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一种电芯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电芯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0-03-21 17:29:47

相关推荐

一种电芯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以及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在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卷绕成卷或叠片的方式收取电芯并进行下料。其中,在卷绕成卷的下料过程中,对卷绕成卷的电芯进行抽卷针下料时,由于电芯的极片或隔膜与卷针之间紧密接触,而电芯的极片或隔膜极薄,抽卷针时容易存在内层隔膜易抽芯、打皱等严重影响电池使用的缺陷。同时,成卷的电芯在抽取电芯下料后,不能仍呈圆卷的状态放置,否则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松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电芯下料装置。该电芯下料装置能够对电芯卷绕成卷并进行下料,而且能避免电芯卷绕成卷后下料抽取卷针时出现包括隔膜或极片抽芯、打皱的缺陷,并且可对抽取卷针后下料的电芯卷进行压扁,避免成圆卷电芯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松散现象,从而有效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包括卷绕机构、夹持机构以及下料输送机构;所述卷绕机构用于对电芯进行卷绕成卷;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对由所述卷绕机构卷绕成卷的电芯进行夹持,辅助所述卷绕机构退出;所述下料输送机构用于并对退出所述卷绕机构后的成卷电芯进行下料输送。

优选的,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卷针;所述卷针包括第一卷针副片和第二卷针副片;所述第一卷针副片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的外围形成圆周;所述卷针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旋转,且所述卷针可沿轴向进行伸缩运动;

所述第一卷针副片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卷针副片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之间形成夹持区;所述第一卷针副片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的朝向所述夹持区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避空槽。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卷针副片上的避空槽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上的避空槽处于对角。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卷针副片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的朝向所述夹持区的内侧面上还均设置有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卷针副片上的气囊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卷针副片上的气囊相互对应。

更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左右对应分布的左夹杆组件和右夹杆组件;所述左夹杆组件和右夹杆组件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左夹杆组件和所述右夹杆组件用于夹紧卷绕成卷的电芯的左右两端并进行左右拉扯,辅助所述卷绕机构退出;

所述左夹杆组件和所述右夹杆组件均包括一内夹杆和一外夹杆;所述内夹杆可沿所述卷针的轴向运动并伸入至所述避空槽内;且所述内夹杆和所述外夹杆可相互靠近或远离。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夹杆和所述外夹杆可相互独立进行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夹杆和所述外夹杆可同步进行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夹杆和所述外夹杆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相互独立进行旋转运动。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夹杆和所述外夹杆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同步进行旋转运动。

优选的,所述下料输送机构包括上下对应分布的上压板和输送皮带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输送皮带线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上压板和所述输送皮带线用于对卷绕成卷的电芯进行压扁,并由所述输送皮带线输送下料;

所述输送皮带线上设置有输送皮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电芯下料装置中,设置有包括卷绕机构、夹持机构以及下料输送机构,卷绕机构能够将电芯卷绕,并在夹持机构的辅助下抽出卷针,再由下料输送机构进行输送出料,从而有效完成电芯的卷绕成卷自动化下料,有效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电芯下料装置中,卷绕机构的卷针内侧面开设有避空槽,而且夹持机构可伸入至避空槽内对卷绕的电芯卷进行夹紧并反向拉扯,辅助卷针能够顺利的从电芯卷内抽出,从而有效避免了电芯卷下料抽取卷针时出现包括隔膜或极片抽芯、打皱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及电芯质量。

