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鹅湖书院与朱熹

鹅湖书院与朱熹

时间:2023-05-15 12:02:44

相关推荐

鹅湖书院与朱熹

铅山之贴,终于来到了结尾--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位于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山麓,离河口古镇15公里,占地8000平方米,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其余三个为吉安白鹭洲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历史上,鹅湖书院曾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心学家陆九渊、陆九龄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在书院后建了“四贤祠”;宋淳熙十年赐名“文宗书院”。

元皇庆二年(公元13),增建“会元堂”。

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又重修扩建,并正式定名“鹅湖书院”。依据明嘉靖27年(公元1548年)吴士良碑刻所记,此时鹅湖书院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书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来,几次兵毁,又几经重建。其中以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整修和扩建工程规模最大。康熙皇帝还为御书楼题字作对。书院历经数百年,风貌依旧,格局完整,原状留存,是书院实物遗存中少有的得以完整原貌保存的一处。现在院内设有“鹅湖之会与鹅湖书院”、“辛弃疾与铅山”等固定展览与陈列。书院平均每年接待参加人数6万多人次,其中仅接待海外专家学者及文化团体就达1万人次。这并不是让人高兴的数字,因为这里曾经发生的对中国学术界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在很多人眼中,好像也只有专家学者应该去关心、才会去关心了。

05月,鹅湖书院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在我看来,鹅湖书院的古建并没那么的特别,被评为国保,更重要的还是因其蕴含的深厚人文底蕴。

进入正题。停车场。

鹅湖书院外景。大门设在西边,又称“礼门”。

大门外右侧院墙嵌有《告示》碑,清道光28年(公元1848年)立。

大门为石拱券门,门额书“鹅湖书院”四个大字,为清铅山县令李淳所题。这个李淳我在之前介绍湖坊澄波桥的时候就有提及了。

海窝石

进入大门是一个院子,石板路两边绿树成荫。

大门后门额刻“圣域贤关”四字。

往前走,有一古槐树。此树为当年朱熹亲手所栽,距今已有850年历史。

东大门额匾书“仁山知水”。知,智也。语出《论语》,子曰:“智者乐[音:yào]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东大门又称“义路”。

头门。五开间,明间、次间脊檩前敞厅,出五山屏风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文革中被毁坏,于1990年重修。

廊柱楹联为:朱陆之讲席犹存,鹅湖钟川岳英灵。

抱鼓石

门两侧悬有篆书楹联。

上联为:鹅从天外飞来,藏修游息,返本开新,人文化成弥宇宙。

下联是:湖自地心涌现,吞吐涵容,承先启后,书院论道贯古今。

门上悬“敦化育才”四字木匾,这劲道十足的颜楷出自清康熙年间江西巡抚白潢之手。

徽式马头屏风山墙。

走进头门,卵石路中间铺成太极鱼图案,庭院中央立有一座石牌坊,坊高7.49米,坊底座宽6.4米,四柱三间五楼式。

此牌坊始立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时任江西按司提学副使李梦阳来到鹅湖书院,见书院已毁,故址难觅,后来在山下寻得旧址,命县令秦礼修复书院,并于泮池前立牌坊。现牌坊为清道光年间重建。

北额“斯文宗主”。意思说此处为读书人景仰之地。

戗鼓石

“斯文宗主”四字上方有“丹凤朝阳”石刻图案,下方中间为“寿”字,两边为蝙蝠造型,寓意“福寿双全”。

龙凤板雕刻的是鲤鱼跳龙门。

介绍上说牌坊上共有18条青石鲤鱼雕塑,我觉得应该是鳌鱼才对,放大了看得更清,明明就是龙头鱼身嘛。

转到牌坊背面

坊背面字匾刻“继往开来”。

同样为李淳所书

龙凤板雕刻的是雁塔图案。“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当时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登高,留诗题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与前面的鲤鱼跃龙门一样,都是期盼能读书有成、金榜题名。

东西两侧都建有号舍,乃学子们潜心修业、孜孜研读之场所。

这个惜字炉够牛,做成宝塔形状。

义圃门

号舍

往前就是泮池与状元桥了。明朝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春,在江西巡抚韩雍、广信知府姚堂的支持下,在宋代旧址上开凿出泮池。状元桥与泮池栏杆为书院里现存建筑中年代最为久远之物。

