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证监会推六大监管措施 六大举措能否换来健康市

证监会推六大监管措施 六大举措能否换来健康市

时间:2021-01-02 06:33:29

相关推荐

证监会推六大监管措施 六大举措能否换来健康市

11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推进债券市场制度规范统一和监管审核统一;多管齐下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坚决遏制恶炒绩差公司的投机行为,先在创业板探索试行退市制度改革;启动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工作,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向不超过10家的特定对象发行公司债券;坚定不移地打击内幕交易行为;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协调有关方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六大举措能否换来健康市 继上任伊始“火烧铁公鸡”之后,时隔不久,证监会新一任主席郭树清就又烧起了第二把火,推出六大举措,力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与头把火相比,这第二把火无论是广度还是力度都大为提高。“六举措”不仅抓住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要害,而且说到了投资者的心坎上,要是能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的话,对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不过笔者也有些担心,毕竟市场复杂、监管者人手有限,哪里都要顾及,“火”烧得过来吗?

以其中一项举措——“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为例,这位负责人坦诚相告:“作为监管机构,我们难以给出市盈率的合理标准。”字里行间不难看出监管工作将遇到的困难。当然,也有业内人士将“二把火”看得相对乐观,有的甚至把近期IPO过会率的降低也与“六举措”的推出联系了起来。不可否认,进入11月以来,IPO过会率的确已由10月份的近八成降至五成,但由此得出拉紧IPO之门的结论为时过早,因为一段时间或一次发审会议过会率的高低涉及多方面因素,无论是上会公司数量、会议召开频率,还是公司本身质地、参会人员偏好,都会对过会率产生影响。因此,在监管层没有明确表态之前,不能简单地以一段时间甚至一次发审会议的过会率作为是否拉紧IPO之门的判断依据。

退一步讲,即使监管层真有拉紧IPO之门的意向,要烧好这“二把火”,“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也非易事。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关系等待着监管层去处理: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与平衡股市供求的关系、与改进发行方式的关系、与维护市场稳定的关系。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除了要解决高市盈率发行股票问题外,还包括市场监管质量、公开公平程度以及投资者信心等,这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才行。

加大监管力度既要多管齐下、强化执行,又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衡量“六举措”的实际成效如何,最终得用市场表现和参与各方的实际感受说话。“硬道理”非常简单,这就是:在确保“六举措”落到实处的同时,不仅企业融资能够正常进行,而且股市也能稳步上行,投资者收益亦能水涨船高,由此营造出市场各方共赢的局面。唯有如此,才能说明“六举措”换来了真正的“健康市”。谢宏章(浙江公务员)

有完善的退市制度才有健康的股市 退市制度不完善、形同虚设,是中国股市的最大弊端之一。自2001年初退市标准实施以来,A股退市公司总计仅有40余家,占目前A股挂牌家数的1.8%,几乎可视为“零淘汰”的退市制度。

在任何一个市场,只要出现“只能进不能出”的现象,就都是畸形、肠梗阻的市场,最终将被噎死、撑死。退市制度不完善,是造成中国股市被指圈钱市、炒作市,无数企业拼着老命、不惜血本甚至采取弄虚作假、大肆行贿等违规违法手段上市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市场约束机制不强,投资者“用脚投票”功能被弱化的原因之一。

主板市场“连续三年亏损”的退市法则,不但目标单一,而且极易被人为操纵。在“包装”成为时下流行风潮且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反映企业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已经成为被恶意包装的对象。亏损与否,都可以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包装”而按照对自己有利的目标取舍。ST星美便是退市制度标准单一的经典佐证,这家总资产仅剩5万元、企业职工仅剩4人、严重资不抵债的公司,只因没有“连续三年亏损”,就能照样挂牌交易。这对中国股市来说是多么大的讽刺!

“与国际接轨”是一个时期以来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而股市最应该与成熟的国家资本市场接轨,特别是在退市制度方面。笔者认为,中国股市退市制度应该在完善基本财务指标体系标准的同时,加大市场化选择机制的退市分量。

在市场化机制选择上,最少有两个标准:一是股价退市标准。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条件是:如果某公司股票市价低于最低交易价(1美元)超过30个交易日,会向该公司提出退市警告,并限其在90天内改善公司业绩,否则该公司将被勒令退市。我国具体规定股票市价低于1元或者多少,可以探讨研究。二是总市值标准,即该公司市值比IPO时缩水多少,比如缩水70%便勒令退市等。

如果完善退市制度和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是作为郭树清上任后的“三把火”之一,那么,希望这把“及时火”能够不折不扣地尽快落实下去。特别是退市制度,不仅要在创业板市场推行,还应尽快在主板市场全面推开。余丰慧(河南银行职员)

退市制度打着了“三高股”七寸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在创业板迈过两周年之后,传来了创业板将率先试行直接退市制度的消息,这无疑是打住了创业板“三高股”的七寸。

一直以来,创业板“三高股”大行其道,特别是一些机构投资者,肆无忌惮抬高发行价,创业板新股不仅平均发行市盈率频创新高,个股新研股份更是以150.82倍的发行市盈率刷新了历史纪录。机构之所以敢恶炒创业板,就是把小盘股当作投机筹码,其背后的核心问题是缺少直接退市的威慑力。如果能尽快推出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投机者必然怯阵,立竿见影地将“三高股”打回到应有的价值水平上。

