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三十六计的故事之“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的故事之“瞒天过海”

时间:2019-12-31 01:41:44

相关推荐

三十六计的故事之“瞒天过海”

【本计探源】

本计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相传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领30万大军远征辽东。一日,大军东进到达大海边上,唐太宗看见眼前白浪滔天,无边无际,不禁焦急起来。当即向众将士询问渡海之计,将士们也是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这时大将薛仁贵心生一计,他请唐太宗进入海边的一座用彩色幕布遮围起来的营帐,帐内挂满了绣幔彩锦,地上也铺满了茵褥。唐太宗看后大喜,命百官宴饮作乐。一时间,营帐内莺歌燕舞,觥筹交错。正在酒酣之时,唐太宗听到帐外波涛声响如雷,帐内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

唐太宗震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竟是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军已航行至大海之上,而且马上就要到达彼岸!原来华丽的营帐竟是一艘装饰一新的大船。薛仁贵担心唐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因皇帝又称“天子”,故此计被称为“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经典案例】

孙膑减灶诱庞涓

魏惠王派太子申和大将庞涓聚集全国兵力,攻打韩国。韩哀侯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救韩。孙膑深知庞涓有勇无谋,宜智取,不宜硬拼,于是提出再次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田忌听后顾虑道:“军师已用过此计,再用恐怕会被敌人识破。”孙膑笑道:“此次我另有良谋诱敌上当。”田忌细问良谋,孙膑便将他的“减灶诱敌”之计娓娓道来,田忌听后,喜上眉梢,当即率齐军直奔魏都大梁。

魏惠王见齐军来攻大梁,急忙命令太子申和庞涓回兵救魏。

很快,魏齐两军就要相遇了。就在这时,孙膑命令齐军立刻撤退。庞涓追到齐军驻地时,地上只剩下用来煮饭的灶头了,庞涓命人仔细清点之后,发现灶头共有10万之多,于是命令全军继续追击齐军。次日,就在魏齐两军又要相遇时,齐军又急急退却,只在驻地留下5万多个灶头。第三日齐军的灶头减少到了2万多个。

庞涓见状,大笑不止,命令魏军继续追击齐军。太子申不明就里,问其缘故,庞涓答道:“我早就听说齐军胆小怕事,果真不假。三日之内他们的士兵就逃走了大半。我军穷追不舍,定能取胜。”太子申不解道:“将军如何得知他们的士兵已逃走大半。”庞涓便将其清点齐军灶头之事说与公子申听。

后来,齐军退到了两山之间的马陵道,孙膑认真地视察了此地的地形,发现这里溪谷深隘,道路狭窄,很适宜设兵埋伏,就命令士兵砍下树木作为路障,又把路旁一棵大树的树皮剥去,在上面刻下“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接着,孙膑吩咐1万弓箭手夹道埋伏,只等庞涓前来送死。

黄昏时分,庞涓带着疲惫不堪的魏军追到了马陵道。在魏军清理路障时,有人发现了那颗刻了字的大树,忙向庞涓报告。庞涓一看,大惊失色。正想撤兵,却听到齐军鼓声震天。埋伏在两旁的齐军弓箭手对准魏军万箭齐发,顷刻间,魏军死伤无数。中了箭的庞涓自知生还无望,只得拔剑自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