(3)本实用新型电芯下料装置中,下料输送机构的上压板和输送皮带线可对抽取卷针后下料的电芯卷进行压扁,避免成圆卷电芯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松散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和图1c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工作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工作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的卷绕机构中的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的夹杆组件中内夹杆和外夹杆可相互独立进行上下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的夹杆组件中内夹杆和外夹杆可相互独立进行上下运动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的夹杆组件中内夹杆和外夹杆可同步进行上下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的夹杆组件中内夹杆和外夹杆可同步进行上下运动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的夹杆组件中内夹杆和外夹杆可相互独立进行旋转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的夹杆组件中内夹杆和外夹杆可相互独立进行旋转运动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的夹杆组件中内夹杆和外夹杆可同步进行旋转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的夹杆组件中内夹杆和外夹杆可同步进行旋转运动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卷绕机构,10-卷针,100-避空槽,101-第一卷针副片,102-第二卷针副片,103-气囊,2-夹持机构,21-左夹杆组件,22-右夹杆组件,201-内夹杆,202-外夹杆,203-夹杆座,204-气缸,205-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6-夹杆纵向移动导轨,207-滑块座,208-旋转轴,3-下料输送机构,31-上压板,32-输送皮带线,321-输送皮带,322-主动轮,323-从动轮,324-升降平台,4-成卷电芯,5-电机,6-线轨,7-滚珠丝杆,8-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及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a~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下料装置包括卷绕机构1、夹持机构2以及下料输送机构3;所述卷绕机构1用于对电芯进行卷绕成卷;所述夹持机构2用于对由所述卷绕机构1卷绕的成卷电芯4进行夹持,辅助所述卷绕机构1退出;所述下料输送机构3用于并对退出所述卷绕机构1后的成卷电芯4进行下料输送。

在进行电芯下料工作时,首先,卷绕机构1将电芯卷绕收卷;而后,夹持机构2将成卷电芯4夹紧并反向拉扯,使卷绕机构1能够顺利退出;最后,再由下料输送机构3将退出卷绕机构1后的成卷电芯4压扁并进行下料输送。如此,有效完成电芯的卷绕成卷自动化下料,有效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卷绕机构1包括卷针10。具体参见图3所示,所述卷针10包括第一卷针副片101和第二卷针副片102;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的外围形成圆周。所述卷针10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旋转,在对电芯进行卷绕下料时,卷针10通过绕所述圆周的圆心旋转对电芯进行卷绕成卷。且所述卷针10可沿轴向进行伸缩运动,如此,在卷针10将电芯卷绕成卷后,卷绕机构1退出时,卷针10可沿轴向回缩以完成卷针10的退出。

具体的,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且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之间形成夹持区,在电芯卷绕的初始过程中,电芯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伸入至夹持区内,通过第一卷针副片101和第二卷针副片102相互靠近以夹紧电芯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而后卷针10开始旋转并卷绕电芯。

而且,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的朝向所述夹持区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避空槽100。避空槽100的设置,可容许夹持机构2从内壁开始夹紧卷绕在卷针10上的成卷电芯4,从而能有效避免抽取卷针10时出现包括隔膜或极片抽芯、打皱的缺陷,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及电芯质量。

具体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避空槽100开设位于第一卷针副片101和第二卷针副片102的靠近所述圆周的边缘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上的避空槽100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上的避空槽100处于对角。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的朝向所述夹持区的内侧面上还均设置有气囊103;设置在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上的气囊103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上的气囊103相互对应,具体的,气囊103可设置位于第一卷针副片101和第二卷针副片102的朝向所述夹持区的内侧面中间位置。

在卷绕机构1对电芯进行卷绕工作时,电芯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伸入至夹持区内,第一卷针副片101和第二卷针副片102相互靠近以夹紧电芯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并通过气囊3充气,从而使气囊3与电芯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进行直接接触夹紧。相比于第一卷针副片101和第二卷针副片102直接与电芯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直接接触夹紧,第一卷针副片101和第二卷针副片102质地均较硬,该夹紧方式容易对极薄的隔膜或极片造成损伤;而气囊3与电芯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直接接触夹紧为软接触,不仅能够对电芯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实现稳定夹紧,而且不会对电芯的隔膜或极片造成损伤,有利于保证电芯质量的完好。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左右对应分布的左夹杆组件21和右夹杆组件22;所述左夹杆组件21和右夹杆组件2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左夹杆组件21和所述右夹杆组件22用于夹紧卷绕成卷的电芯左右两端并进行左右拉扯,辅助所述卷绕机构1的顺利退出,从而有效避免了成卷电芯4下料抽取卷针10时出现包括隔膜或极片抽芯、打皱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及电芯质量。

