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涨姿势 康熙版《吴桥县志》那些事

涨姿势 康熙版《吴桥县志》那些事

时间:2019-03-20 00:01:07

相关推荐

涨姿势 康熙版《吴桥县志》那些事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康熙时期吴桥县境内村庄布局康熙版《吴桥县志》描述了百年前的吴桥想知道是什么样子吗今天,小协就带你穿越时空隧道了解我们家乡

据了解,目前现存的吴桥历史,应以康熙版《吴桥县志》为早,据康熙十二年吴桥知县任先觉为县志所做序载,“吴桥有旧志,出自本邑故宪副省斋李先生(李懿,下文有提及)手,迄今百年矣。屡经兵燹,板不复存。前者听其缺残,后者未能增续,志书中断,良可惜也。”

且志中反复提及旧志,当为此志较早蓝本。可惜该志因是个人(李省斋,李天经之祖父)所修,时间较早(明万历三年),且板印无多,后又多以手抄为主,加之天灾人祸,所以旧志版多已散失。以官府名义统一修成的最早县志,当属康熙版《吴桥县志》了。

志前有当任知县任先觉做的“吴桥志序”,其中阐述县志的意义、对当任者及当地百姓的作用、修志缘起、修志过程、志书目录、与旧志的不同以及当任之际的吴桥现状等。书末有跋两篇。一为主纂修者儒学生员杨萃所撰。因为主修者,其中多自谦之语。先言其为续貂之作,继叙吴桥虽小,仍为“畿辅封疆,例应有志”,况为咽喉之地,又有孙膑传说,范公节烈,故而修志,“天下从此知有吴桥矣”。一为周慎(康熙三年进士)所撰,仍叙述小地方有志书的大意义,杨萃等人修志的经历,及现任知县的成就等。杨周二人均为吴桥本地人,熟悉本地历史,且有一定文学造诣,此由所撰跋中可见一斑。

康熙版县志共十卷,截止时间为康熙十二年。康熙十九年,又增补了一卷,附于书后,称为《吴桥县补志》,时间跨度为康熙十二年至康熙十九年,内容至简,只增加了时任知县鹿廷瑄所撰《范文忠公祭田碑记》一篇、七年间新增官爵以及孝子孝妇各一篇。

十卷县志,每卷前后有头有尾,卷前以四言诗形式概叙本卷内容,后以“论曰”,即以评论形式对本卷内容进行评论,意类《史记》之“太史公曰”。十卷志书具体内容如下:

卷一舆地志,记县名来历、疆域山川、村镇城池、风俗古迹等,附有三幅地图,分别为城图、境图、河图。

(县志城图描绘县城风貌及建筑规划布局)

(县志河图描述京杭大运河吴桥段两岸村庄分布)

该卷记述吴桥隶属之变迁颇详,其次便是各村庄名称(可以看到已与目前的村镇名称有了较大变化)及与县城距离,还有本地风俗与碑记等。至于吴桥名称的来历,则多为传说,实无尚佐的硬核证据。

卷二宫室志,记县治机构、名宦乡贤、祠宇坊表等,由县志可见,当时县域庙宇祭坛颇多,可见当时的祭祀活动频繁且较为隆重。在这些重要的建筑物前,多有当地名流为之所撰碑记,此卷则多以碑记抄文为主。

卷三食货志,记户口田亩,物产盐政等。该卷对地亩所征钱银记录很详细。从户口看,明万历年间有人口29402人,至康熙十年,有人口25053人,可见人口为负增长,估计主要为明清之际,战乱频仍,故人口减少。从对田亩征银看,一个令人长知识的记录是,银两统计十分精确,且看图片一例。

这里的银钱计量单位依次为:两-钱-分-厘-毫-丝-忽-微-沙-尘-埃-渺-漠。如此精确的计算,且不管是十进制还是十六进制,单就计重来看,当时人们是用什么样的衡器能精确到如此程度呢?这是令人费解的事。

还有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记录是,明初鼓励百姓种桑,且以桑计地亩,共有桑树16800株,大致桑园之名由此产生也未可知。而物产与现在大致相同,只是古代医病以中药为主,故种草药似较现在为多。

