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从姿势开始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从姿势开始

时间:2020-12-16 00:11:56

相关推荐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从姿势开始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为30-40岁人群,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群就没有患病的可能,即使是青少年也难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魔爪。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原因都会导致青少年们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在就让我们看看那些

16种锻炼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为30-40岁人群,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群就没有患病的可能,即使是青少年也难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魔爪。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原因都会导致青少年们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在就让我们看看那些致病原因吧。

长期震动:青少年正在身体的发育期,应尽量减少驾驶车辆。一旦时常驾车,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据测定,当司机踩离合器时,其椎间盘压力增大约一倍。如此长期反复的椎间盘压力增高,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或突出。

外伤:急性损伤如腰扭伤,并不直接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护情况下,极易造成椎间盘突出。所以青少年要谨防以外的发生。

不良体位:青少年这处在学习期间,在学习和生活时,都免不了更换不同体位,包括坐、站、卧以及难以避免的各种非生理性姿势,这就要求脊椎及椎间盘,随时承受各种不同的外来压力。一旦超出其承受能力或一时未能适应外力的传导,则会遭受外伤或累积性损伤。另外,一些不良姿势也常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6种锻炼方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退走锻炼

方法:退走锻炼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简单易行的方法,选择空旷的走廊或者广场,每天倒走30分钟左右。

作用:改善腰背肌状态,保证腰椎生理弯曲处在正常位置。

搓腰锻炼

方法:将双手放在同侧腰部,由上向下,再由下至上,反复搓腰15次左右,以腰部感觉发热为佳。

作用:促进腰部血液循环。

爬行锻炼

方法: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将双手着地,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

作用:锻炼腰部肌肉,促进腰部血液循环。

飞燕式锻炼

方法:俯卧于床,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重复上述动作各10余次,每天锻炼30分钟。

作用:加强腰部肌肉功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挺腹锻炼

方法:每天做挺腹运动10余次。

作用:加强腰背肌的锻炼。

团身锻炼

方法: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10余次。

作用:加强腰部肌肉功能。

生活中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注意姿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使腰椎间盘受力均匀。不要歪歪斜斜的,不要翘二郎腿。

2、不要长时间保持某种单一姿势,要时不时变换一下体位,适当活动一下腰部,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注意保暖,不要睡在阴冷潮湿的地方,不要在室外冰冷的石凳上久坐。

4、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把腰部及各处关节活动开,让身体有个预热的过程,不要上来就在球场上奔跑、拼抢。运动时要穿减震性好的运动鞋。

5、控制体重,不要太胖,以免腰部负担过重。注意休息,量力而行,不要使腰部劳累过度。

6、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过大,否则,不仅不会起到保健腰部的作用,还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

7、在提拿重物时,不要过度弯腰,最好是先稍微下蹲,等拿到重物后再慢慢起身。

2腰椎间盘突出重在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亦称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高发于20岁~40岁的年龄段,是骨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棱、纤维环及软骨)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年龄、劳损或外力的作用下,导致腰椎间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刺激和压迫临近的脊神经根、脊髓,从而产生腰骶部酸痛、下肢疼痛、麻木,甚至大小便失禁、双下肢不全性瘫痪等一系列神经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腰骶椎的X线片、腰椎CT、MRI及椎管造影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旦确诊,需及时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如各种中西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手法治疗等;手术治疗如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人工椎间盘置换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如纠正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的姿势及睡姿中的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增强体质,选择软硬适度的床铺等。

3个有效的腰椎间盘突出锻炼法

(1)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之仰卧,两腿伸直轮流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连做8-10次。

(2)仰卧、屈膝、大腿贴腹,两手抱膝、腰背贴床,使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松,然后分开两手,两腿伸直,连做3-5次。

(3)仰卧起坐,若起坐动作困难,可用两手扶床协助,坐起后身体不可前屈,连做3-5次。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重在预防

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的复发。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需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

2、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还需做到肝肾亏损未能及时补充。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关节灵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3成功做好腰椎间盘突出预防

大家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忍受着痛苦。随着生活的压力加大,人们都处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干着过多的劳动体力活,或者整天坐于办公室里,就很有可能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状径大小、病理特点、机体状态和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症状可以相差悬殊。因此,对本病症状的认识与判定,必须全面了解,并从其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的角度加以推断。现就本病常见的症状阐述如下。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①机制:主要是由于变性髓核进入椎体内或后纵韧带处,对邻近组织(主为神经根及窦-椎神经)造成机械性刺激与压迫,或是由于髓核内糖蛋白、β-蛋白溢出和组胺(H物质)释放而使相邻近的脊神经根或窦-椎神经等遭受刺激引起化学性和(或)机械性神经根炎之故。

②表现: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时间少则2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而椎管狭窄者亦可出现此征,但持续时间甚短,仅数分钟)。卧木板床、封闭疗法及各种脱水剂可起到早日缓解之效。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①机制:与前者同一机制,主要是由于对脊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和(或)化学性刺激之故。此外,通过患节的窦椎神经亦可出现反射性坐骨神经痛(或称之为“假性坐骨神经痛”)。

②表现: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虽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则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凡增加腹压的因素均使放射痛加剧。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囊的牵拉使对脊神经的刺激加重(即屈颈试验),因此患者头颈多取仰伸位。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

(4)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临床上常可发现手术后当天患者主诉肢体发热的病例,与此为同一机制。

(5)间歇性跛行: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与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基础;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6)肌肉麻痹: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该肌失去功能。临床上以腰5脊神经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及姆长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为多见,其次为股四头肌(腰3~4脊神经支配)和腓肠肌(骶1脊神经支配)等。

