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亳州儿童启蒙编程培训 亳州早教

亳州儿童启蒙编程培训 亳州早教

时间:2020-01-12 22:40:50

相关推荐

亳州儿童启蒙编程培训 亳州早教

#头条创作挑战赛#“亳州小语之家”展示优质课例 助力课堂教学

2月14日19:50,“亳州小语之家”举行新学期首场活动,开启的网络教研之旅。

本场活动的主题是“基于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研讨”,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洪松岩携手亳州学院实验小学副校长常玲侠牵头策划,“亳州小语之家”核心团队成员共同组织实施。

活动伊始,洪松岩回顾了成立后几年来的教研成效,肯定了核心团队成员用心用情谋划教研活动,切实为一线小语教师提供帮助,服务一线教学所做的工作。,“亳州小语之家”的网络教研活动将重点围绕“读书”“双减中的作业优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等主题进行深入探究。

在观课环节,主持人丁新颖播放了市“教坛新星”、蒙城县逍遥路小学语文教师丁秀执教的三年级下册课例《守株待兔》。该课例曾荣获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评选一等奖。丁秀老师还先后荣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安徽省语文优质课二等奖、安徽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她认为“基于学情,真实的课堂才生动”,本节课的教学既要引导学生领悟寓言故事的道理,又要带着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丁老师精心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故事,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观课后,蒙城县逍遥路小学教师张利分享了个人观课感悟。她认为,读通是文言文启蒙教学的基础所在,离开了读,文言文教学便无法继续向前推进,而丁秀老师实施课堂教学正是这么做的,充分展示了其教学智慧。

蒙城县逍遥路小学政通路校区的陶秋侠老师以“着眼于细节设计,感悟精彩小古文课堂”为主题,分享了个人观课所得。她认为,这节课无论是教师的导入,还是课堂中的层级引导和拓展延伸,都非常扎实。丁秀老师以重点字词为突破,结合必要的拓展延伸以及图画注释,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并指导朗读,扶放有度,效果很好。

精彩的课例展示和分享嘉宾中肯的点评,让参与“亳州小语之家”网络教研活动的老师们对新课标理念下小古文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感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桑影 张秀礼)

刘仲光老师和吴颖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刘仲光,1931年生于亳州。12月2日去世。

刘仲光自幼喜爱书法艺术,一生临池不辍。1999年获亳州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亳州市政协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亳州市文联名誉委员、谯城区书法家协会顾问。

刘仲光先生系书香门第,其父亲刘德绍先生为亳州鸿儒、著名书法家。曾得亳州最后一名清代秀才李琴舟的启蒙教导,为他追求艺术事业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上世纪四十年代,他步入了“正则艺术专科学校”,受业于一代艺术大师吕凤子先生和顾莲村、李剑晨、赵良翰、许正华、王石城等名家。

刘老一生痴迷书海,今虽至耄耋之年,但书法作品在笔情笔趣、墨象墨韵方面,已达流畅洒脱、苍古劲、妙臻自然的境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精、气、神、韵呼应贯通,可谓“笔笔中锋,方圆兼备,笔线具有韵味,结构不落俗套。” 作品被北京毛主席纪念堂、韶山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内博物馆收藏、刊石;传略和作品多次被专业报刊介绍。

吴颖,原名文蔚,1931年生于亳州。大学毕业、副教授,市协第七、八、九届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松风竹雨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原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

吴颖先生自幼于塾馆习字,书法基础深厚,后师从著名书画家颜语、琦书耕、马剑峰等。涡中时曾参加“竹林七贤书画展”,获得好评。早年参加革命,征途不忘习字,每见名碑都悉心临摹。工作后更以饱满的热情临池不辍,并能融各家之长,形成清秀俊雅、浑朴刚健、内涵丰富的书风。多次以省内外参展、获奖,并被广为收藏。

老实学习《三字经》(39)

读古书 有方法

沈德斌

《三字经》云:“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训蒙是对小孩子的启蒙教育,必须得讲究,一定要重视,应该找最优秀的老师来给小孩子启蒙。小孩子的底子打不好,基本功不扎实,希望他将来有大的造诣,几乎是不大可能的。那么,怎么讲究?讲究什么呢?这就需要当老师的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进度等多方面下一番功夫。