其中,所述左夹杆组件21和所述右夹杆组件22均包括一内夹杆201和一外夹杆202;所述内夹杆201可沿所述卷针10的轴向运动并伸入至所述避空槽100内;且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

参见图2所示,在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均安装在一夹杆座203上,即左夹杆组件21和右夹杆组件22均包括一内夹杆201、一外夹杆202和一夹杆座203。左夹杆组件21的夹杆座203和右夹杆组件22的夹杆座203可联动相互靠近或远离,具体的,左夹杆组件21的夹杆座203和右夹杆组件22的夹杆座203均安装在一长度方向与两个夹杆组件的相互靠近或远离方向相同的横向的线轨6上,并通过一电机5和两段由联轴器8连接的滚珠丝杆7进行联动滑动的驱动,两段滚珠丝杆7分别与左夹杆组件21的夹杆座203和右夹杆组件22的夹杆座203连接,通过电机5可驱动由联轴器8连接的两段滚珠丝杆7反向转动,从而可实现左夹杆组件21的夹杆座203和右夹杆组件22的夹杆座203在横向的线轨6上进行方向相反的滑动移动,进而实现左夹杆组件21和右夹杆组件2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控制。

而且,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的远离成卷电芯4的一端均传动连接有气缸204。通过传动连接在外夹杆202上的气缸204驱动外夹杆202移动,可实现外夹杆202与内夹杆201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而传动连接在内夹杆201上的气缸204可驱动内夹杆201沿卷针10的轴向运动并伸入至避空槽100内。具体的,夹杆座203上具有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以及夹杆纵向移动导轨206,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的长度方向与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相同,而夹杆纵向移动导轨206的长度方向与卷针10的轴向相同;通过传动连接在外夹杆202上的气缸204驱动外夹杆202在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上滑动移动,可实现内夹杆202和外夹杆202相互靠近或远离;而通过传动连接在内夹杆204上的气缸204驱动内夹杆201在夹杆纵向移动导轨206上滑动移动,可实现内夹杆201沿卷针10的轴向运动并伸入至避空槽100内。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相互独立进行上下运动。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内夹杆201可通过一滑块座207滑动设置在夹杆座203上,其中,滑块座207通过一气缸204驱动可靠近或远离成卷电芯4的滑动设置在夹杆座203的一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上,而内夹杆201通过另一气缸204驱动可沿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滑块座207的一夹杆纵向移动导轨206上,实现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可相互独立进行上下运动。如此,参见图5所示,在卷针10完成电芯的成卷卷绕后,避空槽100与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的初始位置不在同一水平时,外夹杆202可先移动至成卷电芯4的外侧并与所述夹持区位于同一水平,内夹杆201则独立上下运动调整上下位置并准确伸入避空槽100内后,内夹杆201再独立上下运动调整位置至与所述夹持区位于同一水平线,从而可调整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的线向;而后,内夹杆201与外夹杆202相互靠近,使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能随内夹杆201紧贴于成卷电芯4的内壁,避免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与卷针10的卷针副片紧贴而在抽卷针时被带出,避免出现抽芯现象的缺陷。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同步进行上下运动。具体的,参见图6所示,内夹杆201滑动设置在一滑块座207上,内夹杆201所在的滑块座207上具有沿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相互靠拢方向的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内夹杆201通过一气缸204驱动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该滑块座207的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上;外夹杆202设置在另一滑块座207上,且内夹杆201所在的滑块座207固定连接外夹杆202所在的滑块座207;外夹杆202所在的滑块座207通过另一气缸204驱动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一具有夹杆纵向移动导轨206的第三个滑块座207上;夹杆座203上具有沿靠近或远离成卷电芯4的方向的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而第三个滑块座207通过第三个气缸204可沿靠近或远离成卷电芯4的方向滑动的设置在夹杆座203的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上,实现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可同步进行上下运动。如此,参见图7所示,在卷针10完成电芯的成卷卷绕后,避空槽100与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的初始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时,内夹杆201可调整上下位置并准确伸入避空槽100内,而外夹杆202可同步进行上下运动调整上下位置并与内夹杆201处于同一水平;而后,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再同步进行上下运动调整上下位置至与所述夹持区位于同一水平线,从而可调整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的线向;而后,内夹杆201与外夹杆202相互靠近,使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能随内夹杆201紧贴于成卷电芯4的内壁,避免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与卷针10的卷针副片紧贴而在抽卷针时被带出,避免出现抽芯现象的缺陷。