枫叶、寿星等吉祥物。银饰制作的原料有白银、硼砂、明矾、木炭。

制作时,点燃木炭火,将装好银锭的银锅放在熔炉上燃烧,用风箱吹火加温,使银锭熔成银水,倒成银条、银花、银雀、银角以及其他吉祥动物等银片。银条还可拉成银丝、打成银片、剪成各种花鸟虫兽,再进行精加工,如钻花、钻眼、绕银线、雕成各种动物或花纹、镶边、修边等。镶边、修边时,要放少许硼砂进行焊接。最后将定型的半成品放在铜锅里用明矾水煮开上光,或加热浸人明矾水中,洗刷一两次即闪闪发亮,成为备用的成品,若要组成马头花银饰或花草头花银饰,就将银花、银草、银马花、银鱼花、银雀花、银喇叭、银链、银片适当分别排列焊接,组成头饰,与大银角、银梳、银别针一起组合佩戴。

制作亚领、项圈、项链、衣片、背带片、童帽吊铃片、菩萨等时,则多熔在模子。上冷却成形,然后钻眼、钻花纹,再进行焊接、洗刷、磨光即成。概而言之,银饰的制作一般要经过烧银→锻打成片→扎花→焊接→拉丝→蜡石铸模→煮银→冼银→捆银→整修这十道工序方告完成。这些银饰千姿百态,造型大胆奇伟,其工艺的精湛让人惊羡,就是现代化的作坊,也难生产如此美轮美奂的作品。盛行银饰制作的村寨,一般自然条件都比较好,生活富裕殷实。如位于清水江畔的施洞,在明末清初,因清水江苗木的贩运而成为当时黔东南苗族地区商业集镇,用清代徐家干《苗疆见闻稿》的话说,是“苗疆大市会”。

有一批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木材商人曾到此进行商业活动,许多汉族资本家和小商贩甚至移居这里,这对于该地区在商业上的发展不能不有很大影响;又因地近河道,两岸为冲击层,土地肥沃,在农业生产方面便无需多费精力。商业的发展,水道的便利,土地的肥沃,加之可兼捕鱼之利,使当地苗家的生活有广泛来源和保证,经济上较富裕。这种富裕的生活也就在服饰上尤其是银饰上反映出来。而地处高坡上的反排苗族,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生产力落后,生活清贫,对服饰的制作就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在银饰方面也比较简单,工艺上也较为粗糙,这可算少数民族服饰与经济关系的两个生动实例。

参考资料《中国民族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