能上能下才能吐故纳新。退市制度就好比流动的血液,如果血液一直不流动起来,血管就会阻塞。早在创业板开板之初,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就表示:创业板直接退市、快速退市和杜绝借壳炒作现象,是设立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基本原则。然而,创业板已经运行两年了,直接退市制度还是一张白纸。在海外创业板市场,退市率明显高于主板市场。美国纳斯达克每年约有8%的公司退市,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率为6%。正是由于有了吐故纳新、优胜劣汰的退市制度,美国证券市场才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传导效应,逐步建立起了对上市公司严格的约束机制,保证了上市公司质量,才诞生了微软、苹果等一批世界顶尖创新企业。同理,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也只有能上能下,才能让真正的好公司发展壮大。

直接退市制度还可以杜绝包装上市和恶炒壳资源。创业板公司包装上市和业绩变脸公司层出不穷,有了直接退市制度,就可以迅速淘汰掉这类公司。直接退市制度还可以避免主板那种垃圾股通过重组借尸还魂的现象,有效钳制恶炒壳资源,也有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重塑。

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必须既有培育诞生微软等顶尖创新企业的可能,又有让很多公司倒闭的可能。只有直接退市制度这把高悬着的利剑,才能让已经赚得钵满盆满的创业板经营者高度重视经营中的各种风险,更加脚踏实地为股东创造价值。所以,创业板退市机制的推出,真正打着了“三高股”的七寸。苏渝(重庆高校兼职教授)

退市制度要优先保护投资者利益 创业板上市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但同时也蕴含巨大的风险,因此,创业板在不断吸纳优质上市公司的同时,也要淘汰那些劣质的公司。退市制度可能影响到一小部分投资者的利益,但整体而言,它有利于市场总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实现。

不过,既然创业板退市制度会对一部分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伤害,在实施过程就有必要优先考虑保护投资者利益,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投资者利益的伤害。

创业板实施退市制度,首先,要对中小投资者实施“事前保护”。“事前保护”主要是指加强投资者教育,特别是让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的退市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从而使其对自身所需承担的正常市场风险有心理预期。

其次,要对投资者利益进行“事中保护”。对那些业绩或者信息披露欠佳的上市公司,应强化信息披露监管,使投资者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公司的运作情况以及经营中遇到的风险,以便尽快作出较为理性的投资决策。目前,深交所已提出了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初步方案,拟从增加退市标准、完善恢复上市审核标准、缩短退市时间、改进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设立单独的板块和退市后的去向安排等方面,对创业板退市制度进行完善。在这些措施中,“改进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设立单独的板块和退市后的去向安排”等,都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事中保护”。

此外,创业板公司退市的“事后保护”更为重要。如果公司是因为经营失败而退市,投资者自己承担损失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公司是因为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董事、高管违法违规致使公司经营失败而退市,那么就需要建立民事诉讼赔偿制度以及退市责任追究机制,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对包装上市、财务造假或恶意退市的,损失应由公司控股股东及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共同承担。试想一下,如果投资者民事赔偿制度能够做到让问题公司无利可图甚至倾家荡产,那么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就将大大减少。因此,建立民事诉讼赔偿制度以及退市责任追究机制,是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最有效的事后措施。李允峰(山东高校教师)

让发债成为再融资主要途径 证监会11月18日正式启动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工作,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向不超过10家的特定对象发行公司债券。

创业板公司再融资开闸是早晚的事情。不过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早早拉开闸门,很容易授人以柄。毕竟创业板自推出以来就深深地烙上了“圈钱”的印记。在创业板公司严重超募的情况下开启再融资大门,难免让人质疑:管理层为创业板公司“圈钱”服务得未免也太周到了吧?

创业板公司再融资不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不过,从此次创业板公司再融资开闸来看,管理层应该是考虑到了创业板公司大量超募资金闲置这样一个事实,同时也考虑到了广大投资者的感受。所以,在创业板公司再融资开闸方面,管理层选择的是发债,而且还是非公开发债的方式,这是最容易被投资者接受的方式。笔者希望发债能成为创业板公司再融资的主要途径,更希望这一做法能推广到整个A股上市公司。

将发债作为创业板公司乃至整个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途径,显然有利于减轻股市面临的再融资压力。目前A股市场的发展面临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从社会融资的角度来看,还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但另一方面,A股承受的融资压力已成难以承受之重,尤其是再融资的压力甚至远远超过首发融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债显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发债,不仅可以保持甚至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而且有利于减轻A股再融资的压力,同时还能让更多的公司实现首发融资,分享股市资源,可谓一举三得。

通过发债融资,还可以减少上市公司的“圈钱”心理,增加上市公司的回报意识。毕竟发债与发股不一样,债权融资是要支付成本的,不仅要还本,还要付息。这与股权融资的“不要白不要”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发债融资,也可以增强上市公司资金使用的计划性,改变“大手大脚”的花钱恶习。

此外,通过发债融资来开启创业板公司再融资的闸门,有利于创业板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虽然超募是创业板公司首发融资的重要特征,但也有少数公司超募资金有限,少数公司甚至没有完成募资,这部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得到社会资金的支持。因此,为创业板公司再融资开闸,可以保证这部分公司后续发展的资金需求。皮海洲(湖北股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股市频道】(地址:/stock/)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