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相互独立进行旋转运动。具体的,参见图8所示,内夹杆201可通过一滑块座207滑动设置在夹杆座203上,其中,滑块座207通过一气缸204驱动可靠近或远离成卷电芯4的滑动设置在夹杆座203的一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上,而内夹杆201通过一旋转轴208可转动的设置在滑块座207上,且内夹杆201通过另一气缸204驱动进行沿旋转轴208的旋转运动,实现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相互独立进行旋转运动。如此,参见图9所示,在卷针10完成电芯的成卷卷绕后,避空槽100与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的初始位置不在同一水平时,外夹杆202可先移动至成卷电芯4的外侧并与所述夹持区位于同一水平,内夹杆201则独立上下运动调整上下位置并准确伸入避空槽100内后,内夹杆201再独立绕所述圆周的圆心做旋转运动调整位置至与所述夹持区位于同一水平线,从而可调整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的线向;而后,内夹杆201与外夹杆202相互靠近,使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能随内夹杆201紧贴于成卷电芯4的内壁,避免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与卷针10的卷针副片紧贴而在抽卷针时被带出,避免出现抽芯现象的缺陷。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同步进行旋转运动。具体的,参见图10所示,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均设置在一滑块座207上,且该滑块座207上具有沿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相互靠拢的方向的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外夹杆202通过一气缸204驱动可沿靠近或远离内夹杆201滑动的设置在该滑块座207的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上,而内夹杆201固定设置在该滑块座207上;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共同所在的滑块座207通过一旋转轴208设置在另一滑块座207上,且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共同所在的滑块座207通过另一气缸204驱动可绕旋转轴208旋转,而该另一滑块座207通过第三个气缸204驱动可靠近或远离成卷电芯4的滑动设置在夹杆座203的一夹杆横向移动导轨205上,实现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同步进行旋转运动。如此,参见图11所示,在卷针10完成电芯的成卷卷绕后,避空槽100与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的初始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时,内夹杆201可调整上下位置并准确伸入避空槽100内,而外夹杆202可同步进行上下运动调整上下位置并与内夹杆201处于同一水平;而后,内夹杆201和外夹杆202再同步绕所述圆周做旋转运动调整上下位置至与所述夹持区位于同一水平线,从而可调整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的线向;而后,内夹杆201与外夹杆202相互靠近,使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能随内夹杆201紧贴于成卷电芯4的内壁,避免位于所述夹持区内的隔膜和极片中的至少一者与卷针10的卷针副片紧贴而在抽卷针时被带出,避免出现抽芯现象的缺陷。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输送机构3包括上下对应分布的上压板31和输送皮带线32;所述上压板31与所述输送皮带线3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上压板31和所述输送皮带线32在相互靠近时,可对卷绕成卷的电芯进行压扁;压扁后的成卷电芯4由所述输送皮带线32输送下料,进一步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其中,具体的,所述输送皮带线32包括输送皮带321、主动轮322以及从动轮323,输送皮带321的两端套设在主动轮322和从动轮323上,且主动轮322与一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主动轮322通过输送皮带321带动从动轮323转动,而输送皮带321移动并带动成卷电芯4下料。

在成卷电芯4下料时,上压板31和输送皮带线32先相互靠近以将成圆卷的成卷电芯4压扁,避免成卷电芯4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松散现象;而后,上压板31和输送皮带线32相互远离,输送皮带线32的输送皮带321受驱动工作,将压扁后的成卷电芯4输送下料,完成下料。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再参见图1a~图1c所示,上压板31设置在一上下升降机构上。其中,该上下升降机构包括一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走向的纵向的线轨6上、一滚珠丝杆7以及一电机5,上压板3的远离成卷电芯4的一端与滚珠丝杆7连接并滑动设置在纵向的线轨6上,而滚珠丝杆7通过联轴器8与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电机5可驱动上压板31上下运动。

