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从“木兰秋狝”之兴废 看大清王朝国势之盛衰

从“木兰秋狝”之兴废 看大清王朝国势之盛衰

时间:2020-12-01 05:19:01

相关推荐

从“木兰秋狝”之兴废 看大清王朝国势之盛衰

1683年6月,康熙皇帝首次率王公贵族、文武大臣、后宫妃嫔、皇子皇孙,以及蒙古各部落首领,一行12000余人浩浩荡荡前往承德附近,进行规模巨大的“木兰秋狝”活动。此后,“木兰秋狝”便成为大清王朝一项非常的重要政治、军事活动。1824年,道光皇帝以:“今岁秋弥木兰允宣遵循成宪肄武绥藩。然不可不审度时事,量为展缓,所有今岁热河行围亦著停止。此朕不得已之苦衷,非敢耽于安逸也。”(选自《清宣宗实录》)为由,宣布本年不再进行“木兰秋狝”,并无限期停止这项活动。1863年,同治皇帝下令允许人民进入“围场”开垦、狩猎,并将“围场”作为一个地方行政区划。至此,历经180年,举办92场的“木兰秋狝”活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成为王朝一段往事。“木兰秋狝”之兴废,是大清王朝国势兴衰之表现,见证了大清由盛而衰之历史。

一、“木兰秋狝”之由来,及其规模

入关之前,满洲民族常年居住在东北深山老林之中,以狩猎为生,因而非常善于骑射,“凡出兵校猎,不计人之多寡,各随族党屯寨, 而行猎时每人各取一矢,凡十人设长一领之,各分队伍,毋敢紊乱”(选自《清太祖实录》)。由此,满清王朝得以拥有一支非常彪悍之八旗劲旅,在与蒙古、朝鲜、明朝等作战时,所向披靡,令对手闻风丧胆,从而奠定了夺取天下之军事基础。1644年5月,睿亲王多尔衮亲率20余万八旗劲旅入主中原,与各路英雄豪杰争夺天下,并战而胜之。但是,入主中原之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八旗子弟逐渐孵化,不再具备昔日之雄风,战斗力下降十分明显。

八旗战斗力锐减,而大清面临之内外环境却不容乐观。吴三桂等“三藩之乱”搞得热火朝天,半年不到就占据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郑氏集团则在东南沿海一带扩充势力;西北准噶尔蒙古噶尔丹则坐拥10余万铁骑,桀骜不驯,经常与清朝唱反调;察哈尔蒙古布尔尼则干脆起兵反清,威胁京师安全。国内局势堪忧,国际环境也很糟糕,彼得大帝时期的沙俄,不断对外侵略扩张,染指东北、西北各地,还与准噶尔蒙古相互勾结,对大清构成极为严重之战略威胁。为此,康熙皇帝必须想办法应对这局势,稳住大清政权,维护多民族国家之统一。

1677年,“三藩之乱”已经进入尾声,而准噶尔、沙俄则蠢蠢欲动,北方战略环境很糟糕。就在这年,康熙皇帝亲自出巡塞外,祭祀遵化孝陵后出喜峰口,来到承德一带(当时还未修建行宫)汇合蒙古各部落首领,而后继续北上,来到了现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蒙古四旗接壤处。在此,康熙皇帝被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所深深吸引。此处地势北高南低,高原、草甸、丘陵、山地、平原兼而有之;中间平原地带川流纵横,水草丰美,森林茂盛,野兽众多,是天然的“狩猎场地”。更关键的是,这里是内蒙古的中心地带,也是关内通往关外之重要通道;在此处建立基地,既可以保证道路畅通无阻,又可以控制蒙古各部,确保大清首都以及东北龙兴之地之安全。因此,康熙皇帝决定在此处建立“狩猎基地”,培养八旗子弟骑射本领。

1681年4月,康熙皇帝再次出巡塞外,一边狩猎一边勘测地形,最终决定将漠南蒙古喀喇沁、敖汉、翁牛特、克什克腾所敬献之土地建成“围场”,专门用于皇室贵族之狩猎活动。之所以称为“木兰秋狝”,主要原因两点。其一、古人秋天打猎时称“狝”,或“秋狝”,清朝皇帝一般也是每年秋天(农历八月、九月)来此狩猎。其二、围场中猎物最多当属鹿,而捕鹿在满语中即为“秋兰”。如此,清朝帝便将每年八月、九月来此处之狩猎活动称之为“木兰秋狝”。

