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魔都絮语】你所不知道的上海人

【魔都絮语】你所不知道的上海人

时间:2020-10-03 12:01:58

相关推荐

【魔都絮语】你所不知道的上海人

编者按:

上海,这个名称与全国其他地方名称并无二样,是个特定的地域,生活在这块地块上的人民,理应享有“主权”——主体权利,即具有契约规定的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不可剥夺的利益,理应与全国其他各个地区的利益确定起来权利和义务的界限及范围。从主权理念出发,上海人,就不单单是上海这块地域的主人的地域概念,也是一种文化概念,是作为海派文化载体、实践者和传承者而被赋予了精神内涵。那么上海人与外地人如何实现和解?

上海,是个美丽而怪异的城市。我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产物。

对上海的理解充满了误解,不仅有外地人对上海的误解,还有上海人自己对上海的误解。这些误解在很多人的内心慢慢发酵,逐渐生成了许多冷眼光和酸泡沫。

1上海移民潮

很多人问我:“你是上海本地人吗?”我每次都答曰:“算是吧。”对方也每次都疑惑地追问:“什么叫就算啊?”我总说:“其实上海市区没有所谓的本地人,只有移民和移民的后代。”这是现实,很多上海人都以自己是上海本地人自居,但实际上,他们的父辈或祖辈都是从外地移民到上海的。上海市区从来就不是什么本地人的天下,而是移民们和移民后代的天下。

二、三十年代上海曾经作为唯一的战争后方,成为各地难民和生意人的避难所,由此上海曾一度被称为“孤岛”。后来日本从东北大举进攻中原的道路被黄河决堤所阻挡后,便改道从水路攻占上海(史称“8.13”事件),再借道上海沿苏、锡、常一路狂奔,直到南京国民首府涂炭生灵。这个过程中的上海,大批百姓象躲避瘟疫般躲避战火,频繁出入于上海内外。这个饱受战乱的年代,造成了上海第一次的移民大潮。不管是难民还是生意人,都在上海落户谋生,做西装也好,擦皮鞋也罢,直到解放后,所有人家都被分配到一间房,任何人家也只能有一间房,这叫社会主义公有制。于是上海人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的子女便成为了上海生上海长的“本地人”了。本人就是这个典型群体的一员。

三十年后,随着中国大地上又一次重大变革,上海迎来了第二次移民大潮,绵延至今。不管居住环境、社会形态有多大的区别,但是移民们在上海生活工作、繁衍生息的情景却是异常的相似,他们的后代也将和前一次的“本地人”一样,现在被称为“新上海人”。其实都是一个性质,不存在新旧上海人,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

2移民上海滩

上海本是个海滩,号称“上海滩”,旧时也叫“海上”、“沪上”。上海的书画家们至今还喜以旧称落款,以为风雅。

旧上海的城市就是现在11路环城公交车的路线,就是由“人民路”和“中华路”构成的环形地带,当时的旧城墙只剩下“大境阁”那一小段了,我们只能从11路公交车的站名中听出些当初的城市景象:“大东门”、“小北门”、“老西门”、“小南门”、“新开河”……

另一处与之相呼应的重要地带是十六铺码头,那几乎是整个上海滩的最重要门户。当初上海并没有飞机场,而火车站也只有真如站一个。因此,当时上海的重要物资和重要人物几乎都是从十六铺登陆上海摊的。因为各地的货物从此登岸,由此十六铺附近也排列开了各地商会,这些遗址至今还有存在。

物资和人员从十六铺涌上岸后,分两路进发。中国人一路大多往老城厢去,那边的城隍庙附近拥有大量的谋生机会,还有众多的老乡和亲戚。外国人一路则沿外滩由延安路或南京路向新开辟的租界地延伸,那里是他们冒险的乐园。西藏路上的大世界和跑马厅(现在的人民广场)就是中国人和老外们娱乐的聚集地,连接跑马场和外滩洋行的南京路就成了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

当时除了各地聚集的中国人外,还有华侨、老外、也有些正宗的本地居民,但是他们大多来自上海周边的郊县。他们有的做些小买卖,有的做着各行生意,会些英语的就当起了洋行买办,还有做起了记者编辑的。也有不少象政客、舞女这种混迹名流圈的,好一派繁华景象。

在经历了文革洗礼后,这些景象早已荡然无存,可是当时的小姐少爷们却至今还保持着喝咖啡、吃西餐、跳交谊舞的嗜好,他们被统称为“老克勒”,来自英文的“Color”,意指多彩的生活。

3满口乡下人

大量移民的城市会有移民城市的自然特征。他们从居无定所,到安身立命,其中的艰辛是很多现代新移民们正在体悟的。与这次移民潮不同的是,当初的移民们只有少数是为发展而来,更多的是来讨生活的。第一次大移民的背景大多都来自真正的乡下,而一旦在上海立足后,就会有更多的亲戚同乡前来投奔。