同样的,输送皮带线32亦设置在一上下升降机构中,该上下升降机构同样包括一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走向的纵向的线轨6上、一滚珠丝杆7以及一电机5,同时还包括一升降平台324。升降平台324通过轴承与主动轮322及从动轮323的轮轴部位连接,而输送皮带321则实际为设置在升降平台324的外部,在上压板31与输送皮带线32相互靠近对成卷电芯4进行压扁时,输送皮带线32实际通过升降平台324对成卷电芯4进行施压,从而避免上压板31对成卷电芯4施压时压力过大而对输送皮带321造成损坏,或者由于输送皮带321的形变而不能对成卷电芯4进行压扁。且升降平台324的底部与滚珠丝杆7连接并滑动设置在纵向的线轨6上,而滚珠丝杆7通过联轴器8与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电机5可驱动输送皮带线32上下运动。

如此,可实现上压板31与输送皮带线3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控制,从而有效完成对成卷电芯4的压扁。并且,连接上压板31的上下升降机构和连接输送皮带线32的上下升降机构中的电机5可通过控制器进行联动控制。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及原理下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绕机构(1)、夹持机构(2)以及下料输送机构(3);所述卷绕机构(1)用于对电芯进行卷绕成卷;所述夹持机构(2)用于对由所述卷绕机构(1)卷绕成卷的电芯进行夹持,辅助所述卷绕机构(1)退出;所述下料输送机构(3)用于并对退出所述卷绕机构(1)后的成卷电芯进行下料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1)包括卷针(10);所述卷针(10)包括第一卷针副片(101)和第二卷针副片(102);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的外围形成圆周;所述卷针(10)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旋转,且所述卷针(10)可沿轴向进行伸缩运动;

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之间形成夹持区;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的朝向所述夹持区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避空槽(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上的避空槽(100)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上的避空槽(100)处于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和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的朝向所述夹持区的内侧面上还均设置有气囊(103);设置在所述第一卷针副片(101)上的气囊(103)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卷针副片(102)上的气囊(103)相互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左右对应分布的左夹杆组件(21)和右夹杆组件(22);所述左夹杆组件(21)和右夹杆组件(2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左夹杆组件(21)和所述右夹杆组件(22)用于夹紧卷绕成卷的电芯左右两端并进行左右拉扯,辅助所述卷绕机构(1)退出;

所述左夹杆组件(21)和所述右夹杆组件(22)均包括一内夹杆(201)和一外夹杆(202);所述内夹杆(201)可沿所述卷针(10)的轴向运动并伸入至所述避空槽(100)内;且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相互独立进行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同步进行上下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相互独立进行旋转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杆(201)和所述外夹杆(202)可绕所述圆周的圆心同步进行旋转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输送机构(3)包括上下对应分布的上压板(31)和输送皮带线(32);所述上压板(31)与所述输送皮带线(3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上压板(31)和所述输送皮带线(32)用于对卷绕成卷的电芯进行压扁,并由所述输送皮带线(32)输送下料;

所述输送皮带线(32)上设置有输送皮带(3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下料装置。该电芯下料装置包括卷绕机构(1)、夹持机构(2)以及下料输送机构(3);所述卷绕机构(1)用于对电芯进行卷绕成卷;所述夹持机构(2)用于对由所述卷绕机构(1)卷绕成卷的电芯进行夹持,辅助所述卷绕机构(1)退出;所述下料输送机构(3)用于并对退出所述卷绕机构(1)后的成卷电芯进行下料输送。该电芯下料装置能够对电芯卷绕成卷并进行下料,而且能避免电芯卷绕成卷后下料抽取卷针时出现包括隔膜或极片抽芯、打皱的缺陷,并且可对抽取卷针后下料的电芯卷进行压扁,避免成圆卷电芯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松散现象,从而有效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严海宏;姜小虎;罗二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7.06

技术公布日:.02.28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