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三十六计:第一计 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第一计 瞒天过海。

时间:2018-05-06 23:54:43

相关推荐

三十六计:第一计 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第一计,所谓“瞒”,即隐瞒。“天”,即为天子,也就是皇帝。“瞒天过海”原意是说瞒着皇帝,让他平稳的过海,后来指把秘技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之中,巧妙利用人们司空见惯的错觉,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本计出自一个传说。相传唐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30万亲征高丽国。这一日,唐太宗来到海边,但见白浪滔天,汪洋一片,便禁不住对怎样才能渡过大海发起愁来。前部总管张士贵见状,赶忙与众将商议对策,众将们却面面相觑,一筹莫展,只有部将薛仁贵于情急之中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皇上担心大海阻隔,难于征伐高丽,我今有一计,定叫大军平安渡过大海,取得东征的胜利。”张士贵听了这话,十分高兴,连忙要薛仁贵把他的计划说出来……

几天后张士贵领着薛仁贵一道拜见唐太宗,奏到:“今有一位老人,精通于干海之术,能将海水变干,可帮助我军东征成功。”太宗听说有如此神奇老人,龙颜大悦,立命张、薛二人带路,前去会见老人。于是君臣三人在薛仁贵引领下,来到了一个处所。太宗召见了老人,夸奖了他的法术,并且大张宴席,召集群臣与老人一道饮宴作乐……过了许久,忽闻风声四起,涛声如雷,周围一片摇晃。太宗询问缘由,近臣便揭开帷幕让太宗看,只见大海茫茫,水天一色。太宗问道:“这是什么地方?为何如此波涛汹涌?”这时,张士贵、薛仁贵才从实奏道:“这是为臣用瞒天过海之计,得一风势,30万大军已经渡过大海,到达东岸了。”这就是传说中薛仁贵使用的“瞒天过海”之计。

最秘密的计谋往往隐藏在暴露的事物里,而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的机密。半夜偷东西和在僻静的小巷里杀人,是愚蠢的行动,不是谋士应该所做的事情。这便是瞒天过海之计对后人的启示。

瞒天过海的关键在于一个“瞒”字。瞒的过则大功告成,瞒不过则弄巧成拙。但是,“瞒”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过海”的必要手段。此计中的“天”是指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象。只要善于抓住“天”的弱点施谋设计,使“天”变成“聋子”和“瞎子”,解除了“天”的威胁,“过海”也就不难了。

瞒天过海的情形很多,大而言之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阳奉阴违。表面上顺从,暗地里不从。这样就使对方失去警觉,为“过海”创造有利条件。

二、制造假象。抓住对方弱点,制造假象,以假乱真,从中取利。

三、转移视听。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使对方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意图。

四、隐迹潜踪。《孙子兵法》说:“形人而我无形”。即用欺骗的手段使对方暴露企图,而自己却不露形迹。自己无形而对方有形,当然会无往而不胜。

瞒天过海之计实际运用十分广泛。在军事斗争中,不少兵家利用敌方思维定势造成的司空见惯,依靠伪装掩护来完成特别任务。在政治外交舞台上,有人把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隐藏在冠冕堂皇的政治主张之中,或把实质性的外交行动隐藏在闪烁其词的外交套话里面。在商战中,一些精明的商家利用大众媒介和明星效应,在激烈的市场斗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