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纪录片《本草中国》解说词整理(叁)

纪录片《本草中国》解说词整理(叁)

时间:2024-07-13 07:06:20

相关推荐

纪录片《本草中国》解说词整理(叁)

不管世界向前的脚步如何匆忙急促,这片土地上依然花开四季,春夏秋冬,这是生命的秘境,所有的剑拔弩张,都终将一一化解。

在阴阳交替中,本草闪烁不定的双面,却轻易不被识破,正向还是反向,入药还是入食,毒药亦或良药,本草有灵,期待着人类的铿锵回答。

纪录片解说词整理合集传送门

附子(毒与解毒)

附子

附子,是植物乌头的子根,其富含的乌头碱有剧毒,古人将生附子捣汁,做成箭毒,能迅速杀死猎物和敌人。但经炮制后,附子却可演变为中药里“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附子一般在产地以盐水浸泡祛毒,但在民间,还曾流传着一种炮制古法,这是一种繁复费时的水火共制的方法,使附子祛毒后在药性上达到新的境界。

附子

首先是浸泡,在经历四天十二回清洗浸泡,附子才能被取出。

煨,必须在露天的土地上进行。搭一个四四方方的围灶,自下而上放上生附子、生姜片、牛皮纸、康辉、干稻草、谷糠,以稻草引燃谷糠,文火的热度不高不低、不急不缓,层层传递下去,附子就这样感受着煨温的愉悦,时间至少需要一天一夜。

高温持续加热的情况下,附子内部会出现空洞,在敲击时传出的声响,说明大部分毒性已褪去。

然而这还不够,从火堆中取出的附子经过一天的晾晒后入木甑,隔水坐锅,连续蒸十四小时才能将残余的毒性缓缓蒸腾而出。

入木甑,隔水坐锅

炮制过程繁琐,相守本草经历着冰火两重天。有人说最好的医生,后面就要有一个最好的炮制师,这是不无道理的。

附子

毒药或良药,是本草的双面。若非天地设精华,若非人类凭执着,就没有这向死求生的焕然重生。

附子

何首乌(生熟异治)

张家界

湖南张家界,地处武陵山脉,三千奇峰八百溪流举世闻名。温暖湿润的原始丛林,是孕育野生药材的温床。

这里有很多野生何首乌,它们多生长在山沟、石隙里,其形状各异、粗细长短不一。

挖何首乌

何首乌,苦甘涩、微温,生首乌有着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切开何首乌的断面,淡黄棕色,粉性足,呈现漂亮的云锦花纹,云锦犹如树木的年轮,记载了何首乌的年龄。

何首乌断面的云锦花纹

以生首乌入陈年高粱调制出的药酒,既可内服也可外敷,对于湿润山区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奇效。

药酒

然而,双面首乌又怎会如此一言道尽。

生熟何首乌有着不同的药性和疗效。

首乌生品,有着清热解毒的功能,炮制后的熟品,却有着补益精血、黑发的作用,中医药界称这样的现象为生熟异治。

熟何首乌

生熟异治

何首乌炮制,一般采用连续蒸18小时的方法,但这里所讲的古法首乌炮制,却是要顺天时、静人心。

首先要将生首乌在黄酒中浸泡数小时,黄酒是药引,能引导何首乌的药效发生变化多端,但促使何首乌转变的关键,是辅料黑豆、黑芝麻的加入,一层首乌,一层黑豆,一层黑芝麻,重重铺满后上笼蒸制。

古法炮制何首乌

中医,有着五色养五脏的说法,黑色入肾经,而黑豆、黑芝麻更是被誉为“肾之谷”,加入二者,能增强何首乌补肾的功能。

五色养五脏

蒸,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水,有冷热之别,火有文武之分,水火平衡,是后天之道。

判断何首乌出笼的时间,有经验的人只需用手试探药材温度。

然后要将蒸好的何首乌露天晾晒,晒完后继续蒸。如此这般,竟需反复九次。九蒸九晒,少说也得三十个日夜。

露天晾晒

暮鼓声声中,何首乌又一次转化即将开始。晒干后的首乌,融入黄酒和何首乌汁,待充分吸收后置于自然之中。九蒸九晒后,表面和里面都是黑的,闻着是清香,吃着是甜。

古法炮制何首乌

熟何首乌

芡实(药食同源)

