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考试有技巧 掌握应试技巧拿高分 高考小说的阅读应试技巧

考试有技巧 掌握应试技巧拿高分 高考小说的阅读应试技巧

时间:2018-11-14 13:02:58

相关推荐

考试有技巧 掌握应试技巧拿高分 高考小说的阅读应试技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昌鸿老师

1 把握故事情节, 抓住情感冲突

#高考#小说以情节发展为主线, 其间穿插着人物情感的变化与冲突, 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 抓住人物情感变化以及主要矛盾冲突有助于理解人物性格, 有助于把握小说主题, 有助于高考应试环节准确答题。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从抓住场面入手, 而后寻找情节线索, 厘清情节发展脉络。线索贯穿于情节始末, 人、事、物乃至情、时间、空间等均可称为线索, 比如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Ⅱ中的小说阅读《有声电影》以“电影”为线索。情节发展变化反映的是矛盾冲突, 因此在找到故事线索后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冲突, 结合场面与细节描写, 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例如, 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5题: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 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此题考查考生梳理故事发展脉络的能力, 其中以“电影”为线索, 以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为故事情节发展的主线, 作者采用顺序的方式, 逐步讲述了二姐在“还没看过有声电影”、“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到了电影院”以及看完电影后的态度变化, 正确答案为: (1) 未看电影前便对新鲜事物发表看法, 表现出二姐等人无知与自大; (2) 听说有声电影的美妙后产生想看的想法, 表现出从众的心理态度; (3) 在电影院时将关注点放在其他方面而不是电影, 表现出二姐并不是真正接受新事物的心态; (4) 电影结束回家后, 在听四姨说了几句后便对电影品头论足, 大加赞叹, 突出了二姐等人的从众心理, 同时表现出他们在新事物面前的无所适从。

2 掌握环境变化, 揣摩人物形象

环境与人物是小说中的两大要素, 其中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其中社会环境主要为故事所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则包括景物、地点、气候等, 通过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动。在高考小说阅读中, 分析人物形象属于常考的一项内容, 应试中如何准确剖析人物形象对许多考生来说较为困难。

人物形象往往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得到体现, 因此可以先在文中找出特定的描写环境的内容, 分析其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通过人物所处环境解析人物命运的根源所在。由于社会环境较为复杂, 复合因素往往较多, 因此小说中如果出现社会环境描写则应该就每一个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透过环境描写, 同时结合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等细节进行深入挖掘, 辩证的认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如, 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5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不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该题考查的便是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其中从文人的气质与军人的冷峻两个方面分析, 其中有些可以透过原文中的环境描写得到体现, 比如“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 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通过这一环境描写衬托出赵一曼喜欢花这一的文雅面, 又如“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将他们逮捕。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这一部分内容首先描述了场景———阿什河以东20里, 而后通过赵一曼面部表情的描写———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没有因逃出以后再度被捕而失落, 反而以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 突出了其专业的军人素养与时刻准备为祖国牺牲的奉献精神。

3 拆分小说结构, 品味语言特点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篇幅较长, 其中陈述性语言以及口语较多, 因此考生作答时往往会有找不到着力点的感觉, 对此可以在应试中通过拆分结构, 分析语言特点的方法对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将全文拆解成标题、开头、文中、结尾等若干部分, 其中标题往往已经点明主题, 告诉读者线索;开头部分则往往设置疑问、描写场景, 小说的中间部分承上启下, 逐步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人物形象逐渐清晰, 结尾部分则是对故事的发展进行收尾。在拆分结构的基础上, 品味各部分语言特点, 分析语言的风格特征, 是简洁还是杂糅, 是生动还是朴实, 是诙谐幽默还是庄重内敛, 是讽刺还是夸赞, 解题时, 明确语言风格与句式特点, 尤其是人物语言对于凸显人物形象与身份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 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6题: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 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 并简要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修辞手法与语言特色技法的分析能力, 在原文中, 可从开头部分与中间部分找到许多运用不同修辞手法而获得幽默效果的语句。比如, 开头处借用了《论语》中的经典句“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并将其改变为“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知之”, 该句具有文言文简洁的特点, 同时又通过修改营造出幽默的效果;又如“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老天爷”, 该句风格朴实, 通过“感化”代替观众抱怨, 反话正说, 营造出幽默的语言效果,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窥见二姐大大咧咧的性格特征。

4 挖掘主题信息, 概括小说主旨

小说往往以故事的形式向读者传达某种哲理、颂扬某种高尚的行为或情操以及讽刺某种行为等, 即小说的主旨内容。由于小说以故事的形式陈述, 因此主题信息不会直接告诉读者, 需要读者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 挖掘主题信息, 进而概括小说主旨。

小说主题表现方式主要有: (1) 通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揭露人性的善恶美丑; (2) 通过故事架构反应社会面貌; (3) 以寓言的形式寄寓哲理。考生在应试中可以从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形象着手挖掘主题信息, 同时, 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其环境特征, 分析其中折射出的深刻内涵, 进而揭示小说主题, 解题时常用“歌颂了”、“讽刺了”、“揭示了”、“表达了”等术语。

例如, 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4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B.……C.……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 不仅令人感动, 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又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 也是帮助自己。

该题考查的内容多样, 概括小说主体能力的考查便是其中之一。D选项对原文主题进行了概括, 通过与原文比对可以发现, 试验小队竭力帮助蒙古族同胞, 而蒙古族同胞正好带来了他们急需的物资, 其中揭示的主题与D选项所述一致, 故D选项为正确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