百人百性,千人千面,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这就是俗话说的“龙生九子,九子不同”。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他们的性格、能力、接受程度等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要讲究因材施教,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区别。

现代教育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用搞工业化生产线那一套,不管他能干什么,也不管他适合干什么,要求他必须达到某项已经设定的标准,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产品”,就一目了然了。学生也不分男女,从服装,到课本,到作业,到考试,一切都是统一的,将来小孩子毕业了,就是“标准件”、“可口可乐”,从包装到内容都一样,一点特色和个性也没有。所以,用工业化的方式进行教育是否可取,真的有必要认真反省一下,否则生产出来的学生连“标签”都一个样,都是教育产业的“标准件。有特点有独立个性的人几乎没有了,创造性的人才当然也就很难出现。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私塾里面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使用的教材都不一样,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读《论语》时就会发现,孔子讲授“仁”,一个学生一种方法,讲授的内容都不一样,所以“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66次之多。一个“仁”字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歧义?不是的,这只是孔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天性禀赋特点,以便帮助学生理解“仁”的含义,否则学生听不懂。孔子对“孝”字的解释也是这样,孔子的学生问孝,他对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例如子夏问孝,孔子回答说:“色难”。什么意思?给父母脸色看,可能是子夏经常干的事情,如果今后能够做到不给父母吊脸色,这就是孝。“色难”有两层意思,一是脸色难看,二是不使脸色很难。这是专门针对子夏说的,就是针对子夏平时经常犯的毛病。其他学生不是“色难”,孔子就要换一个说法了。因此,人文学科的许多东西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佛家常说“法无定法”,要因人施教,这是在教学方式上的讲究。

在教学内容上的讲究,就是“详训诂,明句读”。训诂和句读,是读古书的基本功。训者,解也;诂者,古也。所谓训诂,就是用通行的白话解释古文的词义和字义,后来发展成了一门专科学问,叫做训诂学。中国的文化典籍,经过“焚书”的浩劫和秦末的战乱,到两汉时期,已经是残破不全,特别是“五经”,后人已经很难读懂了。于是,一些汉朝的儒学家们才出来训诂,对“五经”进行注释和考据,精通经典的人被称为“五经博士”。训诂学起源于汉朝,被称为“汉学”。现在西方国家把中国文化统统称为“汉学”,是不确切的。

清代是训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衍生出了训诂学、章句学、考据学等专门学科,后世统称为语言学。今天高等学府里面开设的文献管理、档案管理、图书馆学等专业都开设这类课程。但是研究归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却是另外一回事。有的人就为了一个字、一句话考据一辈子,可以写出近百万字的论文,甚至能拿到一个训诂学的博士学位。

限于篇幅,关于“明句读”,我们另文再说。

02 16于合肥亳州路

#青年篆刻# #安徽头条#

每日青年篆刻【华东师范大学】

柏小菡篆刻作品赏析,以鸟虫篆为主

女,1994年生,安徽亳州人

得李军老师启蒙

后于杭州将军阁周建威老师处学习。考入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

受刘小华、王晓亮、尚磊明、苏晓敏、俞超等老师指导。

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系

导师:张索、崔树强、顾琴

并受程明震、俞丰、王客、陈忠康、曹锦炎、钱伟强等老师的指导

余求学数载,习书之余,究心篆刻,尤喜作鸟虫篆印。

图文来源上海书协#文化自信# #篆刻#

上学的时候,历史老师年轻有活力,知识广博,语言风趣幽默,喜欢在课堂上讲故事。只要上他的课,连班上最调皮的孩子都安静下来,专注认真,听得出神。我很喜欢这个老师上的历史课,因为历史,我爱上了读书。

记得有个历史故事,令我至今印象深刻,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低谷时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这个故事,便是张良拾履。

说的是秦始皇吞并六国,实行暴政统治时期,有个年轻的愤青,叫张良。但张良不姓张,与周天子同姓姬,号称姬公子,祖籍安徽亳州人,祖父姬开地,父亲姬平,其族五世都是韩国的相国。