卷四官师志,本卷内容简单,主要记录自明洪武二年以近的历任知县及以下各级官吏。对于知县,简录籍贯,简评官风。对于其他如典史、教谕等官职记录更为简略,但兼顾全面。

卷五选举志,可视为明清两朝吴桥考取功名的名人录,考取级别不同,记录的详略也不相同。其中甲科记录最详,多记考取后所任官职;乡科次之,例贡最简,多数只记录名字。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做思考。吴桥历史上为人称道的有两位名人,一为范景文,一为李天经。但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其实是同年同榜(万历四十二年癸丑科)中甲科进士,且均官居高位。李天经在明朝做到光禄寺正卿,范景文更是做到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所不同的是,虽均经明崩,范景文为明尽忠,后谥文忠;李天经则选择了归养,清初复起,曾任通政使。对此二人的归宿,元芳怎么看?大概我们不至于把范景文的殉国看作愚忠,也不会把李天经的仕清看作投降主义吧。这并非因为他们都是吴桥人,实在是他们在当时的选择,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卷六人物志,这一般是志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史传文学中的纪传体多同于此。此卷记录名臣贤士、义士乡勇、孝子节妇的各类事迹,虽以记实为主,多有感人之处。其范文忠公的忠义之举自不必说,即其余各类人物,亦多可读。较为有意思的是,此处既有孙膑墓,肯定跟孙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大概由于年代久远,佐证难求,而志书又不得不列,故把其列为“先献”一节,先献一词,很耐人琢磨,关键是献,即文献。所以对于孙膑其人,只叙一句,说按史记本传,他当生于阿鄄之间,这阿鄄到底为何地,再无下文。接下来就是把《史记》中关于孙膑的传记原文录了一遍,算是扣上了那个“献”字吧。

这之后的人物传,多有可圈点之处,现摘录几则。

1、敖文瑞,曾官至铜仁知府,着述颇多,有当地着名的“吴川八景”诗,志中评论其雅浑典丽。回乡后亲自务农,曾被评为“二十四年清白吏,百千万世孝廉名”。此处记录他,主要还是因为他写了吴桥八景诗。容后再叙。

2、李懿,号省斋(李天经之祖父),幼年聪慧。他有一项特殊功能,就是才开始会说话时就能说出自己前生之事,还有自己的兄弟妻子的姓名。读书更是过目不忘,特别善于与人答对(对仗),“出对应声如响”,意思是别人作出上句,他马上就能如回声一样说出下句。他很孝顺,母亲病的时候,他向老天祈祷,愿意消减自己的寿命以延长母亲的寿命,母亲果然好了。其为官,能“釐弊除奸,兴废举升,抚按荐彰”,故能使识业大修,贤能懋着,风清弊绝,吏畏民怀。致仕(辞官)回乡后,淡泊名利,以诗文自娱。

3、范永年,号仁元(范景文之父),“奇颖早慧,成童即知名,下笔千言立就。”他写的文章成为当时的范本。只是时运不济,这样的神童竟“累十举不第”。算是命运给他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吧。好在此时儿子已经很有名,父以子贵,所以朝廷要册封他,但他不知是不愿承“父以子贵”之名还是真心“欲以所学荣所生”,所以坚辞不受。后来就从通判做起,一直做到南宁太守,但南宁太守一职,他最终未赴任。只说“三叨恩命,于愿足矣”。看来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老头儿!他的着述颇丰,有《水部词》《山行杂咏》《会奇类编》《思本堂稿》《海畔吟》《水部草》等,现已佚失。后人说他为三全公,即福全、德全、才全。

4、范景文,号思仁,万历癸丑进士。关于他的故事,打算以后再加详说,此处暂时略过,算是吊下读友胃口吧。

5、李天经,字性参,号仁常。为李省斋之孙。万历癸丑科进士。但他不想因做官而离开父母,父母只好强逼着他去做官。初任河南开封府府学教授,后升国博、济南郡守等,做官一尘不染,有清天之颂。后来听说母亲病了,马上请假告归,但没被批准。他竟然自己骑马回家了。由此可见他于做官看的很淡泊。十几天后,母亲病故。不久,父亲也病故了。他为父母守孝三年,后来补官河南守道等职。

