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重温经典《安娜·卡列尼娜》:一场爱而不得的爱情悲剧

重温经典《安娜·卡列尼娜》:一场爱而不得的爱情悲剧

时间:2023-12-12 18:18:47

相关推荐

重温经典《安娜·卡列尼娜》:一场爱而不得的爱情悲剧

十九世纪的文坛可谓是群星璀璨、人才辈出,法国有维克多·雨果、大仲马、巴尔扎克,英国有查尔斯·狄更斯,美国有杰克·伦敦,俄国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还有俄国乃至世界文坛最闪耀的文坛巨擘列夫·托尔斯泰。在文学成就上,托尔斯泰一个人就足以定义一个时代,他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就是生活原本的真实样子。《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一部活的生活启示录。

《安娜·卡列尼娜》从平淡的贵族社交和琐碎的乡村生活展开,作者通过高超的人物描写技法,塑造栩栩如生的鲜活人物形象,人物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复杂而庞大的关系网。作者以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恨纠葛以及列文的故事和人生思考为主线展开了一系列对爱情、家庭、伦理道德、社会义务乃至生命的意义的追问和探索。不同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没有宏大的历史观和战争场面,也没有强烈的训诫和说教意味。进展徐缓的故事主线,潜伏在平淡的贵族社交和琐碎的乡村生活中。托尔斯泰将《安娜·卡列尼娜》称为“由生活而来的书”。

《安娜·卡列尼娜》的小说结构十分独特,它由两条几乎完全平行的线索同时展开。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展开的个人思考。对于两条线索的铺排似乎也没有遵循环环相扣的紧密逻辑。但是,在看完整部小说之后,我们会发现,两条线索其实互为表里,相互补充,我们只有把它们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01.安娜与渥伦斯基相识、相爱到最终走到一起的过程,以及列文求婚失败后的种种思考和领悟并最终和吉提喜结良缘

在上半部分中,讲述安娜与渥伦斯基相识、相爱到最终走到一起的过程,以及列文求婚失败后的种种思考和领悟并最终和吉提喜结良缘的故事;在下半部分中,则讲述安娜在同渥伦斯基走到一起后从幸福走向毁灭,以及列文在婚后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苦苦追问最终顿悟的过程。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故事本身,看看这些人物在这张社会关系网中的行动轨迹。本书的开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

“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这句话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

莫斯科的奥勃朗斯基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贵的血统。当奥勃朗斯基出轨被发现后,家里全乱了套,但他相信只要等妹妹安娜到来,问题自然会解决。列文是乡下的一个小贵族,他来找奥勃朗斯基,当然不是为了叙旧,而是因为他爱上了奥勃朗斯基的小姨子吉提。列文对自己缺乏自信,所以来找老朋友求助。两个人有一场精彩对话,列文觉得奥勃朗斯基的出轨简直不可理喻,好比一个人吃得酒足饭饱,路过面包店却还要偷一块面包来吃。而奥勃朗斯基接得大言不惭:“面包有时候香气诱人,叫你克制不住。”这话的内在逻辑就跟“这是男人都会犯的错”如出一辙。列文不以为然,但还是被奥勃朗斯基的乐观情绪感染,于是鼓足勇气去向吉提求婚。但情窦初开的吉提心里只有,美男子渥伦斯基,所以列文的求婚遭到拒绝。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安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回娘家,与渥伦斯基同在一节车厢。只消短暂的一瞥,渥伦斯基就看到一股压抑已久、被有意掩盖的活泼生气,在闪亮的眼睛和微带笑意的红唇之间闪现。就是这样惊鸿一瞥,让渥伦斯基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安娜。安娜受邀参加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其他人都希望吉提和渥伦斯基这对金童玉女可以确定关系。但出人意料的是,舞会上渥伦斯基并没有向吉提求婚,反而表现出对安娜热烈的爱意。但安娜并没有正面回应。对安娜来说,渥伦斯基的出现让曾经不敢想象的爱情开始有了希望,就像一个大坝出现了裂口,尽管很小却足以让摧枯拉朽的水流喷涌而出。

尽管她自己也不敢承认,但是实际上她已经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渥伦斯基。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仪表堂堂,却步履蹒跚,似乎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嘴上带着嘲弄的微笑,仿佛脸上挂着面具,这使得安娜倍感压抑 她发现自己和过去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了。于是安娜便接受了渥伦斯基的爱。

渥伦斯基的落马成了小说的转折点,安娜情感的天平彻底倾斜,她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一次一次失态,最终在回家的路上和丈夫摊牌。安娜愤怒地大喊:“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您使我无法忍受,使我害怕,我恨您……”

吉提并没有和渥伦斯基在一起的消息让列文重新燃起了希望。列文与吉提的幸福有了苗头,但安娜并没有得到她期望已久的爱情自由。

安娜和渥伦斯基在卡列宁家中幽会被卡列宁撞见,这使得怒不可遏的卡列宁下定决心和安娜离婚,并且夺走儿子的抚养权。最后她放弃了和丈夫离婚的权利,也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同渥伦斯基一起出国生活。