对他们来说,一方面自己还立足未稳,另一方面又希望尽力助人。于是“乡下来人”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需要为“乡下人”安排吃住,为他们介绍工作,甚至教他们谋生技巧。即便那些挑着山货特产偶尔来看看自己的“乡下人”,也该送他们些吃的用的和穿的。邻居间都会自然招呼道:“你们家有客人啊?”“是的,乡下来人了。”即便有些客人是从一些中小城市来的,当邻居问起:“乡下来人啦?”一般都懒得解释道:“是啊。”久而久之,所有外地来人都统称“乡下来人了”。这就是上海人习惯把所有外地人称做“乡下人”的来由。

那时的“乡下人”并不包含任何的鄙视和偏见,这与后来的状况并不完全一样。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乡下人”来上海,因为他们会带来各种上海没有的新鲜山货,也会告诉我很多父母们在乡下时的陈年旧事。而我的母亲就是一个从乡下投奔亲戚才落脚上海的典型,这才成就了我这个生长在上海的移民后代。因此我也经常跟现在来上海工作生活的外地人说:“你们就象是当初我们的父辈,你们的孩子就将是现在的我。”他们却惊呼:“不敢不敢!”

4漂泊的灵魂

每年过年都看见外地同事们着急上火地订购火车票返乡,但每次过年后回到上海上班时,却总能看见他们带着满意的神情说:“家乡真舒服,不用起早,不用赶路,甚至不用看着钟表过日子。”他们为每年能回家过上一段轻松闲散的时光而满足,我却每次都不无惆怅地说:“你们累了可以回家乡躲躲,上海人累了往哪里躲?”

这是多数上海人自己都很少清楚的事实——上海人,没有家乡。

也许有些上海人还偶尔回到父辈的家乡去看看,但那也只被当成了一次旅游。父辈们百年之后,连那种旅游式的回乡也自然不再去了。

当上海人自以为自己是“上海人”时,“故乡”也就同时失去了。偏偏上海这个偌大的城市又无法接替家乡的地位,因为这个奢华繁忙的都市永远无法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所以当上海人在上海以外的地方互相遇见时,只是觉得对方也是“上海人”,内心顶多是一种见到邻居般的欣喜,却从不会有“老乡见老乡”的感觉。

当你成为一个“上海人”时,你将成为这个移民城市的一员,这意味着你将不再有魂牵梦绕的家乡,也不再有以命相助的老乡。

5谁是老祖宗

我活到二十多岁时才知道有家谱这回事,但是一直都以为那都是些不靠谱的记载。直到后来发现很多旧事都能靠家谱、族谱做考证的,这才意识到自己竟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是谁?他们来自哪里?又去了哪里?

再看身边的上海人,竟没人拿得出自己的家谱,也没人知道自己的传承渊源。有些朋友知道自己的名字中有所谓“×字辈”的,但却没人知道这个与辈分有关的字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自己的后代该属于哪字辈的。

于是我才相信,上海人都是些断了根脉的人群,都是比“石库门”还更找不到出处的人们。这样的人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祖宗,更无法知道自己姓氏的来源,也不知道自己家族的渊源。有个学哲学的朋友告诉我:“孝的根本意义在于传承家族的生生不息。”原来上海人天生就是一群失去了“孝道”能力的人们。往好听的说,是“海纳百川”;用难听地讲,也就是“一盘散沙”。

6可怜的精明

不少外地人对上海人的精明深恶痛绝,这是自然的,因为上海人的精明常会伴随着侵占性,这是任何地方的人都不会喜欢的。很想为上海人的“精明”做些辩护,因为这不是上海人的骄傲,而是上海人永远的痛点。

自从穷苦的移民们当家作主后,上海所有的房子都被政府统一分配为每户一房。房子多的让出来给没房住的。于是原本一幢只住一户的石库门,被分配住进了五到十户。当时谁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更多的贫苦百姓确实有咸鱼翻身的主人翁感。

可是活人是要成长生育的,这样的形态一住就是三十多年,这就使上海变成了一个房子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了。很多人家被迫要在一个房间中生活两代、三代人。偏偏当时还要争当所谓的“光荣妈妈”,我有个同学就是家里的老七,她还有个弟弟,但是家里却只有一个半房间。

于是上海人所有的生存细胞都被发掘出来,搭阁楼、拉帘子、一物多用都是最常见的办法,很多人家的缝纫机同时又兼着唯一的茶几、书桌和饭桌等功能。一个不满十平米的空间成为五、六家人共用的厨房。邻居间关系越来越紧张,因为稍不留神就会侵占了别人的生存空间,或者被别人侵占了自己唯一的生存空间。很多斤斤计较、有便宜就占等坏毛病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养成的。

这种现象不要说外地人不理解,就连80后出生的上海人都已经无法想象了。可怕的是,一些这个时代过来的父母们正在有意无意中把这种毛病传给了下一代,这会使下一代造成人格上的损害。

但愿以上文字能为外地人、上海人、以及新到上海的人们提供一些观察上海的依据,减少一些相互的误解,体谅一些对方的处境和背景。因为从历史上看,上海人和外地人原本就是一伙人。@杨春面

文章来源:上海头条播报

配图来源:史海探求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