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没人看的良心节目 扒光了国产片内幕

没人看的良心节目 扒光了国产片内幕

时间:2022-05-23 08:22:43

相关推荐

没人看的良心节目 扒光了国产片内幕

为防止以后看不到我们:

请务必点击上方蓝字【电影天堂】→右上角菜单【···】→设为星标★

本文由十点电影(ID:sdimov)授权转载

这几天整理文章。

看到1月初写的这篇,哭笑不得: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史上最强春节档,成了史上最强片荒。影视跳过寒冬,直接冰冻。上次坐在电影院里是什么感受,各位还有印象吗?

这种情形下,时光网出品的一档新节目,简直就是久违的影迷福利。中国顶尖电影人一一出镜,揭秘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在影院复工之前,不妨先用它解解馋——《我在中国做电影》

幕后八卦大众一直喜闻乐见。但如果你是抱着吃瓜的期待点进去,怕是要失望了。《我在中国做电影》里,没有名导,没有明星。而是拍了一群没啥热度的人。

摄影、声音、特效、美术、配音。乍一看,像极了专业课的配置。起初我还担心,这样的节目对普通观众而言,会不会太枯燥?结果恰恰相反。网友对节目的抱怨,竟然都是“太短了”“不够看”

别说,《我在中国做电影》还真是国产电影的淘金者。以往银幕上一闪而过的画面,经内行人一解释,才知道背后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识。第一集,采访了摄影师曹郁。

之前许多人对他的认知,仅仅是演员姚晨的丈夫。但其实,曹郁是行业公认的摄影大牛。代表作《可可西里》《南京!南京!》《摆渡人》《妖猫传》……以及那部52万人标记“想看”的《八佰》。

金鸡金像金马大满贯。合作的都是陆川、王家卫、陈凯歌这类知名导演。如此亮眼的履历,国内没几个人能比。你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导演的功劳,摄影师只是一个执行者。曹郁可不这样想。《妖猫传》筹备时,他拎着一行李箱画册,去找陈凯歌聊画面质感。以蒙克的画作为视觉参考,影片暗部用了大量的蓝色和绿色。气氛梦幻诡异。

曹郁的镜头有多神?“袖携五色佛光笔,来补盛唐无字碑”,是陈凯歌导演给他的题词。相信看过《妖猫传》的人都会认可这句评价。为了拍出杨玉环的“回眸一笑百媚生”。曹郁先是用LED灯带,为演员的皮肤打出一层盈润的光泽;

又准备了十几根蜡烛,放到演员脸下,使光线灵动不呆板;

最后用一种叫作Dedolight的小灯,专门打在眼睛部分,加强眼神光。

老实说布光精巧成这样,早就已经达到标准。可曹郁还觉得不够。杨玉环的美应该是鲜活灵动的,那灯光也要是变换的才行。于是,他直接在拍摄现场接了个电子调光台。跟随演员的一举一动,不断调整人物脸上的光线。

于是,我们看到成片↓

眼波流转之间,美得摄人魂魄。确实只有这样极致绚丽的画面,才能把大唐盛世渲染到极点。而在《南京!南京!》里,曹郁的镜头又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气质。黑白影调,传统光源。人物有种雕塑感,显得特别有力量。

当初看电影,只觉得故事悲怆感人。如今听到幕后讲述,才知道这份感动原来是经过精心雕琢的。片中有场戏——日军冲进一座平民避难的教堂,要求交出100个妇女。为了换取更多人的生机,女性纷纷站了出来。她们举手时的坚韧和决绝,让许多人为之震颤。

为了拍好这一幕,曹郁也是穷尽心思。他把这座挤满人的教堂,看作一片海洋。而那只手就像船帆一样。高高扬起,缓缓向前,代表着一种希望和精神。

准确地捕捉光影,克制地表达情绪。让画面充满了一种深沉的诗意。“当窗户外的太阳光打在手上,照亮周围灰尘的时候,那个寓意就更强烈了。”

不同的电影需要不同的质感。所谓质感,其实就是摄影师对美的理解。需要绘画、音乐、摄影、历史都有所涉猎,才能构建起具有个人风格的美学基础。在专业上收放自如。把他们粗暴理解成“导演的手下”,实在太小瞧人家了。

