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

时间:2023-10-02 11:46:11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

在初三的学习阶段中,学生们将面临着中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欢迎阅读参考。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18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萧瑟(xiāo) 和煦(xù) 震耳欲聋(lóng) 任劳任怨(rèn)

B.干涸(hé) 吞噬(shì) 引经据典(jù) 囊萤映雪(yìng)

C.徘徊(huái) 媲美(pì) 肃然起敬(jìng) 合辙押韵(zhé)

D.笃信(dǔ) 裸露(lù) 兴高采烈(liè) 如法炮制(pào)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精巧绝伦 相形见拙 美味佳肴 一片狼藉

B.天涯咫尺 苍海桑田 小心翼翼 道听涂说

C.鼠目寸光 神秘莫侧 众说纷芸 莫衷一事

D.争先恐后 众目揆揆 慷概大方 一视同仁

3. 根据括号内的启示,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成语。(2分)

(1)文学与非文学的最大不同,往往首先在于人物性格的鲜明化。鲜明了才引人注目,才 ,才一见倾心,才令读者击节赞赏,才令人回味不已。(看过之后,映像非常深刻,很难忘记。)

(2)古人曾经慨叹天涯海角是如此的 ,然而,又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优美篇章,天涯似乎又近在咫尺。(非常远,难以企及。)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6分)

A组:

(1) 城阙辅三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3) 巴山楚水凄凉地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6)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组

(1) ,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2)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3) 黑云压城城欲摧, 。(《雁门太守行》)

(4)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6)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

5.按照要求完成下边的题目。(3分)

大作家赵树理的儿子曾因经济困难去信向父亲要钱,赵树理的回信仅写一个“0”字,与此同时,他却将自己的一大笔稿费捐给了一个剧团。做儿子的从这件事悟出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终于靠自己渡过了难关。A从这件事,不仅引起了思考:究竟什么是无价的?我们这些孩子究竟该从父母身上索取些什么?是万贯家财,还是自力更生精神?B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力更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C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保障。D从父母那儿索取钱物,到头来,既没有自力更生的本事,有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哪怕得到的是万贯家财,也要用完的一天,那时又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呢?只要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就能切实生活的本事。

(1)作文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提供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1分)

(2)小华同学在作文评改课上针对该作文提出了三个问题及修改意见:①划线句A中的三个问句之间的层次不够清晰,应该加以整合。②划线句B引用的谚语不能证明作文观点,应该换掉。③划线句C可以改得更精炼些;划线句D语序有些混乱,应该调换。

请你根据小华的意见,任选两题,加以修改。(2分)

第( )个问题:

第( )个问题:

提示:(1)句①须添加一个词。(2)句②在标点和表达上有多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6、名著导读(3分)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_______,“智绝”______,“义绝”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7分)

7、为迎接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6月13日,班级开展了“走近陕西古建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播放专题短片

【解说词(节选)】我省古建筑遗产丰富,有布局合理、工艺精细、造型各异。但城乡改建、风雨侵蚀、火灾所殃、疯狂偷盗等原因使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不同程度地遭到损坏。

活动二 展评人物事迹

武巧莲,普通市民,她风雨无阻地在老街巡查,满腔热忱地投入文物保护工作。当听说一老屋的木雕窗户被盗走时,她迅速赶到现场,追回文物交到了博物馆;当得知一个已列入保护的抱鼓石被人抬走时,她带病寻找了3天才找回。人们说她是这个城市的良心,她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就是想为这个城市留下一点记忆。”

毛传书,古稀老人,多年来不辞劳苦,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他说,做这件事是出于一种责任,古建筑毁掉容易,后悔时就无法挽回了。

活动三 步入市民中间

活动小组步入市民中间,宣传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时,听到一位中年市民这么说:“旧街旧巷、古民居古城墙破旧落伍,与现在的洋房高楼不协调,影响现代文明形象,应该拆除。”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专题短片解说词的内容。 (2分)

(2)今年,毛传书老人将参加“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请你仿照示例的句式为他写一则推荐语。 (2分)

[示例]

武巧莲,老街文物的巡查者,她满腔热忱、风雨无阻,抒写了保护建筑文物的动人诗篇。

(3)“活动三”中,当听到这位市民的话后,你会对他说些什么?(3分)

三、阅读(45分)

【现代文阅读 】(29分)

(一)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8——11题(11分)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活动,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当时文明的真实记录,更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和憧憬。