李天经从小精通天文星纬之学。大学士徐光启推荐他编修历法,他编成《崇祯历书》一书,后升光禄寺正卿。他的儿子寿祺也因此得以入国子监读书。清朝建立后,他以前朝遗老身份被召,官授通政使司通政。不久便辞官告归。回乡后,因为家业颇丰,他以钱粮赈济贫困,累计达到千两万石。又自己出钱改造县城城墙为砖墙。

李天经卒于顺治己亥年九月,享年八十一岁。因其德惠乡里,县里父老一致推举他入乡贤受祀。

6、窦豸,吴桥一侠义之士。胆气过人,勇猛善战,伤一只眼。当时贼盗蜂起,本地梁官员率兵游击,却被围困在于集,窦豸率壮丁二十多人前往救援,梁官十分感激,于是向上级推荐他做乡兵团练。窦豸于是联络附近村庄的青壮年,传授搏击之术。盗贼来犯时,他常常身先士卒,挺身勇战,盗贼屡次被击退。

一年秋天,学员们都回家抓紧种麦子去了,这时却突然有警报传来,说北边的村子出现了盗贼。窦豸来不及召集众人,只带领身边几人赶去。此时盗贼人数众多,窦豸以一敌数,箭不虚发,盗贼只好骑马把他远远地围住。他渐渐体力不支,到村口时,有人招呼他赶紧跳墙躲避,他大声说:“兵败了无非一死,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再见人啊!”于是用短刀与盗贼格斗,盗贼众箭齐发,窦豸不幸遇难。后来他的哥哥窦麟带领众人打败盗贼,为弟弟报了仇。此后盗贼很少来当地骚扰了。当时城北有范从善,城西南有杨文德,城东南有孙承基,都是保境安民之士。燕赵之士,多武勇,尚气力,习战斗,可知名不虚传。

7、一门三节。邵氏、梁氏、王氏,均是年轻丧夫,不到三十岁守寡。梁氏为邵氏之媳,王氏为邵氏之女。梁氏侍婆至孝。婆婆晚年久病床榻,她日夜守候,为婆婆擦洗按摩,喂食喂药,从无怨言。家贫如洗,冬天甚至没有御寒的棉衣。依靠纺织度日,常常至于断炊无食。苦苦抚育三个孩子长大,且都做了官,人们都认为这是节孝的恩报。官府为她修了贞节牌坊,上书“一门三节”。

8、窦氏,范屯人。十九岁时刚刚嫁给农民范海,人长得很漂亮。有一天范海同母亲一起出门耕田,留窦氏一人在家做针线活儿。这时本村有位叫方应奎的来借铁丝。方应奎与范海一同做草编生意。方来时敲门,窦氏以为是范海回来了便开了门。方应奎见到过门不久的窦氏如此漂亮,又是独身一人在家,于是色心大起,马上想逼窦氏就范。哪知道窦氏性情刚烈,随手抄起擀面杖就开始反抗。方应奎欺负她一个弱女子,又是一个人在家。他凭自己的人高马大,夺下擀面杖再次逼迫。情急之下,窦氏拿起菜刀,挥刀便砍,一下削中了方的脑袋,鲜血直流。方见自己流血,暴怒异常,找到一块砖头,猛击窦氏头部。可怜窦氏,竟被砸的脑浆崩裂,瞬间香消玉殒。后来方应奎伏法,窦氏被追赠烈妇。

卷七艺文志,摘录吴桥名人所写诗文传记、奏疏书信笔。此卷最有文艺范儿,当然也颇为难读。摘录最多的还是范景文的诗文与奏疏,从中可以看出范阁老不愧一代名臣,其德其品,其孝其忠,堪称为人典范。

艺文志卷90%以上作品疏传为吴桥名士所作,也有一小部分为路过吴桥的名士所作,以及与范景文的应酬唱和之作。当然也有吴籍官员在所任之地写的作品,如范景文《聊城吊古和丘毛伯》《于陵吊古和王季水》等。因当时吴桥为黄河故道,又因运河漕运繁盛,来往人员很多,所以歌咏以此居多。如萨都拉《古黄河堤》,“迢迢古黄河,隐隐若城势。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邑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堤长燕麦秀,不见筑堤人。”瞿祐《过连窝驿》,连窝驿即今天的连镇,当时为运河边的一座驿站。“官船往来泊官河,凤有高梧鹊有柯。久客羁栖嫌寂寞,喜闻水驿是连窝。”