状元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长10米,宽2.5米,两边有石制栏杆,栏杆两头有鼓石。据说在古代只有考中状元的人才能从这桥上走过。

西碑亭

池呈半月形,环池立三十六根青石护栏,柱间嵌青石栏板。

望柱上雕有仰覆莲图案。

龙头排水口。

东碑亭。两座碑亭皆为单檐歇山,三开间。

进入西碑亭参观。共有碑刻五通。亭柱楹联为“俎豆古今存圣学;瓣香朝暮愧禅门”,系明代甘京题。

五块碑刻从右到左,下面有详细介绍,省了码字哈哈..

李光地大家看电视剧都认识了吧,福建安溪人。

这篇就牛了,陆九渊应朱熹邀请在白鹿洞书院所做讲义内容。下面会有详细介绍。

可惜赶上东碑亭在维护中,没开放

下面这两张是以前照的

仪门。

设于讲堂之前。取“有仪可象”之意。五开间,明间、次间悬山,稍间硬山,穿斗式,脊檩前敞厅,立木质版门三樘。抱柱楹联书“既有学规传白鹿,可无泮水浴红鹅”,费元禄题。费元禄则是铅山另一个牛人明代状元、内阁首辅费宏的第九世孙,也是一个饱学之士。

门楣上悬“道学之宗”木匾。

道学兴起于宋代,以接续孔孟儒学道统为号召,糅合进禅宗佛学和道教思想的精华,教人学做圣贤,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境界。道学之名源于北宋,而道学被改称理学则在南宋。南宋绍兴学禁,贬斥道学为伪学。一些学者为保护自身,改称自己所学为理学。到了明成祖时,官方编纂《性理大全》,正式定名为宋明理学。明代后期王阳明学说兴起,有人又提出心学之名,以区别于理学。

进入仪门是一个院子,两边有廊庑,正中就是讲堂,为三开间,单檐歇山式建筑。抱柱楹联:自古乾坤惟此理,至今山水有余光。此联为费宏所撰写。费宏,明代状元,正德年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仪门后两厢有碑廊,东廊嵌碑二,西廊嵌碑一。

讲坛上放着一张桌子,两张靠椅,屏风上挂着《朱子教条》。讲坛两侧抱柱楹联书:鱼跃鸢飞,斯道由来活泼泼;锦明水止,此心本是常惺惺。由清道光年间县令李淳题写。

讲坛两侧内墙则分别书有“忠廉”、“节孝”四个大字,其实就是忠孝廉节,为朱熹书法拓本。

御书楼正面。

大门匾额为“穷理居敬”,联为“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白潢奉命任江西巡抚,离京前,康熙皇帝亲自为鹅湖书院题写匾额一面,楹联一对。匾为“穷理居敬”,联为“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白潢收领御墨后,亲自护送到江西。为迎接御赐匾联,当时的铅山县令施德涵对书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御书楼就是这次修建的。到第二年四月间,白潢敬奉御书匾联,到书院悬挂。悬挂之日,附近的官绅士民争相前来观看,场面盛极一时。御书楼因此得名。

御书楼西侧,原为文昌阁,内祀文昌帝君。可以见到建筑基本没了。

御书楼中厅挂有一幅鹅湖论辩图,图上画有朱熹与陆九渊论辩的场景。厅柱楹联云:宸翰辉腾千嶂外,御书香閟一楼中。宸翰,帝王之墨迹;千嶂,形容山峦重叠;御书,皇帝书写的字。閟,同闭。意思说,皇帝墨宝的光辉飞越千山万水来到鹅湖,而御书的清香和恩泽就藏在这座楼中。