韩国灭亡以后,张良心存国破家亡之恨,他为了报仇雪恨,不畏强敌,变卖家产骋请大力士,谋划刺杀秦始皇。不料失败,力士当场被擒,触木而死。

姬公子逃亡,隐名匿姓,从此改名张良。逃至下邳,在圯桥遇见一位神秘老人,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吩咐张良去拾上来。张良看他年纪大了,即使心中满是不悦,也不与之计较,帮他拾鞋。但这还没完,老人甚至还叫张良亲自跪地帮他穿鞋。

张良忍住怒火,听话照做,顺从配合,老人家满意了,便说五日后,天明来圯桥上再会。张良不知何意,但深感玄妙,就恭敬跪地应诺。

到那一日,天未亮,张良以为自己起得很早,但赶到桥上一看,却见老人比自己更早,已坐在那里等候多时了。老人生气,对他的迟到颇为不满,让他五日后再来。

五日后,张良特意起个大早,但还是老人早他一步,说张良不守约,又生气的走了,让他五日后再来。

又是五日后,张良干脆不睡,夜半就候在圯桥。这回终于赶了个早,老人颔首微笑:“孺子可教也”从内心上肯定了张良的这种韧性、耐性、适性和毅力,耐力。成语“孺子可教也”的典故便是出自这里。

这位老人即是黄石公,授《素书》与张良。此后,张良日夜攻读,在艰难的西逃途中,也不忘与此书同行。此书乃兵法大典,不仅包含有冶国安邦的大谋略,更有修身处世为人之道的小智慧。

张良得此书之精髓,智慧见长,遂感行刺秦始皇乃为蠢事。后来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大功告成之后,他退隐黄袍山,避免了落到和韩信一样,兔死狗烹的下场。

从愤青凭着一股热血,到老谋深算,这是张良的自我成就之路。

史记故事,张良拾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些成就大业的人物,往往能经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考验。

要成大事者,自身必须具备“三忍”的素养:一容忍,二隐忍,三不忍。

容忍,是海纳百川的胸怀,一笑而过的气量,所有的试炼都不动如山。

隐忍,是人格上的魅力,人生中的一种智慧。在时不至、运不到之时,隐而不发,同时积蓄力量,修德润身,聚贤聚才。纵使内心波涛汹涌,但是外表波澜不惊。蓄势只待时机而发。

不忍,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即是非常人之行动,虽哀痛但坚决不能再退让了,下定决心挥泪果断行动。

历史上有很多能忍的名人,为完成艰巨的任务,忍辱负重,将来做出了一番大事。隐忍,是中国传统所推崇的良好品质,用忍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用实干的智慧,实现人生价值。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学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读史记中的名人小故事,吸取优秀人物身上的执着信念、谦虚无畏、迎难而上,顽强的精神。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更好的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提高素质,树立积极的态度,培养出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有益的爱好。

其实作为父母的那一代人早年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用,在知识启蒙上也是不完整的,片面残缺的。

以前老师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事实上是如果只学数理化,只收这方面的试验,资源的不足,就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基本了解。

传统文化并不是腐朽不堪,有很多精华知识不仅学生考试用得到,家长在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处处都有用。

而且央视现在在播典籍里的中国,这个重要的标志,说明国家已经开始着力从民族文化入手,塑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文化认同,这是国之根本。

现在的孩子,他们这一代所学的知识杂泛,但崇洋媚外的热乎,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已无法忽视。盲目的追求下,中国文化意识更薄弱,文学传统缺少共同体的观念和认识,这一点要重视起来,不要让我们的孩子缺失了民族文化的基本素养。

《写给孩子的史记》这是一套少儿版的史记,语言通俗易懂,注音版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识字量不够,不用发愁。成人也能读,花不长的时间,能填补很多历史方面的知识空白,家有一年级的孩子可入手一套,用半个小时,陪娃读书学知识两不误。

孩子在小的时候记忆力很强,聪明好学,多读史书,对孩子性格塑造很重要,多看史书,智慧谋略也会提升,如果等大了再看史书,孩子性格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在选择书籍方面要把关好。好书推荐,这套写给孩子的《史记》推荐给一年级以上的孩子阅读。

现在头条有活动,优惠力度大,少抽一包烟。

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给孩子买回家。

#423头条知识节#

晨读历史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张耒(lěi)

