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三生有幸识六生:青年书法家赵六生初印象

三生有幸识六生:青年书法家赵六生初印象

时间:2023-11-27 19:39:11

相关推荐

三生有幸识六生:青年书法家赵六生初印象

初识赵六生,是在元旦。当时因家乡湖北崇阳长三角商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庆典,嘉兴崇阳同乡会计划送一小贺礼,大家商量来商量去,一时想不好送什么。后来,嘉兴崇阳同乡会常务副会长、嘉兴恒协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德彪一拍脑门,说自己有一位书法家好友,若求得其一幅字作为礼物应该比较好。大家当即表示赞成,并希望我先撰写一首关于家乡崇阳的诗作,然后再交由赵六生书写,说这样比写个“厚德载物”之类的话更有实际意义。于此,我专门写了一篇200多字的《崇阳赋》。

200多字要用毛笔写成书法作品,这可是个“大工程”。据说赵六生起初打心底不愿意接这个活,后来碍于和金德彪的感情,最终还是接了。

写了废,废了又写,赵六生为把《崇阳赋》写得自己满意,整整熬了两个通宵。“第一稿写好时,我觉得已经十分牛了,但因为某个字不如意,赵老师还是把它揉进了垃圾桶,我当时那个心疼啊!”金德彪事后回忆说,当时为了静心写,赵六生硬是把他“赶”出了工作室。第三稿写完,赵六生才总算让自己“过了关”。

那是一个冬阳暖照的下午,德彪约我去赵六生的工作室看“成品”,我这才有幸认识了六生先生和他的字。

赵六生1978年出生于浙江东阳,来到江南水乡、红船起航地——嘉兴,和朋友一起创办龙集文化传媒公司,主营书法培训。

进屋就闻见浓浓墨香,扎个小辫子的赵六生正在硕大的书法案台前挥毫,起初10多分钟,他似乎丝毫不受我们推门进来的影响,自顾沉着写他的字。

龙集工作室墙上挂着不少清新隽永的书法作品,古朴狭长的木质茶台,秀丽的青花瓷茶具,热情的助理姑娘为我们泡茶。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书法艺术世界。

赵六生忙完,才过来跟我们说“对不起、怠慢”之类的客气话。当徐徐展开他的书法作品《崇阳赋》,我立即被娟秀的行楷深深折服了。果然,当《崇阳赋》在崇阳长三角庆典大会上展示时,瞬间惊艳了全场。

据介绍,赵六生其父是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客座教授赵伯恒。祖父赵鸿俊、曾祖父赵睿煦也因书画上的造诣而驰誉千里。

正是在这样的熏陶下,赵六生自幼酷爱书法,一直将书法艺术视为精神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平时不管教学教研任务多重,他都临池不辍。他多年临习欧阳询、王羲之、吴昌硕、邓石如、沈伊默、于右任、田英章等历代大家名帖,正、草、隶、篆、行五体兼习。在师法古人的同时,经常参观国内外书法大展,从中提其精华,融入自己的书法创作。

赵六生表示,自己很喜欢清代名家石涛的名言“笔墨当随时代”。他认为书法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这内容来自生活、来自人民群众,经过创作之后又呈现在大众面前,给大家以美的享受。

一位著名老书法家非常欣赏赵六生,称赞他的书风从不求其索怪,而是放纵于自然而然之妙处,达到了“规规矩矩写字、实实在在”做人的境界。

的确,虽然认识赵六生的时间极短,但我首先已被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所深深折服,真可谓“三生有幸识六生”。

祝愿六生先生书法创作之路越走越远。(嘉兴日报记者 章亚钧)

本期责编:沈一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