御书楼后面,还有一个半月形的洗笔池,又称墨池,为书院士子洗笔之处。池水引自大源坑泉水。这个半月形小池子,与前面的泮池一起,刚好构成一个圆。

御书楼东侧则为关帝庙,内祀关圣帝君。

东侧厢房现做鹅湖书院文化展示厅。这是士子们读书辩论的场景。

这个场景则是重现“辛陈之晤”。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欲效仿朱、陆鹅湖之会故事,约朱熹、辛弃疾于铅山相会,商谈世事和切磋学问。朱熹因故未到,辛、陈二人则同游鹅湖寺,共饮瓢泉水,偕游十日,唱歌对答,极论世事,共商抗金复国大计,并留诗五首,被后人传为佳话,史称“辛陈鹅湖之会”。

这间展室再现了朱陆“鹅湖之会”情景。

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五月,吕祖谦与朱熹编成《近思录》,结束福建之行归浙时,朱熹亲自送行。五月底,抵信州铅山鹅湖寺。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依约来到鹅湖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关于这一点,陆九渊门人朱亨道有一段较为详细的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致力于“求诸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

在此次鹅湖之会上,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前后争议了三天,但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朱熹事后回忆说:“始听莹于胸次,卒纷缴于谈端。”可见从一开始气氛就显得相当紧张。据有些资料说,朱子口拙,相对不善言辞,所以陆氏兄弟在辩论中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还是不欢而散。而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吕祖谦在会上没有明确表态。对于朱、陆双方的观点,“甚有虚心相听之意”。但从陆九渊埋怨吕祖谦“为元晦所尼”和吕祖谦对朱熹与陆九渊的不同评价中可以看出吕祖谦内心还是倾向朱熹的“教人”之法,认为二陆的主张过于疏阔的。吕祖谦评价朱熹和陆九渊道:“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可量。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正是对陆九渊认识论流于空疏的一种婉转批评。

但我更感兴趣的不在于辩论的内容,而在于这次辩论中及之后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东西和对后世的影响。

请容我先做一些人物介绍。

吕祖谦(公元1137-1181年),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

初以荫补入官。隆兴元年(1163年),吕祖谦登进士第,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累官直秘阁、主管亳州明道宫。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理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后追封开封伯。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庙。

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陆九龄(公元1132-1180年),字子寿,金溪归政(今江西省金溪县陆坊乡)青田村人,人称复斋先生。乾道五年(1169)进士,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学者号"二陆"。学穷性命之原,其于字画未必屑屑求工,所书端稳深润有法度,临学之士或有所未及。乃知有德有言者,于区区字画亦不苟。卒年四十九。《宋史本传、始丰稿》

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乾道八年(1172年)三十四岁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嘉定十年(12),赐谥“文安”。