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雏形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会——集市。当时,集市的主要功能是初级商品的现场交易,人们注重的是为了满足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物资交换或单一商品买卖。进入十九世纪,集市规模逐渐扩大,入市交易的商品种类和参加的人员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集市期间的人文气氛越来越浓。大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就把规模较大的定期集市称作世界园艺博览会,并将其单一的商品买卖功能逐步扩展为物资的交流和文明成果的展示,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随之从简单的商品交换、买卖关系演变为对生产技术的交流、文明进程展示和对理想的企盼。

十九世纪中叶,是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殖民主义的扩展,使英国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强国。为了显示其伟大和自豪,英帝国于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内,一改当时盛行的石头建筑风格,动用了整个英国工业界的技术和力量,耗用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建成了一座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宫”。这是一座新颖而独特的建筑,它向人们展示了纲结构、玻璃装饰的大空间,预示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维多利亚女王始创了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展的传统,接受邀请参展的10个国家,集中了1400余件各类艺术珍品和时尚产品向世人展示,最令观众瞩目的是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产品。在160天的展期中,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贸人员、社会名流和旅游观光人士约630万人次观赏。英国人自豪地把这次盛况空前的“集市”取名为Great Exhibition.意为“伟大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自此,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完成了从低级阶段初级产品的简单交易到工业时代的技术交流和文明成果展示的重大转变。因为这一划时代的创举,伦敦世园会被世人确认为首届世界园艺博览会。

1853年在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园艺博览会。 1855年、路易·波拿巴统治下的法国在巴黎举办了第三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建造了XY轴构筑的网型和拱型会场,首次展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到1900年4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冠名为“世纪总结”的万国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是巴黎第三次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十九世纪内全世界共举办过8届世界园艺博览会。

进入二十世纪,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近代产业社会大规模的国际活动之一,写下了她光辉的历史。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始,风雨兼程,历经百余年,无论是生活在河海之滨,或是居住在平原高山之中的人们,都受恩于大自然的润泽,都在同一个天空下创造自己的文明,追求自己的理想,都将各自的文明成果和实现理想的起始点聚焦于世界园艺博览会。

8、世界园艺博览会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2分)

9、文中第三段划线句使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0.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1)大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就把规模较大的定期集市称作世界园艺博览会,并将其单一的商品买卖功能逐步扩展为物资的交流和文明成果的展示

(2)进入二十世纪,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近代产业社会大规模的国际活动之一,写下了她光辉的历史。

11、下列描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 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雏形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会。此时它更像是一个商业集会,人们仅仅是借此来进行初级产品的现场交易。

B、 首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使得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完成了从低级阶段初级产品的简单交易到工业时代的技术交流和文明成果展示的重大转变。

C、 19世纪,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共举行过八次,而英国伦敦就举办过三次,举办次数之多,实属世界之最。

D、 时至今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已经发展成为近代产业社会大规模的国际活动之一,为全世界人民展示文明成果和追求理想提供了平台。

(二)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lǐnliè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像。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2.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从中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13.本文中出现了许多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除此之外你还能写出一句描绘春天的诗句吗(请标明作者)?(4分)

14.从第①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4分)

15.第②段最后说,“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6.假如把本文推荐给你的同学,你的推荐理由是什么?(50字以内)(4分)

【古诗文阅读】(16分)

(三)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7——19题(12分)

与四弟书①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②,后辈失之骄③,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④,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

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注释:①《与四弟书》:这是曾国藩写给他四弟的家书.在读书,做人,持家等各方面,曾氏对其弟弟和子女们都要求很严.在这封家书中,他诚恳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要想福泽绵延,"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②老辈:长辈.奢:奢侈.③骄:骄横,放纵.④泽:恩泽.⑤勤:勘勉,勤劳.

17、解释加点的词 (4分)

①.总恐老辈失之奢( ) ②.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

③余微俭而不甚俭( ) ④.后来恐难挽( )

18.将文中句句子翻译(4分)

①.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曾国藩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是什么?由此文可以看出曾国藩哪些方面的品性,试着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20——21题(4分)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注】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应诏入京时,可谓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这种心情就反映在《登太白峰》一诗上。

20.“夕阳穷登攀”中一个“穷”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矛盾?(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校园,每天都演绎着新鲜的故事;我们的城市,每天呈现着新的脸庞;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着新的希望……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变化之中。而这些变化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新的变化让我们更加坚定昂扬,阔步走向新的辉煌。

请以“变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