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国民族传统美学 书法艺术 总的文化趋势

中国民族传统美学 书法艺术 总的文化趋势

时间:2024-02-05 09:49:11

相关推荐

中国民族传统美学 书法艺术 总的文化趋势

本文乃作者丽丽美妆课程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今天,总的文化趋势已使书法成为独立的艺术(它之被用来为实用服务,恰因为它具有独立的艺术之美)。但纯艺术不能用纯技巧来创造。时代容许书法纯艺术化,时代却使书家难有创作心灵之纯。人们不是不想尽快出现时代的高峰,书家不是不想成为站在时代高峰的巨匠。但到达高峰的路太窄狭、太险陡、太艰难。它需要有雄厚的工力、高深的学养、博大的襟怀,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和以此凝成的时代书家的精神气格,在踩满前人足迹的险坡上,踩出自己的足迹。然而现实的强烈冲击,使仓促走上书坛的许多书家一时还难以取得这种修养和能力,而外部环境也影人坚韧不拔地去努力做好这种准备。这是当前书坛许多书家共同面临的课题,何止是一些“傅、刘美学思想”的坚持者?

傅、刘美学思想

当前书展、大赛、应酬频繁,刺激了创作,扩大了读者面,培养了更多的爱好者,促进了社会对书法的重视,书法作为商品交换,也提高了人们对书法价值的感性认识(虽然价格与价值并不同步,价值不能以价格计算),也有利于书家的生产。但是这些也使书家处在既要求使创作深化又得为多式多样的需求者考虑的矛盾中。以致使相当多的作品,从有心摆脱习熟的模式,又转向为应付时需而苦为之。作品可培养爱好者,可满足某种时需,可看到书家一定的工力技巧,却难以唤起作者与欣赏者间真诚的心灵交流。(有人以为纯艺术性的书法一定比实用性的书法的艺术性高,事情并一这么简单。古人确曾有发自真情性的实用书写,产生过美妙的艺术;今人若只为求时誉,在运用纯艺术形式中精心“务为”,甚至“百般点缀”,反“无烈妇态“了)。

书展

这种状况,如果不从创作的组织领导与书家的创作心态作总体的反思和调整,必然还会持续下去,更何况激烈的商品竞争、市场调节,必然使早出、快出、多出顺应“时尚”的作品,成为创作的干扰,使书家难以“甘于寂寞”去认真积蓄自己的力量,酝酿自己的书情,厚积而薄发;欣赏者也不免处在既觉作品多又感作品内涵浅的矛盾中。求丑拙、真率、支离,固然是由于传统审美形态的逆反。

反向在哪里?两种可能都有:一种;反复在形式的丑拙上“务为”,最后也总觉无佳境,不新鲜,重又转向帖学。但如果仍只有形式的模仿,就会如时装一样,只能一时新,一时又为另的样式取代,不可能取得在一定历史时代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种是转向内涵的深求,主体的全面的涵养,发而为形质。传统的汲取,现代造型观的借鉴,工夫、匠心,通统纳人表现时代的真性涵这个规律终久被才智不让前人的时代书家所掌握,出现这种书法的时代终究会到来。

书法论

那时的书法面目,既不是现代意义的丑拙,也不是现实厌弃的妍媚。而是相竟以“真”“深”,相比以“多样”的百花。那时,不是傅、刘美学思想的过时,而是其思想在本质意义的发扬实现。“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载的根本书法美学理论正在这里实现!

时下书法创作中,一种非帖非碑较传统书法形态大为“丑陋”的面目,占有很大比例。在全国大展上,不乏这样的作品,在中青年书展中,这类形貌的作品更多。《书法报》1998年第1期专栏介绍的曾来德君的一组作品,也属这一类。有人表示赞赏,也有人通过热线电话提出批评,说新年伊始,就以重要篇幅刊载这样的作品,"是个导向问题”。有理论家对这类书法的大量出现,也持否定态度,他没有直接对作品发表意见,但说当今一些书人错误地理解了傅山“宁丑毋媚”这句话,因而走上了创作追求的误区。

书法创作

这位理论家认为:傅山这句话的本意,只在强调书不宜“媚”,而不是提倡书一定要求“丑”。 他说,以“…… ……语式表达事物,一般是以前者作陪衬,来强调后者。如“宁缺毋滥”一语强调的是‘‘毋滥”,而不是强调要“缺”;又如“宁死不屈”一语,强调的是“不屈”,而不是强调要“死”。研究当前的书法现象,认识其发生发展之所由,考察前人提出的理论观点对它有何影响是有必要的。把前人有关的论点认真搞清楚,甚至从文法学、语义学的角度,将一句话的真意弄透彻,也是必要的。

“宁丑毋媚”一语,理解为强调“毋媚”而不是强调“丑",无论从文法上还是从语义上讲,都是行得通的,人们甚至还可以帮助论者引傅山本人之书为据,说明傅山也不赞成书法在反对妍媚的同时做“丑"的追求。他的书法,无论大小字,无论何体,都无媚态,可一一点也不“丑”。因此,在论者看来,时下出现这么多“丑”书,必是作者们误解了傅山的话,以为傅山在反对妍媚的同时,也极力提倡“丑”,大家相互影响,以讹传讹,走人了误区。也就是说,时下书坛出现这种以“丑”为尚的追求,纯粹是对傅山一句话的误解造成的不正常现象,背离了正常的艺术追求。

傅山

根据一句话的理解,就判断当前书法一些追求的是非,这样是否科学?仅仅据自己对傅山一句话的理解,来判断当今“丑”书风行的是非,是否过于简单?时下这种书风流行,是一种误解引出的偶然,还是为书法发展的形势所决定的必然?傅山的话,除了反对俗媚之外,是否有把“丑”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来提倡的意思?实事求是地说:就事论事说不清楚,以一个人的书法作品论证他的理论,也常常靠不住。

书法审美价值

董其昌也曾清楚明白地提出:“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可实际上他做得怎么样呢?他自己说:“然余解此意,笔不与意随也。”更何况傅山自已也有类似的自责:又见学童初学仿时,都不成字,中而忽出奇古,令人不可合亦不可拆,颠倒疏密,不可思议。才知我辈作字,卑鄙捏捉,安足语字中之天?研究书法现象,也要从其所以形成发展的种种根据、原因,作尽可能充分的考察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弄清所以然。若迷惑于现象,抓住一话、一件事就下结论,难免不是瞎子摸象。

参考资料《书法散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