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关于学术的东西谁是谁非,可轮不到我妄加评论,只是觉得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认真审视、学习。朱熹在历史课本里只是一带而过,我也是在不断游历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这人非比寻常。其一就是对待学术的态度。上面说了,这次鹅湖之会是“不欢而散”,这可是官方版本。在我看来,朱熹和陆九渊虽然学术上意见不一,但是经过此次辩论之后,可以说是彼此敬重、惺惺相惜,两人也都各自从对方的观点里汲取养份,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说。他们对待学术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也不是粗暴的搞分化对立,反而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朱熹知南康军的时候,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为了扩大书院影响,他不但自己亲自上阵讲课,还通过其影响力邀请了许多名家任教或讲课,这其中也包括了陆九渊。公元1181年,陆九渊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题讲述,“说得来痛快,至有流涕者。元晦深感动,天气微冷,而汗出挥扇”。朱熹充满真诚地表白:“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并请陆九渊把讲义“笔之于简”,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堂讲义》,朱熹请人将其刻石并写了《跋》,珍藏于书院以供摹览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朱熹强调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由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并没有半点一家妄大、唯我独尊的思维。同样的,陆九渊也曾邀请朱熹到象山书院讲课授业,甚至在其兄陆九龄去世时还专门请朱熹为其生平作序。他们对待学术探讨的这种胸襟气度,即使放在今日也是难能可贵。其二是治学的态度。先说一个小故事。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朱松只能当场晕菜。朱熹从小就具备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欲和观察力,怪不得成年后要“格物致知”了。朱熹的哲学观具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来源于他对自然科学的深入扎实的学习。他对于古代医典《黄帝内经》、张衡的《灵宪》以及历代天文地理知识都有涉猎,特别是对北宋自然科学家沈括名著《梦溪笔谈》钻研尤深。朱熹著有《参同契考异》,并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过实际的考察和研究,如从对高山螺蚌壳的考察去研究地球的变化等,如用胶泥制作过立体地图。朱熹学生黄斡在《朱先生行状》中称朱熹“至若天文、地志、律历、兵机,亦皆洞究渊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朱熹对于治学的态度可谓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才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只能由衷的服!其三是对教育的执着。认识朱子,就是从书院开始的。十几年前,去梅州市丰顺县的“揭岭飞泉”游玩,这是粤东第一高瀑,落差达123米。在瀑布下的大石头上,有石刻“落汉鸣泉”四字,落款是朱熹,我就纳了闷了,老朱怎么跑到这鸟不拉稀的地方来了?后来查了资料,原来,揭阳县蓝田都六图(今揭东县玉湖镇)人郑国翰与朱熹同是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二人友情深厚。郑国翰初在福建任职,后授兵部主事,转员外郎,督师江左,有功,晋兵部郎中。后来郑国翰目睹国事日非,辞官归里,在南磜创建“蓝田书庄”,首开潮汕地区书院教育的先河。而在闽的一位揭阳弟子向朱熹提起此事后,朱熹萌生了在南粤办学院的念头,便不远千里从武夷山前来拜访,“落汉鸣泉”就是他在参观完揭阳岭瀑布后疾笔挥毫之作。停留期间,朱熹为郑国翰弟子授讲《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解说》、《通书解》、《两经解》、《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等内容。在朱熹的感召和影响下,岭东人才如雨后春笋一样成长起来。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十月,朱熹行视陂塘时,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白鹿洞书院的废址。经朱熹的竭力倡导,到淳熙七年三月,白鹿洞书院很快修复。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请皇帝勅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即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白鹿洞书院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它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升堂讲说”、“互相切磋”“质疑问难”“展礼”等,而以学徒认真读书、自行理会为主要形式。朱熹对白鹿洞书院的兴复意味着中国书院制度的成熟。而邀请陆九渊来讲学,又创下了书院“讲会”制度的先河,为不同学派同在一个书院讲学树立了范例,因此王昶在《天下书院总志》序中称白鹿洞书院为“天下书院之首”。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在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任内,改建、扩建了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空余时间他还亲自讲课,并在湖南各地延聘教师、广招生徒,来此就学者曾达到千人。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期间,对书院的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使岳麓书院成为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而且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是一处著名的高等学府。在政治上,朱熹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风亮节。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遍访于崇安山谷之间。朱熹发现“肉食者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他说:“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又不认真救济,次年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可以防止农民暴动。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作为试点,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淳熙六年适逢大旱,灾害严重,朱熹到任后,即着手兴修水利,抗灾救荒,奏乞蠲免星子县税钱,使灾民得以生活。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八月,浙东大饥。因朱熹在南康救荒有方,宰相王淮荐朱熹赈灾,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为解救灾民,朱熹迅速采取了几项有力措施。朱熹因在浙东劾奏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为唐之姻亲王淮所嫉,浙东任职仅九个月即离任回家。朱熹曾先后六次上状奏劾唐仲友不法,直指王淮与唐仲友上下串通勾结的事实。迫于压力,王淮免去唐仲友江西提刑新任,在弹劾唐仲友的过程中,朱熹表现出崇高的操守和气节。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动朝野。朱熹临危受命,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赐紫章服。五月,朱熹至潭州。此时,瑶民已败退深山,被困溪洞。朱熹采取了善后招抚的怀柔政策,遣使招降瑶民起义军首领蒲来矢。因本次镇压瑶民起义是湖北、湖南两地的共同行动,朱熹的招抚遭到了湖北帅王蔺的反对,在蒲来矢押解后,王蔺主张斩杀以警众。朱熹不得不在入都奏事中,直接向宋宁宗面恳,要求对瑶民“毋失大信”。朱熹到任后,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充分体现了他同情百姓、体恤民间疾苦的仁慈心怀。但是,“自古圣贤皆寂寞”,在腐败黑暗的南宋官场,朱熹始终只能被排挤、被诬陷,最后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黯然离世。

后世评价。

康熙: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