此卷最有文学价值的部分当属歌咏吴桥风物人情的诗文,如吴桥八景诗,北吴歌等。关于吴桥八景,以后当论。这里想说一说北吴歌。北吴之名,最早出自王先的《北吴歌》,为什么叫北吴,他的意思就是想让吴桥同南方的吴下(即东吴)齐名而已。对此范景文深表赞同。

北吴歌的源起是这样,楚地王先(字思侗)来此做官两载,一是吴桥地小事少,二是王先爱好诗文,于是闲来收集本地民俗民谣,润色加工,遂成诗三十首。其作诗的初衷,不在文雅,而在于俚趣本真,即所谓“宁俚而真,毋宁文而赝”,所以这三十首诗实为俗歌。诗中记述了很多吴桥有趣的风物,对了解古吴桥有很大帮助。诗成之后,他拿给回乡的范景文看,并请其另和三十首,范景文高兴地答应,并很快和出,还写出序文,这令王先十分佩服。现摘录几首,以飨读友。

王先诗:

打号车上口啰啰(注:啰啰为本地方文,意为冗长地胡说,如瞎啰啰),一曲声拖数里多,于调于音都不解,问人浪说使牛歌。

秋来雨水景堪图,澄碧堂前一片湖,里面若还漆数舫,将陵(吴桥的又一别称)也得傲姑苏。

春来院院起秋千,仙子惊看落半天,日舞春风夜舞月,不嫌频露小金莲(古代女子裹足,以小为美,俗称三寸金莲)。

范景文诗:

春饥指望到秋偿,未老新蚕已典桑。风刈雨锄浑旧事,如今岁岁打飞蝗。

青丝斜纽挽双鬟,斗草才同姊妹还。闻说郎来亲插戴,背人偷觑立窗间。

此外,范景文的《游南园记》《西郭雪游记》也是两篇很有文采与情趣的即景散文。需要说明的是,现今的吴桥杂技多以《游南园记》中的句子作为杂技久远的佐证。据我看来,就县志本身而言,提到吴桥杂技的并不多,就是在《北吴歌》与《游南园记》中,也只是重点提到马术一事,余多未提及。甚至范景文言笑说想把“祭风台”改称“戏马台”,可见当时杂技尚未普及到“上到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会一手”的程度。

诗歌散文之外,该卷收录最多的是范景文的奏疏。其中连续上奏的四篇请归奏疏最为动情,其身恙父病、政务缠身、皇帝不准且不能理解之悲之叹,之急之怨,任是铁石心肠,也使人泪目,读来不啻李密的《陈情表》。其《饬属疏》以五箴形式,从清、公、严、密、勤五个方面规范自身与属下,为官之道堪称风范。

卷八武备志,分兵制、驻防、保甲、马政四个部分。兵制以民兵为主,有事时用于征讨,无事是仍为平民,建功者论功受升赏。驻防以马步兵为主,主要作用是防守与防汛。重型武器有红衣大炮、威远炮、佛郎机(不知是何种武器)等。当时规定男子六十岁以上,十六岁以下除外,其余皆被编入甲,计十人一甲,设一甲长,十甲设一保长,十保设一乡长。马匹作为一种战斗资源,也格外受到重视,当时全县共有马一百三十八匹,分到各个乡村养马户喂养,官府专门划拨牧场。

卷九王言志,主要为朝廷诰封文武官员的表文。该部分封表较为简略,有的有皇上的诏书,对该人做简短评价,多数则直写敕诰封号官职。

卷十终志,此卷只有一项内容,即墓志铭。虽然数量并不多,只有区区六篇,分别为张玉、李天经、范永年、范景文、刘子正、万邦翰六人,但读来最为烧脑。

不唯其长而且杂,更因其印刷原因,字体小而模糊。不少地方断句尚且不能做到,还望有志于此道的大方之家不吝批评!

素材来源:微信公众号《大人在线》编辑:田启源责编:王 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