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 什么也记不住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 什么也记不住

时间:2023-03-12 19:52:29

相关推荐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 什么也记不住

小迪从小就喜欢读书,尽管年龄不大,但是读书涉猎的范围很广,文学的、历史的、科普的等等,古今中外,读过的书至少有几百本。

熟悉他的人都夸他书得的多,知识面广,视野开阔。但小迪自己却非常苦恼,因为虽读了很多书,却写不出一篇出彩的文章,就是和他人谈论一个话题,泛泛而谈时小迪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旦话题深入,小迪就说不出什么独到高深的见解。

不了解的人认为小迪谦虚,总是不肯展露自己的才华,只要小迪自己知道,实在是能力不许可。有时候小迪会很崩溃,认为自己多年的书白读了。

其实不仅仅是小迪,很多人都会有同感:书没少读,但是真正提高没多少。而有些人,即使没有看过很多书,但是看待问题的认识特别深刻,常常是侃侃而谈,旁征博引之中又自己独到的见解。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虽爱读书,却未能将读过的书内化为自己的能量。那么即使读再多的书,也不过是增加了读书的数量,而没有增加读书的质量。

如何有效的阅读一本书,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在自己的书中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

1

有效读书的第一层:有目的购书。

很多人买书都带有随机性,比如最近流行一部改编的影视剧,出于好奇,买本书看一下;闲暇时逛书店,也许被一本书的封皮或是封腰上的一句话触动,就冲动的买下了这本书;或者是碰上打折,想着划算,就购置了一堆书,结果放在家里好几年,都不一定拆封,更别提汲取书中的营养了。

经常会听到身边的同事感慨道,自己家里已经有很多本还没有拆封的书。有时买了一本新书,特别高兴,在往书架上放置时,却发现了早已经入手了一本,而自己竟然毫无印象。

买书的随意性和冲动性,导致阅读的零散性,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积累缺乏系统性,很难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体系。

奥野宣之认为,为了更好的读书,购书时必须有目的性。他认为生活中要留意”书”的信息,比如哪一个专家提到了一本不错的书,或者是在阅读中遇到了障碍,可以去查询一下与之相关的内容更浅易的书,又或者是想要系统地了解某一个领域的书,可以集中收集一下这一领域的书籍。

平时将这些信息收集好,随手记录在笔记本上,记住书籍的重要信息:书名,作者和出版社。为了购书的方便,可以整理成书单。

整理书单的过程,也是整理思绪和沉淀思想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或者是在实体店中翻阅,可以对书的认识重新定义,然后再决定买不买,尤其是相对陌生、价格又比较昂贵、专业性强的书籍。

有目的的购书,才更可能找到适合自己、自己又比较喜欢的书。有了愿意阅读的兴致,才有可能实现享受读书的美好愿望。

2

有效读书的第二层:带着思考做笔记。

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读书亦是如此。有的人读书,看的就是趣味性,图的就是消遣,书读完,也忘完了;而有的人读书,看的是知识,重的是积累,图的是提升自我认识。

所以会读书的人,常常是读一本书就收获良多。所谓的会读书人,其实都是会做笔记的人。

很多人都听过钱钟书读书的趣事,说他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常常是家中无藏书,因为他读一页书就撕一页书,书读完了,也撕完了,内容却全部记到脑子里了。

钱钟书记忆力惊人确实不假,但更重要的是他会读书。他并非真正的过目不忘,而是善于做笔记。

杨绛先生就曾说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钱钟书认为,读一本书,读二遍,依然会发现有遗漏的精彩之处,甚至有些精彩的地方,需要读好几遍才能发现。

钱钟书在英国读书时,常常喜欢到牛津图书馆读书。但是牛津图书馆有一个规定,不外借,也不能在书上做记号。钱钟书只能是边读边记。

钱钟书做笔记有一个特点,绝不是机械性地摘抄,而是除了摘抄精彩片段之外,还有自己的反刍,也就是自己的思考。

所以,看似读了一本薄书,实则增加了知识的厚度。

奥野宣之的“葱鲔火锅式”阅读法,与钱钟书的读书法实质相同。

“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就是用不同的符号标记笔记的不同内容,○代表着原文内容,☆是自己的思考和评论。

这样做笔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将思考落实在纸上,有效防止思维的火花转瞬即逝。

奥野宣之认为做笔记时要注意:

1、只摘抄能产生共鸣的句子,带着享受的心情去读书。

2、摘抄那些带给自己新的认识的句子。不去找“理应如此”的句子,而是找“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的内容。

3、如果读书时,标记的太多,不妨只找中心句或者是放置一段时间,摘抄那些读起来依然有很深感悟的内容。

当然一定要记住,记完笔记不是放置一边,而是要时不时地重读,每读一次笔记,就是重读一本书的过程。在不断地重复中,加深对书的理解。

2

有效读书的第三层:积极输出内化思想。

人们经常说“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

奥野宣之认为: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书读了很多,但是自己却很难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其实就是知识的内化不够。毕竟“说”和“写”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写”的过程,就是梳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将知识灵活运用的过程。

否则,只记不用,除了耗费时间,意义不大。

平时在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在博客或其他的网站上,写一下读后感或书评之类的。在写的过程中,有助于更深层次的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总之,奥野宣之认为有效阅读一本书, 离不开购书讲究目的性,读书讲究思考性,输出讲究致用性。

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读得有价值,有收获。希望更多的人找到有效读书的方法,更好地享受读书。

在最后的日子里,愿你珍惜时光,勇往直前,共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