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精讲精练(49)|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重点句翻译(一)(第756期)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精讲精练(49)|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重点句翻译(一)(第756期)

时间:2022-09-05 08:58:27

相关推荐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精讲精练(49)|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重点句翻译(一)(第756期)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重点句翻译(一)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4分)(《烛之武退秦师》)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4分)(《烛之武退秦师》)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烛之武退秦师》)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5分)(《烛之武退秦师》)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5分)(《烛之武退秦师》)

6.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5分)(《荆轲刺秦王》)

7.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5分)(《荆轲刺秦王》)

8.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4分)(《荆轲刺秦王》)

9.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5分)(《荆轲刺秦王》)

10.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分)(《荆轲刺秦王》)

1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5分)(《荆轲刺秦王》)

1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分)(《荆轲刺秦王》)

13.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5分)(《荆轲刺秦王》)

14.(秦王)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5分)(《荆轲刺秦王》)

1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5分)(《荆轲刺秦王》)

16.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5分)(《荆轲刺秦王》)

17.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5分)(《荆轲刺秦王》)

1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5分)(《鸿门宴》)

19.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5分)(《鸿门宴》)

20.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5分)(《鸿门宴》)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

评分标准:“军”名词做动词,驻扎。省略介词“于”,补充为“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每译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2.秦如果越过邻国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很困难的。

评分标准:“鄙”名词活用为意动词,以……为边邑,译为“把……当做边邑”。“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边远的国家,这里代指郑国。每译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3.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往客宾的主人,贵国使者往来,郑国供给他们食宿,这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评分标准:“若”译为“如果”。“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东道主”“行李”是古今异义词,分别译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使者)”。“共”同“供”,供给。每译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4.晋国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呢?他在东边把郑国做为他的边邑以后,就会再向西扩大它的边界。

评分标准:“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即“有何厌”的倒装。“厌”古今异义词,满足。“东”“西”名词做状语,分别译为“在东边”“向西”。“封”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即“以……为边境”,译为“把……做为边邑”。“肆”译为“延伸、扩张”。每译对3处给3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5.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同盟国内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评分标准:“因”古今异义,依靠。“敝”古今异义,损害。“与”是古今异义,结交,亲附;“所与”译为“同盟者”。“知”通假字,通“智”,明智。“易”是古今异义,替代、改变。“其”表祈使语气的副词,还是。“不仁”“不知”“不武”都是意念判断句。每译对3处给3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6.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评分标准:“旦暮”极言时间短暂,意译为“马上”。“足下”是对人的敬称,相当现在的“您”。“岂……哉”反问句。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7.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评分标准:“金千斤”“邑万家”都是定语后置句,即“千斤金”“万家邑”。省略介词“以”,即“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兼状语后置句,即“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4处特殊句式译出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8.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评分标准:“说”通“悦”,高兴。“有以”固定句式,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或“有办法”。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9.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评分标准:“穷困”古今异义,走投无路。“长者”古今异义,年尊德高的人。“更”是“改变”,意译为“另外”。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0.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评分标准:“然则”固定句式,既然这样,那么。“见……”表被动。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1.我停留未行的原因,是想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前往。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

评分标准:“所以”是表示原因的固定句式,……的原因。“待吾客与俱”是省略句,即“待吾客与(之)俱”。“迟”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认为……迟缓。“辞决(同“诀”)”同义复词,告别。每译对3处给3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2.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行。

评分标准:“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句,即“(知其事之)宾客”。“白衣冠”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3.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希望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评分标准:“庭”通“廷”,朝廷。“燕王拜送于庭”是状语后置句,即“燕王〔于庭〕拜送”。“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意译为“禀告”。“唯”古今异义,希望。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4.秦王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评分标准:“朝服”名词做动词,穿了上朝的礼服。“见燕使者咸阳宫”是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即“见燕使者(于)咸阳宫”,译时调序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5.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大臣们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评分标准:“还”通“环”,绕。“卒(cù)”同“猝”,突然。“度”译为“常态”。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6.侍立在殿上的大臣们,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评分标准:“群臣侍殿上者”是定语后置句,即“(侍殿上之)群臣”。“尺兵”指尺寸之兵器,意译为“一点兵器”。“郎中”古今异义词,是宫廷的侍卫。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7.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评分标准:“所以……”表示原因的固定句式,……的原因。“乃”表示判断的副词,是。“劫”是“威逼、强迫(其订立盟约)”。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8.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沛公军营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地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评分标准:“夜”名词做状语,连夜。“具告以事”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即“具〔以事〕告(之)”。“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即“欲呼张良与(之)俱去”。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19.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

评分标准:“说”古今异义,译为“劝说”。“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王”名词做一般动词,称王。每译对3处给3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20.我进入关中,财物丝毫都不敢据为已有,给官吏、百姓登记造册,封闭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项将军。

评分标准:“秋毫”秋天动物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近”形容词做动词,接近,意译“占有”。“籍”名词做动词,登记。每译对1处给1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