(接续8)

晏殊担任亳州知州的时候,李宗易就是谯县县令,两人经常宴饮,诗词唱和;《范仲淹文集》中和李宗易唱和的诗就有十多首;熙宁年间,李宗易退居陈州,而大文豪苏辙当时任陈州知州,两人一见如故,随即诗词唱和,成为一段佳话。

从张耒的家世不难看出,来自于父系和母系的光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家世是深受文化熏陶和浸染的,张耒正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初遇良友,再遇良师

张耒小时候随父亲迁居楚州,就读于公立学校山阳学官,此时李之仪因祖父任职楚州而家居山阳,二人同在山阳学官学习,成为同窗好友。

张耒《送李之仪赴定州序》记载:“某为儿童,从先人于山阳学宫,始见端叔(李之仪字端叔)为诸生。”李之仪比张耒大六岁,当张耒进入学官学习时,李之仪已经是诸生的身份了。

山阳学官自从唐代就已经设立,是由官府设立的教育机构,多由儒学名人执教,少年张耒在山阳学官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他也在这里受到了启蒙教育。

因为家庭背景的文化熏陶和浸染,张耒在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兴趣和灵感,他自幼喜欢读书,对秦汉以来的文章、诗词、歌赋读了个通遍,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写出让老师批阅点赞的好文章了。

读书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读书学习的过程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是张耒却在其中找到了乐趣。十七岁那年,张耒便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函关赋》,被广为传颂。

此后,他到陈州游学,在外祖父李宗易的指导下,学业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因为李宗易和苏辙的友情,李宗易将张耒引荐给苏辙,苏辙对张耒也给予了写作方面的指导。正是因为张耒认识了苏辙,才有了后来他和苏轼的一生情谊。

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来陈州与苏辙话别,张耒机缘巧合见到了文坛巨擘苏轼,颇受苏轼的青睐。张耒一生以苏轼为人生楷模,在苏轼的指导下,张耒的文学造诣得到了值得提升,成为苏轼的得意门生。

1073年,在苏轼的鼓励下,时年二十岁的张耒参加了科举考试,由宋神宗亲策为进士,王安石负责官员任命,张耒被授予临淮主簿,从此步入仕途。而他的同窗好友李之仪已于1069年考中了进士。

学而优则仕,才学兼备的张耒和李之仪都进入了仕途,且都与文坛巨擘苏轼结下了深厚友情。顺便说一句题外话,李之仪与苏轼亦师亦友,苏轼去定州赴任时,专门恳请朝廷让时任枢密院编修的李之仪作自己的幕僚。

张耒在送别好友李之仪的文章《送李端叔赴定州幕府序》中便有写道:“元佑八年,苏先生守定武,士愿从者半朝廷,然皆不敢有请于先生。而苏先生一日言于朝廷,请以端叔佐幕府。”

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在密州任上修建了超然台,远在临淮的张耒未能成行,但他应苏轼之约,写下了《超然台赋》:

登高台只岌峨兮,旷四顾而无穷。

环群山于左右兮,瞰大海于其东。

弃尘壤之喧卑兮,揖天半之清风。

……

在这篇《超然台赋》中,张耒以虚笔描绘出想象中的超然台的地理形势,因为张耒并未来到超然台一睹风采,全文有着强烈的思辨色彩,也表达了张耒的精神追求。苏轼看到此文后,赞不绝口,盛赞“超逸绝尘”。

从1073年到1085年的十多年时光中,张耒先后在安徽、河南等地做了十多年县尉、县丞一类的基层官职。此时期的张耒,人生足迹兜兜转转,宦海行舟起起伏伏,生活并不安定。

张耒长期在地方任职,收入微薄,生活过得很困穷,他本想凭着他那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然而命运似乎与张耒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他的父母、妻子相继去世,家中顿时失去了许多欢声笑语,家境每况愈下,他变得郁郁寡欢起来。即使如此,张耒也没有忘记文学创作的初衷,他在极其艰难的境遇中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

人生际遇,兜兜转转

1085年,苏轼调回京城开封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李之仪亦成为苏门常客。1087年春天,苏轼主持礼部贡举,张耒被聘为读卷官,入试院检点审阅考生试卷。