同样被看轻的,还有声音。自从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声音的重要性也就愈发凸显出来。有多重要?静音模式下的恐怖经典《闪灵》↓

这颜艺......确定不是搞笑片?如果说,电影是场将故事从文本转化为影像的“幻术”。那么声音就是最后的魔法咒语。少了它,立即幻灭。所以节目里展现的拟音过程非常有意思。

一个捅人的动作。会被拆解成兵器和铠甲摩擦的声音、刺入人体的声音、血液喷溅的声音……再进行重组、放大。这相当于是拟音师们用自己的方式,把电影又重新“演”了一遍。

拟音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永远能用最接地气的道具,“山寨”出无法真实还原的声音。例如张艺谋的《影》里。郑恺饰演的沛国国君被一剑击穿肺部,当场毙命。‍

可这刺穿肺部该是什么声音?和割喉有什么不一样?气球?水管?哪种材料才能让“以假乱真”?拟音师们尝试了各种道具,效果都不理想。最后竟然是用鱼鳔。才模拟出了最接近生理结构的音效。

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以为有了捷径,许多东西可以直接复制、套用。就像声音。不就是“补丁”吗?哪块需要什么声音,网上下个素材,填进去不就好了。但其实哪有这么简单啊。无论科技怎样进步。做电影依旧是个细致活儿,需要笨功夫。除了聚光灯下的巨星名流,这个行业还有很多“隐形的劳动者”。那些不为人知的工作,同样也很了不起。《赤壁》里林志玲穿的那一件,刺绣就用了将近大半年。这是叶锦添制作时间最长的戏服。

《流浪地球》里一个展现末日图景的长镜头,相机运动轨迹调整了五六十次。

《邪不压正》里的北平城,看似全景实拍。其实是特效团队研究了12000多张老照片后做出来的。

细节抠到什么程度?6000多栋四合院,哪座楼、哪座城墙高度多少,电影拍完那么久了特效师都还如数家珍。此处请给姜文和团队掌声。

这就奇了怪了——既然我们不缺技术上的进步与突破,不缺爱岗敬业的幕后工作者。观众对国产作品“死亡打光”“五毛特效”“廉价服化道”的印象,从何而来?

说起这点,这群业内人士也是吐槽不停。比吃瓜群众还狠。“现在干电影像催命一样。”去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罗马》,录音师赵楠看完就感慨,哎哟人家混音做得真好。一打听:混音混了4个月。得,国内没戏。因为中国绝大多数剧组留给声音的时间,最多只有二十几天。

和国外的影视行业相比。国内的尖端特效技术落后于好莱坞,工业体系尚未成熟,也没能给从业人员足够时间成长。连叶锦添都忍不住抱怨:现在没人关心电影,只关注票房。

这几年,国产片因为粗制滥造辣过多少双眼睛,大家都有切肤之痛。无论古装、现代,布景不见丝毫考究,服化道千篇一律。廉价不说,还毫无审美。

给我们的感觉是——电影成了“快消品”。好像不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精细打磨,也能赚得盆满钵满。观众不就图一乐嘛。大制作、大明星、大IP,看个热闹不就行了。这时候你还讲行业规矩,讲工匠精神?太傻了吧。

也许有人会说,电影毕竟是商品。但商业从来不等同于牺牲质量去追逐利益。只有丁是丁卯是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机制环境。

相较导演明星,行业和大众对其他电影人的支持和尊重,还是太少。他们被简化成了片尾没人看的滚动字幕,支撑行业运转的螺丝钉,或是一个抽象群体——幕后工作者。可幕后工作究竟意味着什么?好电影该把心思花在哪里?别说观众,估计许多从业者都是一知半解。

带着对电影的热爱,他们仍在努力。愿意为了一个场景,混声五六十条音轨,一句台词,反复配音几十次。“因为它是电影。电影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去做。”

进不去的影院。看不了的新片。还好有人守着火种,让观众相信——为了好电影,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想看的,去B站或时光网。/END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