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08 10:35:44

相关推荐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探索,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明确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学会用列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明确二者的区别。

4.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规范书写、仔细审题、认真计算和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1.对比、辨析,提高学生的比较和辨析能力。

分数除法是分数计算的一部分。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学生往往会受旧知识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将相近、相似、易混和易错的内容组织到一起,进行对比练习,以便区别。在比较中鉴别,可以

就不同了。组织对比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师同样也要注意安排对比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它们内在联系的认识,明确它们的异同。在解题思路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楚以谁为标准,把谁看作单位“1”。学生应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从而提高分析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做准备。

2.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合理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抄写数据、认真审题、认真书写、认真演算和及时检查、验算的习惯,减少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理解比的意义。

在比的意义的教学中要注意四个问题:①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的意义。②分别用比和分数两种形式表示两个同类量的关系,并通过比较找出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③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的两种情况,但不要求学生区分什么情况下是两个同类量的比,什么情况下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④讨论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4.扩大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分四步组织学生活动。第一步,出示几组关于比的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三个相等的比,并用等式表示出来。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并让他们说一说根据这几组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规律,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想比可能有什么性质。第三步,组织学生先通过举例验证猜想,再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比的基本性质。第四步,比较等式中的三个比,通过交流明确“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的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告诉学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5.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教学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时,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还要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弄清题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交流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教材提供的两种思路。教师不但要说清楚自己是怎样想的,还要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想,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两种思路的联系。其中第二种思路突出了比和分数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解题思路。

1分数除以整数 1课时

2一个数除以分数 2课时

3分数除法应用题 1课时

4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1课时

5比的意义 1课时

6比的基本性质 2课时

7按比分配问题 2课时

8整理与练习 1课时

树叶中的比 1课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