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山水画技法——山石的基本画法解析

山水画技法——山石的基本画法解析

时间:2023-02-04 05:19:05

相关推荐

山水画技法——山石的基本画法解析

山石的特点是千奇百怪,但是石分三面,平面,坡面和立面,也就是凹凸阴阳。这三个面结合起来,能变生出万千的造型。

山石勾线用笔需要多变化,毛笔的中锋,侧锋并用,运笔要有顿挫和转折,提按,每一笔之间要有连断及避让,不然就画出一根死的,密不透风的线圈了,呆板没有神韵。具体请参照以下几条:

1、画大体轮廓,注意整体脉络走势,外为轮廓,内为石纹。画细节注意褶皱的开合。可以用枯笔简单的皴擦,初显出凹凸关系。

2、线条疏密相间,线条的浓淡这些都是一副好画的关键。石与石之间要有虚实关系,一副画一般都是画几遍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遍一遍的找明暗,虚实的过程。实的石头线条用笔要坚硬,肯定,墨黑。虚的地方用线条要墨色淡。

这里也涉及到用墨的学问。墨分五彩:干湿,浓,淡,焦。

干用来皴画法。石头的纹理,暗面;

湿是墨里掺水用来渲染或泼墨。浓多用来画近处物体或阴面。淡多画远处的物体或明亮的面。

焦,比浓墨更黑,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之处,或勾点或皴。

总之,山石的勾勒画法,就是这些知识点,掌握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画画需要有执着的精神。中国山水画博大精深,每个人领悟的程度都不一样。

现有龚半千课稿释文给大家做参考:

小石为石,大石为山。直立而长着为壁,圆而厚者为岭。平坦而光者为冈,中留空者为洞,山多必留云气间之,始有崚嶒之势。有石山有土山,有石戴土者,有土戴石者。画石起手,一笔画石左边。二笔画石右边。二笔合成一石。三石为垒。

石有直立者,有横卧,方不可太方,圆不可太圆。石要大小相间。亦有聚小石在下,而大石冒其上者。亦有大石在上,而上又加小石者。山外框为轮廓,内纹为分筋。皴下不皴上,下苔草所积阴也,上日月所照阳也。阳白而阴黑。

勾勒两字现被常用,一是指描画轮廓,一是指简练文字叙述大概情况,在国画中,勾勒法是指工笔画表现手法之一,另外两种手法是勾填法和没骨法,勾勒法的含意是:先以淡墨勾描出物象轮廓,然后着色,最后依形象需要用重墨或浓色,在原勾的轮廓线上勾线,这叫勒,勒的要求,不仅使轮廓线更清楚.精神,而且要根据物象的质感,决定用线的粗细浓淡,刚柔虚实,根据物象色彩,决定是用墨还是用色。

而关于山水画中山石画法,一般不讲勾勒,而较普遍用的是勾.皴.擦.染.点。

勾:就是将山石外轮廓.主要脉络关係勾画出来,起骨架作用;皴:原指皮肤开裂的纹理,在画上,表现山石的质性。

擦:运用擦笔须不见笔痕,显出墨色松而毛,达到苍茫效果,是补勾皴的不足,增加过渡墨迹。

染:皴擦后,用淡墨渲染。

点:点苔,表现附生于石上的草苔类植物,或代表远山之树,或是提醒画面,使之更趋精神。

勾,掌握轮廓线条的浓淡干湿,用笔轻重转折,中侧锋并用,线与线要分清脉络,分清前后分面,如图,

皴:是画山石明暗凹凸的技法,传统画法有近二十种,这里选常用的几种皴法简介一下。

披麻皴,用繁复的线条,弧形角度积迭起来,笔势上轻下重,表现出明暗,不可刻板,不可紊乱,皴擦并用,可使骨肉匀整,刚柔相挤,适表现江南山水,见图,

折带皴:用笔多以侧锋取势,横平的线条,转折处用力,线条转笔锋不转是折带皴的特点,宜用干笔,使转折处有坚削的山石感,表现山锋或平坡石骨寒瘦的气氛,元倪瓒精此法,见图

斧劈皴,传统山水表现雄伟山势常用皴法,要求深厚墨气和雄壮笔力,表达山石磅礴气势,适表现北方山石,宋马远精此法。见图

米点皴,宋米芾以此法作雨景山水,故称米点皴,以浓淡干湿的平点,表达雨中山岳迷濛状态,关健在于笔墨交融,待墨点干透,以清水刷湿,至半干湿时再以淡墨阔笔抹染,分清浓淡层次,使点与点间融合统一,见图

云头皴,勾轮廓线时就以园浑

笔触如云头上升,随势皴笔,细密流利,舒卷如云,见图

解索皴,见图

乱柴皴,中锋逆锋行笔,自上而下,墨气淋漓,笔形虽乱,但不离山形脉络,见图

钉头皴,与雨点皴,豆瓣皴同一体,见图

泼墨皴,意在笔先,审慎下笔,阔锋横卷,使笔轻重转折与墨的浓淡干湿相融合,要与纸的性能相配合,见图

马牙皴,以纵横线条积迭而成,多用干墨,表现山岳崖壁耸拨宏伟气势,见图,

掌握传统山石皴法,活学活用,实际运用中会创造新的皴法,如傅抱石的抱石皴,黄秋园的秋园皴等。

石分三面是基本的山石结构法,我们用一个几何体来说明石分三面

:1、2、3分别代表三个面,三个面形成体积感。

参照前面的几何体,我们来理解山石的三个面。

山石的三个面使我们可以表现出体积感,同时可以画出凹凸感。

同时山石还可以分出阴面和阳面,阴面是指不受光的这一面,阳面就是受光面。

画山石勾勒法,往上的用笔称为“勾”。

往下的用笔称为“勒”。

勾勒时要注意线条的额粗细、用笔的快慢。

墨色上要有变化。

山石有中间凸出的,犹如鼻隼。

勾勒外形之后就可用皴法,皴法是表现山石结构和地貌特点的额方法。

山石下面这一笔不可画平。否则这块山石就像个“饼”一样,是平的。

垒山石时,山石要有大小变化,

山石的勾勒用笔要有提、按、转、折的变化。

这样的线条表现缺少提、按、转、折,线条不够丰富。

切忌两边的形状成对称。

注意石头的空间分割。

两块山石要分出一大一小。

垒石方法:小间大,大间小。此为三块石头的表现方法。

四块山石的表现。表现垒石时候切不可生搬硬套,要学会举一反三。

安排山石大小结构的同时,留意远近的表现。

1.勾勒好一块山石的外形。

2.在外轮廓的转折处添加皴法。皴法也可理解为:把一块大的山石分成更多块小的山石,所以每加一笔皴法,山石就多了层结构。

3.继续添加皴法,理解皴法的意义。

山石的结构、大小、转承关系,均可由皴法来完成。两块大的山石构成了画面的主要部分,下面的小石块起到了丰富画面的作用。沿着山体画上一层松林,添以屋舍,再画远处的松林。屋舍要藏,不可尽露,松林可不画松枝。这幅作品运用对角关系来构图。

本文转载自“证道收藏”(ID:15711165860)。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添加微信:15711165860(微信号:1270174123)

广告合作:15711165860(同微信)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这是对我们创作最大的支持!

关注订阅本文收藏,请扫一扫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的文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