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目穷淮海满如银 万道虹光育明月——宫里过中秋

目穷淮海满如银 万道虹光育明月——宫里过中秋

时间:2022-06-02 19:37:43

相关推荐

目穷淮海满如银 万道虹光育明月——宫里过中秋

欢迎关注紫禁城!每天与您分享优质文章~

冷枚 梧桐双兔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月亮是中秋永恒的主题,中秋节所有活动也都是围绕着月亮展开的,吃月饼、摆瓜果,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不论在宫廷还是民间,所求的都是阖家圆满,喜乐清安。

中秋佳节马上就要到了,不知道今年的中秋大家计划怎么度过呢?在过往的推文中,我们介绍了宫里过大节和宫里过夏日,那么本次的推文我们将要一起来看看宫里是如何拜月迎节,欢度中秋的。

拜月迎节

提到中秋,大家可能一下子就会想到嫦娥、玉兔和圆月。那么这些象征是从一开始就有的么?

其实,中秋最早出现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其中虽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动,但并没有具体记载是八月的哪一天。

应劭注《汉书》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里的“夕月”指的就是祭拜月亮。

古时帝王,春天祭拜太阳,秋天要祭拜月亮。中秋之时天子要到都城郊外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摆瓜果。逐渐的,这样的习俗从帝王到士族大夫,再到文人学士、市井百姓相传开来。

唐朝以后,中秋节成为君王赏赐群臣的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宋代兔纹印押故宫博物院藏

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那么,到了清代中,宫廷内的祭月活动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一般来说,宫内祭月,又称为月供。

昇平署需有人在月供前“念斋意”,即诵念祷文。月供时长约在半个小时,要按照钦天监提供的“吉位”摆设供案。

早期月供在下午五时左右开始,清末提前至下午三时。

皇帝亲手拈香,行礼。随后,后妃宫女依次行礼。香尽,总管太监请皇帝送“焚化”,即焚烧供桌上的月光神码(也称太阴星君),随焚化,撤供。

月供的地点是皇帝的寝宫,驻跸圆明园在涵月楼、奉三无私殿,紫禁城则在养心殿,颐和园则在玉澜堂。

养心殿

兔儿爷

在清宫里的拜月迎节里除了月光神码外,还有一种给儿童祭拜用的泥塑玉兔像。

玉兔不再是捣药的养你,而是做成人形,还要穿戴衣冠,这种泥塑玉兔在清代非常流行被人们尊称为“兔儿爷”。

“兔儿爷” 造型多样,大小不一,深受喜爱。有趣的是,供奉兔儿爷的这一习俗最早是在民间流传起来的,之后影响到了清宫之中。

泥制兔儿爷故宫博物院藏

那么兔儿爷究竟是什么样的象征,为何如此轻易的就俘获了上至宫廷下到平民百姓的心呢?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有一年,北京城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中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消灾治病。

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 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

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 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 女人打扮。

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者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

泥制兔儿爷故宫博物院藏

最后,玉兔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可是, 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于是,百姓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 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 姿百态,非常可爱。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 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 爷”、“兔儿奶奶”。这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兔儿爷”的传说。

月饼的吃法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其名最早见于宋代典籍中,从《梦梁录》和《武林旧事》的记载看,月饼最初只是一种菱花形的饼,并且“蒸作从食”,“四时皆有“,同我们现代熟悉的约定并不相同。直到明代月饼才真正与中秋节结合起来,并逐渐具有了象征团圆的美好寓意。

那么到了清代,宫廷里面是如何来吃月饼的呢?

一般来说,下午祭月之后,将十斤的大月饼用红绸包起依例放到阴凉处风干、收贮,因烤、烙制的月饼的油量大水分少,便于存放,可以存到除夕晚上再吃,取其“团圆“之意。由此可知,清代宫廷还有将中秋月饼存到除夕吃的习惯。

现代制十斤月饼图片来自网络

清代宫廷除了将月饼储存留到除夕吃的习惯外,每年八月十五,一般会将两个三斤重的月饼,按纹饰切成若干份,呈送皇帝,皇帝按月饼纹饰中的“圆光“、”边栏“等不同部位上给众人食用。

青花食盒故宫博物院藏

从前面宫廷过年习俗的推文中,我们了解到皇家生活中时刻充满着礼制和作为万民表率责任,使得宫廷生活大多时候给人一种森严庄重的形象,鲜少趣味。

即便如此,清代宫廷生活却努力在在各类节日中保有家庭生活的小趣味,从兔儿爷对清宫中秋的影响中就能看到。兔儿爷作为民间传说形象,并没有皇家森严的等级,而是充满了是童趣和温馨的形象。

双兔图页故宫博物院藏

来自: 故宫文化《宫里过中秋——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明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