列文远赴欧洲游历,回国后到莫斯科向吉提求婚,这一次两人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不久后就决定结婚。

安娜如愿以偿终于摆脱了丈夫卡列宁和渥伦斯基走到了一起,列文和吉提几经波折也修成正果,似乎故事将会顺利到达一个幸福美满的大结局。但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02.安娜爱情的幻灭以及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展开的个人思考

在婚礼上,列文再次感受到了那种除了“我爱她”之外别无他想的幸福感,一切问题仿佛都不复存在。

列文本以为婚姻生活就是尽情享受爱情,但吉提整天忙于琐事,这让列文很苦恼。列文一面下意识地把错全部推到吉提身上,一面又感到必须尽快弥合突然产生的裂痕,而吉提虽然觉得自己也有问题,嘴上却从不肯服软,哪怕她刻意对丈夫百般温柔,也难以阻止冲突的出现。正当此时,噩耗传来:列文的另一个哥哥快要死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列文不肯让吉提跟自己一起去看望垂死的哥哥。然而吉提执意要去,列文只好勉强同意。面对即将辞世的亲人,列文很害怕,手足无措,反倒是吉提表现得从容而镇定,丝毫没有流露出嫌弃的意思。从这一刻起,列文发觉吉提身上突然散发出女性的光辉,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按照俄国国教东正教的教义,像安娜这样的女人是肮脏堕落的,是被上流社会唾弃的。安娜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幸福难以被世人宽容,她愿意真诚忏悔,但是实际上,她的内心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应该忏悔的罪孽。同渥伦斯基在一起,她感受到的全是幸福,她生活全部的意义就是牢牢抓住这种幸福。

渥伦斯基困在安娜编织的爱情之网里,只能不断通过参与外界的社会事务来试探,试探这张网是否有碍于他的自由。渥伦斯基开始寻找一切机会外出,以此宣示自己的自由,但是安娜不能那样做,因为社会禁止她那么做,她只能每天都带着嫉妒和仇恨苦苦反思:“他有着一切自由,而我一无所有”。渥伦斯基在一次争吵之后冷漠地不辞而别。她想起了与渥伦斯基相遇那天被火车碾死的人,于是也将自己送进了车轮之下。她觉得事情很简单,这么做是为了“惩罚他,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直到火车从她背上碾过之前的一刹那,她才突然一惊,问自己“这是在哪里,这是在做什么,到底为了什么。”然而来不及了,她生命的蜡烛,在闪过一道强光之后,永远熄灭。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安娜虽死,但故事却没有戛然而止,渥伦斯基则被派往前线,而思想者列文仍然深陷在对生与死的迷茫中,探究生命的本质而得不到答。在思考中,列文领悟到关于生命的疑问是不需要答案的,这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生来就知道应该怎么样活着。所以宗教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上帝的旨意不需要教会来解读,每个人的理解都是合理的。解决了关于生命的疑问之后,列文在结尾走出迷惘,开始新生活。

03.《安娜·卡列尼娜》的现实意义以及文学价值

安娜和列文都是人性追求自然的表达者,但是列文比安娜更有能力思考这个社会深刻的矛盾。安娜本人无法借助外力解决问题,也无法通过思考来解释问题,只能不断以行动对抗,然而这种对抗徒劳无功,反而使压力愈发沉重。换个角度看,安娜展现的是托尔斯泰观察到的现实的困境,列文则像平行世界里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同时也展现他对理想生活的理解,提出某些虽然抽象,但充满哲学意味的解决方案。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

十九世纪是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的黄金时代,作者与读者形成我们现在已经难以想象的默契:作者几乎是怀着上帝般的自信,将所有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编织进宏大的故事框架里。托尔斯泰正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体内容虽然基本局限在家庭中,但文字的触角深入整个社会的毛细血管,小说中的很多次要角色,比如农民、小地主、商人都栩栩如生。列宁将其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透过表象直达人物内心的能力十分强大。对于几个主要人物内心的千回百折,托尔斯泰抓得准确,写得耐心。那些有关家庭困境的刻画,今天的读者读来依然会有切肤之痛。当我们看着安娜向铁轨走去的时候,让我们深感震撼的,不仅是一个美丽生命的消逝,也不仅是他人的悲剧,更是同样虚弱、同样置身于种种矛盾中的,我们自己。

安娜的选择体现出人性的迷误。为了实现狭隘的个人情爱,她不惜抛家离子,做了自我情欲的奴隶。这篇恢弘巨著深刻地揭示出安娜悲剧命运的根源,即非完整的感性人格决定了安娜的悲剧命运。

尽管她的人生探索以实现精神的自我追求为目的,但其生命力的发挥缺乏理性的配合、支撑与调控,结果使得人生随情欲而漂流落得悲惨的结局的天然情感被压抑,主体性逐渐丧失,成为私欲的奴隶。在小说中,卡列宁就是一个在官场倾轧中丧失自我的人,作者通过这个人物表明了自己对理性的反思,对人性异化的深深忧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