“木兰秋狝”之范围很大,整个围场东西、南北之间距离大约300里,总面积约为10400平方公里,比今天的围场县面积还要大一点。根据猎物种类、数量之分布差异以及地形特点,围场又分为72个小型围区;每次狩猎活动则选择其中20余个围区进行,目的是让围场内之猎物能够繁衍生息,以备循环狩猎,长期维持秋狝活动。当然了,围场不只是“狩猎场地”,皇帝的行宫也在附近,以备帝王贵族狩猎时休息,如大名鼎鼎的承德避暑山庄。皇帝每次进行“木兰秋狝”,一般都住在承德避暑山庄,并在此“临时”办公,批阅各地送来之奏折。

二、“木兰秋狝”,见证了大清之强盛与威严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进行“木兰秋狝”92次,其中康熙帝41次,乾隆帝40次,嘉庆帝11次。每一次“木兰秋狝”之规模,耗费均很大,若是没有一定的国力支撑,基本不可能玩得转。帝王每次进行“木兰秋狝”,从者有宗室子弟、文武大臣、八旗禁卫军、蒙古贵族等,人数在5000到30000不等。为保证出行,清朝每次征用民间两千多辆车,骆驼一千余匹。此外,还修筑从北京到承德之行宫,共21座,供帝王临时休息与办公。

抵达围场后,对如何安营、出哨、布围、合围、射 猎、罢围等均有一套严格规定,基本是按照军事演习之模式进行,以此达到锻炼八旗子弟之目的。为期20天的“秋狝”结束后,皇帝根据狩猎表现,对宗室子弟、八旗禁卫军,以及蒙古各部贵族进行赏赐,以此来巩固满蒙联盟,维持大清之根本。当然,“木兰秋狝”期间,不只是狩猎,皇帝还在行宫接见蒙古各部首领、外国使者,并批阅各地上达之奏章,将避暑山庄作为临时的办公场所,是移动的中枢机构。这些活动,见证了大清之强盛与繁荣,是绝对的“天朝上国”,恩泽四方,威震海内外。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准噶尔蒙古首领噶尔丹进犯喀尔喀蒙古,前锋距离京师仅700余里。康熙“秋狝”之后,一边安置南投的蒙古诸部,一边出兵抵御噶尔丹,并在乌兰布通将其击败,噶尔丹一路狂逃。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皇帝在“木兰秋狝”期间接见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此后蒙古各部首领多次到承德述职,以示效忠大清。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出兵准噶尔蒙古,中路大军从木兰围场出发,准备平定叛乱,维护统一。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木兰秋狝”之后,举办了庆祝抗击沙俄侵略之第一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庆典,并举行“观兵”仪式,展示天朝兵威。

乾隆十年(1745年),“木兰秋狝”期间,乾隆对青海蒙古各部首领、王公、台吉等进行赏赐,并设宴共饮。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木兰秋狝”期间,乾隆接见漠南蒙古各部首领,并给予大量物资,以赈济饥荒。同时,对有功之首领、台吉等,给予贝勒爵位。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木兰秋狝”期间,哈萨克汗派遣使者进贡物资,奉表献马,做大清朝贡国。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木兰秋狝”之后,乾隆以直隶沿途文武官员懈怠为由,下令吏部、刑部严加问责,以此整顿吏治。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木兰秋狝”之后,乾隆下令废除玩忽职守的直隶总督杨廷璋,交部严议。此外,接见从沙俄东返回朝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并设宴款待,以表彰他归顺祖国之心。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在承德接见了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直言:“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下有。”虽说有点排外,却也表明大清国力之强盛;马戛尔尼虽然不满,但也没敢扬言“炮舰外交”,只能无奈返回。

三、“木兰秋狝”在康熙、乾隆、嘉庆等帝王心中之地位

“木兰秋狝”活动集政治、军事性质于一身,其举办之意义非同一般,这在康熙、乾隆、嘉庆三朝期间尤为明显。晚清著名学者魏源在《圣武记》中评价:“我朝抚绥蒙古之典,以木兰秋狝为最盛”,肯定了“木兰秋狝”对边疆稳定,解决蒙古问题中之作用。确实,清朝皇帝每次举行“木兰秋狝”,蒙古各部首领及王公贵族们都要参加狩猎,后则向皇帝述职,接受封赏。如此,清朝得以牢牢控制住蒙古各部,最终解决了困扰中原王朝两千年之久的“草原问题”,极大促进了多民族国家之统一与发展。因此,“木兰秋狝”在清朝帝王心中之地位相当高。

