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别傻了!七夕根本不是“情人节” 而且“三八劳动节”

别傻了!七夕根本不是“情人节” 而且“三八劳动节”

时间:2019-05-04 13:28:23

相关推荐

别傻了!七夕根本不是“情人节” 而且“三八劳动节”

农历七月七,七夕,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等。

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本是拜祭“三八红旗手”七姐的节日。

但因为和“牛郎织女鹊桥会”民间传说时间重叠,久而久之,以讹传讹,成了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变成了“中国情人节”。

神话传说中的织女“七姐”,纤纡玉手,飞舞金梭,能织出彩霞般的锦绣。被人间女子向往。

早在东晋时期,葛洪的《西京杂记)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输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官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在穿针乞巧的背景下,七夕节衍生出很多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

投针验巧:

明代《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直隶志书)也说“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描,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清代《日下旧闻考》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綦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关于乞巧的场所,官廷中多搭彩楼,汉有开襟棱,齐有穿针楼,唐更以锦结成百尺楼殿。民间“贵家多结彩楼于庭”(《东京梦华录》)。

在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宋《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過,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夫乞巧多以采帛为之,其夜妇女以七孔针于月下穿之。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

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古代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即便贵人,也只能步行。

古代七夕节,虽然热闹,但和如今的买礼物送花的“情人节”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以渴望心灵手巧为述求,不谈郎情妾意,只比谁更能干,谁才是“三八红旗手”。

所以,七夕节,你还给她送礼物吗?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反正不要钱,多少学一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