张耒的仕途之路和苏轼命运相连,荣辱与共,在他后来的仕途之路上,他始终践行着这一切。他以苏轼为人生楷模,终生恪守不移。

1088年,秦观也被调到开封,任太学博士,校正秘书。一有闲暇时间,张耒便秦观、李之仪举酒欢宴,同游京都名胜,诗文酬唱,作画题跋,共同聆听苏轼的教诲。“苏门学士”悠游乐道,苏门兴盛一时无二,这也是张耒一生难以忘怀的、为数不多的美好时光。

在开封工作的八年时光里,张耒有缘饱览国家藏书,过着“图书堆枕旁,编简自相依”的以书为伴的生活,他的诗文与日俱进,他的学术也日有进益。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宋哲宗时期。宋哲宗亲政后,支持变法的一派重新上台,随着苏轼的被贬,以苏轼为中心的士人圈子也受到波及,当然张耒也是其中之一。

(待续9)

辛弃疾尚在幼时,他便听惯了祖父辛赞悠长的叹息。虽然揣座不透"北宋旧臣"这顶帽子有多沉重,但当祖父充满期许的眼袖落在自己身上时,他便知晓自己的路,定然会循着祖父的希冀,一步步向前。无论前方是荆棘遍布,或是鲜花铺路,他都得走下去,不能停,也不愿停。

辛氏一族的故乡,是风光秀丽的齐鲁大地,先世多出明贤,据《济南辛氏宗图》所载,于北宋年间出生的辛维叶为辛氏始祖,二世为辛师古,三世为辛寂,后为影响辛弃疾一生的人物辛赞,皆在朝中为官且忠心耿耿。

后人如若记得震慑长安的"安史之乱",便不会忽略惊民汗京的"靖康之变"。前者使唐代情势急转直下,从天朝帝国的龙椅上摔了下来;而后者更甚,不仅仅使历史中多了一抹辱的灰色,更是一把刺死北宋的首,时代陡然出现了一个元法填补的缺口。一半人跌落深洞,碍了性命;另一半人站十口的崖上,摇摇欲坠。

待金国的旌旗插遍了北方领土,俘唐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国破君亡,此时有骨气的文人本该沉河投缳,誓死不仕新朝,然而,或为流连尘世时光,或为日后雪耻,辛赞接受了金国授予的职位,虽官位不高,但至少免去了四处流离之苦。可是金臣小心翼翼地防备,周遭人的嫌隙与冷眼,让他这顶乌帽戴得并不舒坦。这也难怪,"一臣不仕两君"是自古儒生坚字的节操,况且金国刚刚立足,如若容他大摇大摆穿堂入室,也未免太过草率。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辛弃疾出生,此时距离靖康之变有十三年。

在他出生那一日,举家欢庆,其父辛文郁自然笑得合不拢嘴,但最为高兴的莫过于辛赞了。他给小孩取名为"辛弃疾"。“弃疾”幼子健康成长,百病不侵,是所有长辈最朴实、最殷切的愿望。而辛赞并非平庸之人,所想也非平庸之事,孙子茁壮成人再好不过,但绝对不止于此。“弃疾"二字当与"去病”相称相对,即汉代名将崔去病。霍去病多次与匈奴交战节节胜利,匈奴时时败退,故血留下"封狼居胥"的佳话。

辛赞给孙子取了这样一个寓意极深、背负沉重的名字,是望他日后能像霍去病一股收复失地,有一番作为。家族的使命已为他设计好了蓝图,而他只管风雨兼程地走下去就好。

在家人的教海下,辛弃疾在阳光下疾速拔节。上天从不担忧这坚毅的少年,他也渐渐地知晓了人世冷暖。白昼与黑夜交替,他的生命也有了节奏,缓缓地通向岁月最为幽深的地方。

他本是出身于官宦之家,生活起居自然优于别家孩子,然而这个尴尬的时代,却从未给过他安全感。况且祖父每日若有所思、郁郁寡欢的神情,犹如一首长笛吹响的悲伤曲子,跌宕起伏,吹得辛弃疾心里一阵紧过一阵。于是,他总是盼望长大,盼望配上长剑,杀上战场,熨平祖父额间愈来思深时的纹路。