芡实

芡实,被民间誉为“水中人参”,因形酷似“鸡头”,又俗称鸡头米。

它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耳聪目明,不饥延年的功效。

与麦麸炒制

作为药材,芡实经常与麦麸一起炒制,经过麦麸炒后的芡实,涩性增强,芳香健脾。但对于江南人来说,芡实还是清香软糯的时令美味。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成就了中华本草的双面传奇。《黄帝内经太素》中这样描写本草的“药食同源”:“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芡实、莲子、枸杞、山药等都是食疗养生等佳品。以食为药、以食代药,是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

芡实对时间和温度极为敏感,所以采摘一般在低温的深夜里进行,夏季酷热水分蒸发,果实很快就变色发臭,因此新鲜果实须当天采收,当天食用。一颗新鲜芡实,从田里到碗里,绝不会超过24小时。

采摘芡实

采摘时,人们进入及膝深的水田,身上带一只竹篮一把竹刀,由于芡实背部叶子带刺,采摘时需戴上手套,用竹刀在果实根部划上两刀,迅速割下放入竹篮中。

回家后,剥开紫色的种皮,便是一颗颗美若珍珠的芡实了。

芡实

苏州车坊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势低、湖田多,自古就是芡实的最佳产地。初秋,正是养生进补的好时机。芡实入食的方法非常多样,糖水鸡头米,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本味,是苏州人酷爱的时令甜点。芡实搭配莲藕,是开胃去火的消暑菜,滋阴润脏的排骨中加入芡实,便成就了健脾益气的一道靓汤。

入食的芡实

山药(药食同源)

山药

作为食材,山药是滋补佳品;作为药材,铁棍山药性甘平,具有补脾益肾、止泻敛汗等功效。可入食、可入药,如芡实一样,山药也是“药食同源”的典范。

山药枸杞汤

山药皮加入蛋清、面粉炸制而成的山药丸焦脆酥香

山药丸

山药拌上白芝麻绵密喷香。

拌白芝麻

口感丰富的孜然山药条。

孜然山药条

甜蜜滑爽的蜜汁山药。

蜜汁山药

双喜山药饼,山药泥包裹着红豆沙,入口香甜丝滑。

双喜山药饼

焦作是铁棍山药的道地产区,只有这里出产的铁棍山药,才有入药的资格。十月二十三日,秋末初霜降落在河南焦作这片疏松肥沃、富含岩溶的黄土地。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而铁棍山药晒干后,与灶心土一起翻炒,可增强其补脾止泻的功能,而与麦麸一起翻炒,则是增强其补脾健胃的功效。

龙血树(双向调节)

龙血树

龙血树是古老的植物,也是极为珍贵的药材,它在傣医中有着独到的运用。

龙血树枝干受伤后,会分泌一种红色的液体树脂,干后如血块状,即血竭。《本草纲目》誉之为“活血圣药”,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良好功效。既可止血、又可活血。一味本草,竟可双向调节,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神奇。

西双版纳,在古代傣语中的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在这里的原始森林里,可以找到血竭之源,野生龙血树。

龙血树寿命极长,可以活到8000多岁,一般生长在石灰岩地貌上,其茎干大多直立生长,发枝少,分布散落,,隐藏于原始森林中不易被找到。

龙血树

龙血树枝干上红色的含脂木是关键。含脂木是龙血树干受到损伤后在微生物侵染和自然氧化下内皮层逐渐形成的树脂。

含脂木

龙血叶制茶。龙血茶叶取自龙血树的新鲜椰子,可消除疲劳,有降血糖之功效。

龙血叶制茶

血竭提取,贝叶经中的古法。

血竭提取

将含脂木切制小块,放入沸腾的水中,不停搅拌,让二者充分接触,随着血竭成分析出,水逐渐变红。这样的熬制,需要持续七天时间。

血竭提取

七天后,红色液体最终凝固为块,终成血竭。

血竭

来自于自然,得之于人心,本草,以“药食同源”、“生熟异治”、“毒与解毒”、“双向调节”的功效,开启了千变万化的生命空间。

本草有情,药人无言。喧嚣的世界里,不动声色地修行,这些中国人,能够抵达本草的秘境,或许,正源于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