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史海钩沉-闲话老上海茶室文化

史海钩沉-闲话老上海茶室文化

时间:2018-06-30 19:12:07

相关推荐

史海钩沉-闲话老上海茶室文化

上海餐饮历史悠久,在南宋时代便有文史记载

明朝成为东南名邑后,品种更为丰富

而在清末民初,作为五口通商的重要港口

上海瞬间吸纳了多种流派的餐饮形式

今天讲到的茶室文化就包含了多种风格

对于上海可谓渊源颇深

从18世纪开埠,到二、三十年代风行

沪城内外,南市北市,沿河傍桥

沪上茶室遍布,茶客如云

上海的多元化,在茶室身上就能体现

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老茶馆

提供市井便利的老虎灶

19世纪出现的颇具小资情调的广东茶室

包括东海咖啡馆、外国人开设的沙利文

茶室、茶馆文化随处可见

适应开埠后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阶层的茶客

传统茶馆

据说,上海最老的茶馆开设在咸丰元年

(1851年)

至宣统元年,已多达64家

又过十年光景,总数已过160家

传统茶馆装修格局古色古香

一张张八仙桌,木质圆凳,茶客围桌而坐

走进茶馆,感觉热闹非凡

人山人海,龙蛇混杂

其中尤以四马路(今福州路)、城隍庙周边居多

据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记载:

在外滩以西、河南路以东、南京路以南、广东路以北的范围内,上海茶馆总计六七十家,城隍庙周围茶馆也不少。

-四马路(今福州路)五层茶楼

传统茶馆接待八方客人,商贾散客、文人小贩

三教九流是“闹猛”非凡

旧式茶楼多挂有一块木牌

上书“奉宪严禁讲茶”

原来是旧上海帮会势力猖獗,经常发生矛盾

解决办法就是约定时间去茶馆

由头脸人物主持,双方喝茶讲理,谓之“吃讲茶”

吃讲茶的做法从上海传到香港

时到今天在特殊场合依然用这种方法调节讲和

-节选自香港某电影片段

老虎灶

讲到老虎灶,不像传统茶馆已经消失多年

老虎灶恐怕很多70、80后仍有难以忘怀的记忆

老虎灶一词出处已不可考

坊间传言老虎灶所在建筑一般有烟囱

烟囱英文“roof”

洋泾浜讲法就叫“老虎灶”

又有说法如下文

沪江商业市景词·老虎灶丨1906年

“灶开双眼兽形成,为此争传‘老虎’名;巷口街头炉遍设,卖茶卖水闹声盈”,又有“沪火炎炎暮复朝,锅储百沸待分销;一钱一勺烹茶水,免得人家灶下烧”

老虎灶的诞生是因为当时缺乏煤气、电能

为了节省成本

在市场需求下出现了专门供应热水的地方

当时,烧水卖水全部靠人力完成

如木桶挑水、舀子打水、人工烧火等

老虎灶供应热水

久而久之形成市井邻舍吃茶的地方

小一点的老虎灶,供应熟水,放两张长脚凳子

规模大一点的,就会专门辟出地方兼营茶室

也称“茶馆店”

如今上海人戏称嘈杂的环境叫“茶馆店”也是来源于此

-老虎灶打热水场景

广式茶室

传统茶馆也好,老虎灶也好

热闹,是这些吃茶地方的特征

老主顾欢喜去茶馆,图的就是这个热闹

代的上海滩风云际会

也孕育出一批

学贯东洋、西洋的有志之士以及作家、文人

这些博闻强识的时代精英

相比较热闹的茶馆或咖啡馆

他们更愿意去可提供茶点的广式茶室坐坐

-《文坛茶话图》,鲁少飞作

原载于1936年2月15日出版的《六艺》杂志创刊号

图中画了鲁迅、巴金、邵洵美、茅盾

郁达夫、林语堂等人

也印证了文人热衷于茶室

1944年出版的上海《文友》第34号

说在30年代的上海广式茶馆中

以新雅和大东两家最为出名

这两家茶馆,文艺界人士去的很多

常常去新雅的有曹聚仁、姚苏凤、穆时英

刘呐鸥、高明、黄天始、黄嘉谟等人

对于文化人来讲,选择广式茶室的一大原因

广式茶室的环境要比传统茶馆来得好

更适宜写作聊天或聚会

《茶报》对于广式茶室的描写丨1937年

“一间广大的长方形屋子,白色壁,白色顶,白色灯球,给迷蒙在薄雾里的月儿似的,可是有着长长的两行四叶电风在头顶上打回旋,把一点坐客的笑谈旋混在一起了。”茶室的装饰与传统茶馆古色古香的风格尤为不同,“靠阳台悬着草绿色的窗幔,小方桌的布毯有米色的、橙黄色的、天蓝色的,也有跟窗幔一样的草绿色,多么柔和的色调呵!”

刚刚讲到新雅茶室为文人所热衷

曾经海派作家林微音是新雅茶室的老客人

记载了他在新雅的见闻:

老坐在东厅的最东一张桌子的东边一张椅子上的是林微音。仿佛声音已离去了他的声带似地,他几乎总是从初到终地一句话都不说。临走,他只把他所要付的钱留在他的桌子上,因此有的人会以为他没有付了账的。在以前还偶尔会有芳信和朱维基坐在他一起,而现在他们两个人也似乎已好久没有来了。

“来一碟马拉糕。”邵洵美一边虽然在拿着点心牌子,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点心,一边却已把他所要吃的说了出来。

有些像那桌苏州人一样,叶灵风、刘呐鸥、高明、杜衡、施蛰存,就好几个人一起来。穆时英、韩侍桁等有的时候简直好久不来,有的时候。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

曾在1928年3月28日的日记中这样写到

上午同方仁往别发洋行买《Rubajyat》一书,五元。往北新书店交小峰信并稿。在新雅茶室饮茗,吃面......又1930年2月1日晚,应大江书铺总编辑陈望道之招,到新雅茶室赴宴。

-新雅茶室一角

所以在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广式茶室已颇具规模

叫得上名号的就有新雅、杏花楼、大三元、东亚等

“一盅两件”,一壶香茗,两件茶点

环境幽静,点心精致

还有“茶妹”不时推着点心小车穿梭在店堂

不得不说,文人相中的场所,确实有其惬意之处

香港电影中有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故事,人情长短

总有这样去地方记叙、传颂、展开

茶室文化在上海滩从18世纪开埠

到2、30年代达到巅峰

正是其文化多样性,满足各类各层次消费人群

使得顾客能够在场所里找到各自的寄托

从诞生、到顶峰、到沉寂、再到容光重发

上海滩茶室文化沉沉浮浮

也留下了这座城市数不尽的故事

茶室的发展

从散客商贾共聚一堂

到文人雅客写作叙闲

再到今天成为“网红”打卡地

茶点的品种

从“一盅两件”一碟虾饺皇、一碗鱼生粥

到更具“上海味”的蟹粉小笼、两面黄、粢饭糕

中国幅员辽阔,佰人佰客

茶室种类的变迁,茶点品种的更迭

正印证了

上海滩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