康熙皇帝评价:“噶尔丹攻破喀尔喀,并侵扰我内地札萨克至乌兰布通,朕亲统大军征讨,噶尔丹败走。后又侵犯克鲁伦,朕统兵三路并进,至昭莫多剿灭之。今策妄阿喇布坦,无端侵犯哈密地方,朕征发阿尔泰及巴尔库尔,两路兵进剿,策妄阿喇布坦闻之,心胆俱碎,乃遣策零敦多卜等,潜往西藏劫掠,毁坏寺庙,土伯特地方,已被残蠹。朕又遣大兵前往,击败策零敦多卜等,复取西藏,救土伯特于水火之中,我兵直抵西藏,立功绝域。此皆因朕平时不忘武备,勤于训练所致也。若听信从前条奏起言,惮于劳苦,不力练,又何能远至万里之外,而灭贼立功乎?”(选自《清圣祖实录》)在康熙看来,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策凌敦多布等被打败,靠的就是“木兰秋狝”培养出来之八旗劲旅。

乾隆皇帝评价:“朕每年行动围猎,正为使官兵等熟悉骑射,不至荒废。比年来戡定准夷,两路用兵,我满洲大臣官兵等均能踊跃奉命,克奏肤功。亦由躬亲整率,习之有素,是以临事赴机,人思自效,即此亦其明验矣!”(选自《清高宗实录》)在乾隆看来,历时70余年的西北准噶尔蒙古叛乱最终被搞定,主要是得益于“木兰秋狝”,靠它培养出之八旗劲旅平定。

嘉庆帝评价:“秋狝大典,为我朝家法相传,所以肄武习劳,怀柔藩部者,意至深远。我皇考临御六十余年,于木兰行围之先,驻跸避暑山庄,岁以为常,敕几勤政之暇,款洽蒙古外藩,垂为令典。是避暑山庄,实为皇祖皇考在天灵爽式凭之地。朕祗承鸿绪,不敢稍自暇逸,特于今秋涓吉启銮,举行秋狝,实本继志之承。”(选自《清仁宗实录》)嘉庆皇帝,一向不被清史专家看好,在国势走下坡路之情况下,却依然坚持这“祖宗之规矩”,也足以证明他对“木兰秋狝”之重视程度。

四、“木兰秋狝”之废除,乃国势衰败之必然

“木兰秋狝”活动在康熙、乾隆两朝尤为盛行,其举办之频繁,规模之巨大,都是十分罕见,也可以视为“康乾盛世”之缩影。而然,这项耗费巨大之活动,在乾隆后期开始衰落,并一步步走向消亡。坐拥康熙、雍正两朝之福利,乾隆在位期间大肆挥霍,尤其是“六次下江南”游行,基本将国库耗尽,只留给嘉庆一个烂摊子。乾隆五十七年,发布上谕:“今岁雨水较多,道路泥泞,且朕八旬有四,非昔日骑马射箭可比;明岁六十,亦不进哨,仍在热河举行庆典,礼毕进京。”(选自《清高宗实录》)乾隆以年岁高为由,不再狩猎,实则是借口,根本原因还是国力已支撑不起这耗资巨大,且弊端重重之活动。乾隆后期,随着“闭关锁国”令出台,以及拥有近4亿之人口数量,大清几乎喘不过气来。

乾隆后期政治不作为,纵容贪腐,以及“闭关锁国”政策之实施,使得人民生活非常困难,社会矛盾随之尖锐化。嘉庆亲政后,终于爆发了蔓延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等五省之白莲教起义。八旗、绿营早已腐败不堪,压根就无法应对起义军,嘉庆不得不靠地主团练,借助这些私人武装剿灭义军。“营伍骑射,皆所目睹。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八旗已经不行,嘉庆很无奈,但短期内也很难找到解决办法。“木兰秋狝”初期效果明显,但此时就未必了。况且大清也没这经济实力支撑了,“因思今秋往术兰行围,大营所用车辆,及除道成梁筹事,皆需民力。此次大水所淹,岂止数十州县,秋禾已无望矣。着重费民力,予心不忍。”(选自《清仁宗实录》)起义军、饥荒、流民等问题,束缚了嘉庆。虽说嘉庆后来还是举办了“木兰秋狝”,但规模很小,后则走走形式而已。

