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元朝:《窦娥冤》作者关汉卿的身世之谜

元朝:《窦娥冤》作者关汉卿的身世之谜

时间:2023-07-27 12:52:18

相关推荐

元朝:《窦娥冤》作者关汉卿的身世之谜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我比窦娥还冤”这句顽皮话,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曾絮叨过。文化稍高一点儿的人,可能还会双眼望天故作沉痛状,加上一句:“六月盛夏,咋不下雪呢?”以此表示他“冤”深难诉。反映了封建社会普通人民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反映被压迫妇女的反抗意识的《窦娥冤》,多少年来被无数次地搬上戏剧舞台,为人所耳熟能详。那么,关于它的作者关汉卿身世,却由于各种史料记载不一,被蒙上了一层迷雾……

关汉卿,一个元朝大戏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仅其居住地不清楚,生卒年月也模糊无据。对于他的出生地方面,有说他是大都人,又有说他是河北祁州伍仁村人,又有一说他是解州人。但这还不算,最模糊不清的,是他的生卒年问题。元末杨廉夫称他为“大金优谏”,另一位元末的朱经(《青楼集序》作者)也称他为“金(国)之遗民”,大多数介绍性文字皆称关汉卿青年时代经历了金朝的亡国之痛,所以认定他的卒年最迟不会超过1300年。这是因为,钟嗣成所著《录鬼簿》成书于1300年,把关汉卿列为已经“西归”的才子第一人。可以肯定的是,关汉卿在南宋亡国时的1279年左右仍很健朗,并作《杭州景》描述临安风貌: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此外,证明关汉卿在1297年还活在人世的“证据”是,他曾做《大德歌》十首,而“大德”是元成宗在1297年的年号,由此可以推算,关汉卿1297年仍活蹦乱跳地活在世上。在《大德歌·夏歌》中,老关还神气活现地唱道:“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因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但是,细心钩沉的中外学者悉心推究,又“推翻”了关汉卿卒于1300年以前的说法,因为研究元史学者所凭据的最重要历史笔记之一《辍耕录》上说:诗人王和卿临死时,其老友关汉卿去生祭他,看见正在学和尚临死趺坐的王和卿鼻孔中垂下两条鼻涕。有人就嚷嚷说王诗人坐化了,他的大鼻涕乃佛家所称的“玉筋”,只有道行高的信者坐化时才出现。关汉卿不以为然,拿这位一脚已经踏入鬼门关的王诗人大开玩笑,说他那鼻涕不是“玉筋”,而是牲口得疫病要死时流出的“嗓”涕。

有据可考的是,诗人王和卿死于13,那时距金国灭亡已过去了86个年头。即使金亡时关汉卿只有十几岁,推算下来,王和卿死时他已有百岁高龄了。百岁的人怎么还能开这种玩笑呢?实在是令人生疑。但是,恰恰因为陶宗仪的《辍耕录》很权威,学者们便又展开遐思,并大胆论证出:关汉卿应该有两个人,一个是由金入元的关汉卿,一个是活跃在元代中前期的关汉卿。这两个人都写杂剧,所以后人便把两人合二为一了。另外,还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上述论断过于拘泥于《辍耕录》的记载。其实,“两个关汉卿”之说根本站不住脚,尽管天下之事往往很凑巧,但再巧也巧不到有两个关汉卿都以写杂剧而出名。陶宗仪所载,有些是史实,有些是梨园内对前辈艺人和创造者道听途说的“轶事”。这样一来,就不排除关汉卿到王和卿家吊丧之事就属于“轶事”。就依关汉卿的性格而言,这样的事情他做得出,但对象不一定是王和卿。

王和卿死时年近八十,其儿子又是当朝司天监这样体面的官员,那种场合下不可能出现任由关汉卿“搞笑”的情况。极有可能的是,有一位姓名类似“王和卿”的诗人或梨园人物临死之际,关汉卿前往生祭,才演了这么一出活剧。陶宗仪不知就里,把“死人”安在了他所知道的“王和卿”身上。因此,大多学者还是认为钟嗣成《录鬼簿》中的记载可信度高,关汉卿应是死于1300年之前,确是金亡入元的人物。关汉卿确实是艺术大家,创作力惊人。他一生写出63本杂剧,可惜的是,后世留存的剧本仅有18本,除去3本是误归入他名下的外,其实只有15本。北宋以来,中国的都市发展迅速,手工业和各种行会组织雨后春笋般兴起。蒙古人的铁蹄虽蹂躏中原和江南数十年,但横跨欧亚的大元帝国的建立,使得海上、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辐射南北东西,城市发展逐渐恢复了元气。大都、苏州、杭州等地商业繁华,昔日已经风行一时的瓦肆勾栏中的说唱、杂技、戏剧,在元朝得以迅速发展。

同时,随着南宋王朝的覆灭,大批蒙古、色目、汉人等“北人”随着军队蜂拥到中国南方,或行戍,或做官,或经商,战尘落定,这些人也需要适合自己口味的娱乐。于他们而言,北曲歌吟为主并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杂剧,最符合他们的欣赏需要。由此,士人们因科举停罢,为了谋生糊口,他们不得不与昔日的“俳优”之流合作,写话本,弄杂剧,甚至自编自导自演。如此一来,南方的知识分子逐渐开始模仿北方作家的杂剧等体裁进行创作。

可以这样讲,在中国古代戏曲创作方面,关汉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使是戏曲巅峰的明清时代,也没有哪个戏剧家的成就能与之比肩。关汉卿的杂剧,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讨好市民阶层的,自然是以男女风情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如《拜月亭》、《救风尘》等;第二类,历史故事“新编”剧,如《单刀会》、《哭存孝》等;第三类,“现实主义”作品,如《窦娥冤》、《望江亭》等。他的作品以诗入戏,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糅合,道白方面又从市民口语加以精心提炼,生动活泼,意味隽永,让人流连忘返。由此可见,金宋的遗民悲伤沉郁之下,内心之中仍然抑制不住勃勃复仇的怒火。一切的一切,只能以戏剧形式得以宣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