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象珠农业:逐梦在希望的田野上

象珠农业:逐梦在希望的田野上

时间:2018-11-16 16:43:58

相关推荐

象珠农业:逐梦在希望的田野上

金秋时节,站在象珠镇三渡溪水库向南眺望,一望无垠的稻田在阳光照耀下金灿灿一片,俨然一张天然的“金地毯”,柔润舒适,美不胜收。微风吹过,饱满的稻穗沙沙作响,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意味着进入新时代,农业将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提及象珠镇农业未来发展方向,该镇党委书记陈麟新坚定地表示要走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的特色发展之路,结合美丽乡村和生态廊道建设,全力打造“稻田里奔跑,绿堤上漫步,看美丽田园”的乡村美景图。

围绕“一线三带”,建设美丽田园

三渡溪冷水茭白、黄岗蜜橘、荷沅黄瓜、官川京枣、椒坑大蒜、峡源枇杷……这些响当当的特色农产品,成为象珠镇好山好水孕育好产品的例证,也为该镇发展特色农业、打响农业品牌奠定了基础。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象珠镇现有粮食播种面积1.9万余亩,以水稻种植为主,建成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16万亩,范围涵盖了全镇八成以上行政村,具有“永康粮仓”之称。然而,尽管基础雄厚、设施完善,却一直没有真正拿得出、过得硬、叫得响的拳头产品,这也成为象珠镇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

“大而不强,定位模糊,特色不显。”说起农业发展的短板,陈麟新毫不讳言,并道出了象珠镇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径,“发挥山水生态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打响‘三渡溪’品牌,着重在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上做文章,发展集农业生产、体验、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打造美丽田园示范点,将成为这一美丽构想的重要支撑。眼下,象珠镇正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进行谋篇布局,明确提出以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为主线、以瓜果花卉采摘为辅线,建设总面积8000亩的美丽田园示范基地。

围绕美丽双舟线,着力打造田园栈道稻米花香示范带、美丽梯田花果飘香示范带、观光精品农业园示范带,象珠镇围绕“一线三带”打造美丽田园的路径已然明晰。

具体而言,通过大手笔投入,对双舟线沿线20多个村庄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将双舟线打造成美丽乡村风景线。在象珠到清渭街之间沿双舟线搭建两公里栈道,向农田延伸,打造农耕小品,建设4000亩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的美丽田园示范基地。在上柏石、黄岗等村建设500亩梯田驿站,增加水塘景观,种植粮食作物,打造融合骑车休憩、餐饮、旅游观光等功能的精品园。以土地确权为契机,以山西绿堤、美丽河道为基础,整合资源,打造800亩旅游休闲、农业精品园。

随着这些农业项目的逐步实施,一幅“稻田里奔跑,绿堤上漫步,看美丽田园”的乡村美景呼之欲出。

陈林海:“永康袁隆平”浸心高产攻关

永康并列第一,浙江第二、金华第一,获浙江农业吉尼斯水稻亩产记录三等奖……提到高产竞赛,上柏石村的陈林海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几乎年年跻身“英雄榜”。而在高产粮农这个圈子里,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外号——“永康袁隆平”。

“你看,这根稻穗上大约有800粒谷粒,今年产量肯定高,亩产有望冲上1000公斤。”在上柏石村的高产攻关田边,63岁的陈林海惦着一根稻穗,笑盈盈地谈起了他的种田经,“栽种秧龄、落苗数量、施肥打药、水量控制,种田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多门道,稍有差池产量就会降低。”

今年,陈林海种了2亩多甬优12、4亩春优927、1.2亩浙优21以及40亩常规田,攻关量产两不误。“干农业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特别是能给其他大户解决难题,帮他们提高产量,心里很高兴。”只要有人请教,陈林海有问必答、倾囊相授。

去年,一位种粮大户的秧苗出现大面积溃烂,疑似得了烂秧病,一直找不到病因,请来专家诊治也不见好转,最终向陈林海请教。陈林海到现场观察后,结合自己多年的种粮经验,为对方开出一剂药方,没过几天,果然药到病除。今年,这位种粮大户的秧苗再次出现类似症状,用去年相同的药方进行喷洒,却一直未见起色,只好再次请来陈林海救急。一番观察和询问之后,陈林海找到了症结:用作底肥的池塘淤泥沼气含量过高,导致秧苗缺氧。最终,陈林海重新配药,秧苗起死回生。

“我现在搞试验攻关,就是想把更好的品种推广给农户,为全市农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望着金灿灿的稻田,陈林海黝黑的脸上一片认真神色。

李英:“花仙子”结缘土地转型当农民

位于官川村的烘干中心机器轰鸣,种粮大户李英和社员们正忙而有序地进行稻谷烘干作业,一袋袋烘干后的稻谷整齐叠放。自上月中旬开镰以来,李英就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片刻不得停歇。

李英是象珠镇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粮食种植面积1000多亩,而她所在的顺天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承租的土地更是超过了6000亩,在全市同行中也能够排得上号。很难想象,才开始接触农业的李英有着不一般的干练,刚上手就获得了不菲的荣誉,获全市十大种粮大户优胜奖、获全市十大种粮大户三等奖、获全市十大种粮大户二等奖,名次逐年提高。

“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回乡下种田。”李英将自己的转型归结为“阴差阳错”。之前,她还在城区经营一家鲜花店,对于种田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不过,李英的父亲却是种田的一把好手,那年打算流转土地规模种植,不曾想将李英“拖下了水”。最终,李英不顾丈夫反对,从“花仙子”摇身一变转型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从最初的600亩,到现在的1000多亩,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李英用于农业设施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不仅建起了育秧中心、烘干中心,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烘干设备也从两台增加到了6台,累计投入超过300万元。“我与农业是脱不了钩了,或许这也是一种缘分吧。”李英笑着说。

在象珠镇,像李英一样的种粮大户共有25户,土地流转面积6600多亩;另有粮食专业合作社28家,家庭农场11家。这些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将成为象珠镇打造美丽田园的支柱。

黄岗村:重新种蜜橘再现昔日辉煌

“现在重心要倾斜回农业,成立合作社种植经济作物,再现黄岗蜜橘当年的风采。”走在新垦出来的梯形旱地上,黄岗村村委会主任胡庆对未来充满期待。

黄岗村四面环山,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上世纪70年代,黄岗人在周围山岗上种植了2000株蜜橘,并逐年增多,成为远近闻名的柑橘专业村。高峰期,黄岗村橘树超过7万株,布满了山岗和田头地角,年总产量达70万公斤。由于果大、皮薄、汁甜,在1998年金华市召开的评比会上,黄岗蜜橘名列第一,盛名初展。每当采收季节,外地商贩纷纷慕名前来采购。

然而,随着五金产业的兴起,黄岗人的精力开始转移,蜜橘产业逐步衰退,加上长期疏于管理、品种多年不更新,黄岗蜜橘渐渐褪去了昔日的光华,面积大规模缩水,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么好的农业品牌,就这样没了太可惜。”说起黄岗蜜橘的“前世今生”,胡庆显得十分痛心。

好在,黄岗蜜橘有望再现昔日的辉煌。前期,黄岗村改造了270多亩旱地,待相关部门验收后,这些地将全部种上橘树。

“我们正在挑选合适的品种,预计明年就可以种植。”胡庆介绍,届时村里还将成立专业合作社,对橘园进行统一管理,重塑黄岗蜜橘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壮大集体经济。同时,还将结合美丽乡村和彩色林带建设,不断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