随着王朝衰落,“木兰秋狝”之活动场所也无法维持,流民、官兵等为了生计需要,不断入侵围场,对森林、草地造成极大破坏,野兽数量也随之减少,“查阅十数围,不见鹿之踪迹”。得益于红薯、玉米、花生等高产农作物之引进与大规模推广,以及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政策,乾隆后期之人口规模接近四亿,道光时则超过了四亿。要知道,史上最繁荣的“文景之治”与“开元盛世”时,全国人口也就4000千万到6000千万左右。大清有4亿人口,这在农业生产技术没有质的飞跃之情况下,人民之生存压力非常大。此外,乾隆后期还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贸易往来,人民也无法通过经商致富,改善生活。

在生活之压力下,直隶、山东等省民众纷纷前往关外谋生,这些流民私自进入围场开垦荒地,砍伐树木,偷狩野兽,以此来求得必要之生存资源。为此,清朝一再增加守卫围场之八旗官兵,从康熙年间110人,增加到1000余人,可依然无法阻止事态发展。“查勘十三围地方内,巴彦布尔噶素汰、巴雅尔额勒棍郭、威逊格尔、巴颜喀喇四围束见鹿只,鹿甚少者四十余处。砍剩木墩和余术甚多,兼有焚毁枯枝犹在。往来车迹如同大路。运术多人各立寮铺,以致鹿只惊逸伤损。”(选自《清仁宗实录》)此外,政府无力供养护围八旗官兵,只能将部分场地划出,给予官兵耕种。如此,围场面积进一步缩小,野兽数量随之更少。

1840年6月,英国挑起鸦片战争,坐拥80万大军的清朝,却无力阻止四千英军进犯,被迫签订《南京条约》。1856年10月,英法再次挑起战争,从广州一路杀向天津,八旗、绿营无法阻止。1860年10月,蒙古郡王僧格林沁率最精锐的八旗劲旅20000余人,在通州八里桥与7000联军决战。结果呢?联军死伤不足20人,八旗劲旅却阵亡两千余人,而后一路溃散。如此,咸丰皇帝很无奈,只能一路狂奔,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此时,面对着“木兰秋狝”场地,咸丰不是意气风发,而是垂头丧气。两次鸦片战争惨败,清朝皇帝见识到了现代化武器之威力,传统军事技能——骑马射箭已经不再适应战场形势,长矛、大刀之类的冷兵器无法战胜列强之枪炮、军舰,退出历史舞台乃必然趋势。

随着战争惨败,大清财政危机随之而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大清前后给英国赔偿近3000万两,包括签订条约之前的“赎广州城费”。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大清赔偿军费1600万两。除了赔偿军费,大清在战争(包括太平天国战争)中所消耗的财富,更是不可计数。战争过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又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洋务运动,清朝财政压力更大,以致不得不举借外债。如此,大清无力再进行“木兰秋狝”活动,也没要进行这项活动之必要。道光继位不久,宣布无限期延长狩猎活动之举办,“然不可不审度时事,量为展缓,所有今岁热河行围亦著停止。此朕不得已之苦衷,非敢耽于安逸也。”到了同治皇帝时,则干脆下旨允许人民进入围场进行垦荒,这在法律上宣布“木兰秋狝”活动彻底终结。

五、结语

从1683年,康熙皇帝第一次率队进行“木兰秋狝”,到1863年同治皇帝下旨允许人民进入围场打猎、开垦,“木兰秋狝”历时180年,举办92场,是清朝前期非常重要的一项政治、军事活动。“木兰秋狝”期间,大清皇帝将此处作为临时办公机构,向全国发布政令,处理蒙古问题,接待英国使团,见证了大清帝国曾经之繁荣昌盛。乾隆后期,随着大清国势衰落,“木兰秋狝”举办之次数、规模都大不如前,再加上流民、官兵对围场私自开垦、狩猎,围场之面积也大为缩小。道光时期,热兵器成为战场之绝对主角,“木兰秋狝”失去了必要之军事价值,又因财政压力过大,“木兰秋狝”活动无期限推迟;同治年间,则从法律上宣布“木兰秋狝”不复存在。可以说,“木兰秋狝”之兴废,见证了大清帝国之兴衰,是研究清朝历史之一大视角。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清圣祖实录》

《清高宗实录》

《清仁宗实录》

《圣武记》

《木兰秋狝与康乾盛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