他的启蒙教育是祖父亲自进行的。除却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舞刀练剑。祖父要求严格:他也学得认真。琅琅读书声与舞剑声相得益彰,祖父终仰天长叹一声,心想辛家后继有人

,收复河山再不是无法触及的明月星辰。

辛文郁去世后,抚养辛弃疾的担子便压在了辛赞肩上。辛家世代为官,肚中墨水自然不少,但这不足以将辛弃疾培养成个而天立地的大文天。此时辛赞于毫州为官,恰好刘瞻亦居于此地。

在祖父的陪同下,辛弃疾前往柳湖书院拜见刘瞻。聪颖的心年潜心求学,在名师的点拨下,进步极快。再加上祖父的细心督促,辛弃疾很快读完四书且熟读了六经、训释、经解等。其后他作词常常引经据典,即源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刘瞻作诗工于野逸,有意教授辛弃疾田园诗歌的精深之处。故而,辛弃疾壮岁退居上饶之时,吟出了朴素、纯粹的田间词作,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却早早地背起祖辈的希冀、时代的创伤。皇统八年(1148),祖父在毫州任县令期满,便带辛弃疾来到汴京任职于行台尚书省。

自出生至今,已过了七八载,他也随祖父辗转诸多地方。十山万水的路途,披星戴月的烦忧,自有祖父替他承担,而他只管前行便是。不懂离别的痛,也算得上一桩幸事。然而这一次别离,他心中委实有说不出的心酸与委屈。

博学可亲的老师刘瞻、意气相投的同学党怀英、青山绿水的毫州风景,都成了他年少时光的一抹亮色。然而转眼间,他又随祖父踏上了新的途程,旋即将熟识的人和物甩在了身后。这一切固然使人悲伤,他也从未问过祖父为何总是们行走路上,但他懵懂地知晓,祖父心中藏匿着千万把锁,而每一把都需要他打开。

一路向北,经过十里春风、碧荷摇曳的江南,经过阴阳昏晓、青嶂红日的齐鲁,旖旋旎风光醉了少年心。然而,大好的景致 从靖康之变就落入他人之于。这好比心爱的玩具被旁人需行走,自己只得站在角落默默看着它取乐。

辛赞这一次的目的地是汴京。这曾是北宋最繁华的地方,也是辛弃疾一生重要的转折。

现在的儿童读物让人无所适从,算误人子弟吗?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里说木兰从军里的花木兰是西汉文帝时的河北完县人,为了抵抗匈奴侵犯替父从军十二年,击退匈奴立功而返。而我们从小读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诗》都是叙述北魏文帝时为了抵抗柔然木兰替父从军十二年的故事,木兰的背景是中原人(亳州,商丘地域),引用木兰故事不是以木兰诗为参照吗?

老实学习《三字经》(18)

——

天下无双 江夏黄童

沈德斌

《三字经》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古代孝子的典范——“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香九龄”的“香”,是指黄香。黄香是一个人的名字,字文强,东汉时期江夏郡安陆人,就是今天湖北省孝感市的云梦县这一带。范晔编著的《后汉书》有黄香的传记。可见,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同时,他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能够被写进正史,并且有专门的传,这说明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皇帝曾经委任他担任魏郡太守,黄香还是个不小的官。汉朝的太守,大概相当于现在地级市市长。皇帝曾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赞叹黄香:“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我们之所以牢牢记住了黄香,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职,也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召见过,更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夸赞过,而是因为《三字经》有“香九龄,能温席”的句子。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黄香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但小黄香对他的父亲非常孝顺。怎么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热的睡不着,那时候又没有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了,再伺候父亲睡觉。在寒冬腊月里,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黄香就先钻进被窝,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不致于受冻。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就是黄香把枕头给扇凉了;另外也叫“黄香温席”,黄香把席子给弄暖和了,黄香的故事被“二十四孝”所收录,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的人。中国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黄香,就是因为他是个大孝子。

附录《二十四孝》——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三字经》讲“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做子女的,对父母亲,或者对其他长辈和亲人,都应该无条件的孝敬。“所当执”,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就应该这么去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个黄香。

由此可见,《三字经》告诉我们,启蒙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孝道”。

02 05下午于合肥亳州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