(7)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男性),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有腰3~4椎间盘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在腰4~5与腰5~骶1间隙椎间盘突出者的出现率基本相等。此种疼痛多为牵涉痛。

(9)患肢皮温较低: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此种皮温减低的现象,在骶1神经根受压者较腰5神经根受压者更为明显。反之,髓核摘除术后,肢体即出现发热感。

(10)其他:视受压脊神经根的部位与受压程度、邻近组织的受累范围及其他因素不同,尚可能出现某些少见的症状,如肢体多汗、肿胀、骶尾部痛及膝部放射痛等多种症状。

日常生活中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表现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大,而位于这两个节段的后纵韧()带却相对较窄(只有上部宽度的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临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4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从姿势开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生于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为一种退行性疾病。其发病以腰椎间盘的持续性退变为主要病理基础,外伤为发病的诱因。

腰间盘突出影响了我们哪些生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生于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为一种退行

性疾病。其发病以腰椎间盘的持续性退变为主要病理基础,外伤为发病的诱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20岁以下人群亦有发生,这就是所谓的青少年腰间盘突出症,其发病率约为成人的1%~6%。与成人不同,20岁以下的青少年椎间盘尚未开始退变。

因此,外伤就成了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腰椎在轻度负荷并快速旋转时,间盘纤维环最易造成破坏,青少年患者多由不适当的体育活动直接造成。此外,青少年腰间盘突出还可能与如先天性椎管狭窄、腰椎侧弯、腰骶部移行椎等先天发育的异常有关。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针灸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主要病因病机是肾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结于筋脉肌骨不散,加之劳伤过度,扭闪挫跌,复致筋脉受损,经络瘀阻,不通则痛,故见腰痛如折,转摇不能,腰腿酸麻拘急;患病后期又往往多数伴有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之象。运用牵、扳手法为主,疏通经络,调理筋骨,使经气得以顺畅,气血得以调和;辅以按、压、滚等手法,使骨正筋柔,其痛自止。介绍具体步骤如下:

按压法术者:以两手拇指掌面侧(指腹)自患者上背部沿脊柱两旁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二条经线,由上而下地按摩至腰骶部,连续3次。然后术者两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手掌自患者第一胸椎开始沿棘突(即督脉)向下按压至腰骶部,左手于按压时稍向足侧用力,连续3次。

滚法术者:用手背或手背之掌指关节的突出部,沿患者足太阳膀胱经之两条经线,自上而下滚动,至腰骶部时稍加用力,患侧滚至足跟部,反复3次。

牵法患者:俯卧床上,术者立于患者足侧,以双手握住其双踝,患者双手拉住床头,使患者与床面约45度角用力牵伸,约1分钟,连续3次。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从姿势开始

(1)睡眠姿势:睡姿应使头颈保持自然仰伸位最为理想,最好平卧于木板床,使膝、髋略屈曲,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对不习惯仰卧者,采取侧卧位亦可,但头颈部及双下肢仍以此种姿势为佳。此外,枕头不能太高或太低,根据各人情况以7-9cm较为适当;而且枕头宽度也要适当,颈部不能悬空。仰卧位起床时,最好先采取侧卧位,然后在双上肢的支撑下,使躯干离开床面,这样比从仰卧位起床要省力得多。

(2)站立体位: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应适当使双臂上伸和做蹲体动作,可使腰部骨关节及肌肉得到调节,消除疲劳,延长腰肌耐力。应尽量避免在一个固定的体位下持续工作。经常需要长期站立的工作者应学会“站立平腰保护法”,即轻轻收缩臀肌,双膝微弯,此时骨盆即转向前方,腹肌内收,腰椎生理前凸变平,这样就可以调节脊柱负重线,达到消除疼痛和疲劳的目的。

(3)坐位:长时间坐位工作者除要注意坐姿和经常活动腿外,自坐位起立时,应先将上身前倾,两足向后,使上身力量分布在两足,然后起立。

其实很多患者都在吃药治疗,不妨也试试手法按摩,说不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哦。但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是建议大家去正规的大医院就医。

5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损伤的不同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整理)间盘损伤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对不同疾病的了解决定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下面来了解一下,腰椎间盘损伤包括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三个方面。

(1)椎间盘脱出:指的是保护椎间盘的纤维环和脊椎后纵韧带受损伤较重,损伤的椎间盘部分或全部掉落到椎管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腰部疼痛,臀部及腿部出现放射性疼痛,可表现在一侧或双侧。身体常固定一个姿势,改变体位可引起剧烈疼痛。因脱落的椎间盘在椎管内可以移动位置,当改变体位时,下肢疼痛的部位也可有所改变。在急性期咳嗽、打喷嚏,甚至深呼吸都可产生剧烈的放射痛。因疼痛而出现腰部和下肢的功能障碍,腰部肌肉紧张度增高或成板状腰。腰部的触诊或扣击都可使疼痛加重。 CT、磁共振影像检查可见脱落的椎间盘显影,得出明确诊断。

(2)腰椎间盘突出:指的是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都有轻度损伤,椎间盘压向后纵韧带,造成椎间盘和后纵韧带同时向后方或侧后方突出。突出向正后方称中央型。突出向侧后方称左侧或右侧椎间盘突出。此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腰部疼痛,臀部及下肢的放射痛。中央型表现在双侧。左、右型突出表现在单侧。疼痛的位置固定不变,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一侧突出同时伴有小关节错位时,椎旁有明显压痛。 CT 、核磁共振影像检查可明确诊断。

(3)腰椎间盘膨出:指的是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无明显损伤,只是由于腰部肌肉紧张,椎间盘受力较大使后纵韧带向后膨出。其临床表现是:腰肌紧张,可有不同程度的腰部酸痛、胀痛。触诊和X线检查一般都有小关节错位的指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