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浅谈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途径研究

浅谈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途径研究

时间:2020-07-20 04:48:22

相关推荐

浅谈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途径研究

审美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共情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各地的人文环境,增加自身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然而在乡村小学教育中,美育依旧得不到重视,依然是“五育”中最薄弱的一环。

教师课堂引导、纠正可提升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和纠正,唤醒学生的生活艺术体验,教师需要深度开发教学课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多重资源。

(一)充分利用语文文本资源学生在阅读优美词语、句子、文段时,教师可运用语文学习最基本的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来进行引导。语文中包含优美词语、句子、文段,语言流畅,意境丰满,情感真挚,刻画生动,或者文字中蕴含着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教师通过听说读写引导学生发现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图像美。

(二)充分利用乡村环境资源乡村生活和环境对于乡村小学来说是非常好的有利条件,乡村民风淳朴,农民辛勤劳作,内心单纯质朴,没有大城市的浮躁和污染,乡村空气清新,农作物和各种花草生机勃勃,一切都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然中的美无处不在,所谓大道至简,一切灵感和美好都来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这些天然的优势都可以作为教师指导学生的有利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入自然,深度感受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

结合乡村自然环境内化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当乡村学校的校外资源能够完美融入校园语文课堂时,自然环境资源与学生的审美见解、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已然相互融合,社会教育与乡村学校课堂的交流屏障被打破,以往的单一美育教学形式被突破,课堂里出现新型的美育方式。

(一)课堂内改变学生审美的视角传统的乡村学校语文课堂中的教材大多是平面图片,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直观的感受和更直接的美感体验。将农作物和一些动物植物等搬到课堂中,制成艺术展品,就能够弥补这一缺陷。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直接与自然情境建立情感连接,学生能够在课堂直接感受到情境中的意境、情感、文化、形态、形式等特质,构建一个三维空间,将学生的审美体验与直观感受相连接。

(二)改变学生对艺术的解读形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创作的过程,带领学生思考解析语文课堂以及自然环境的艺术构建思维和美感体现的原理,带领学生深度潜入艺术作品的产生,解读背后的神秘密码,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审美心态。

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 由感性审美上升到理性审美

目前乡村学校学生的审美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这就容易造成审美的体验感受和见解停在较为肤浅的层面,在语文课堂的实践教学中能够唤醒学生深层次的理性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一)内化行为素养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时,可以地方居民居住地和室外环境为媒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原始的运作和生活细节带来的直接审美信息。学生在户外参观的过程中,往往会自发地,姿态优雅而又专注地欣赏眼前的情境,这与在教室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完全不同,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欣赏中。

(二)唤醒创新意识教师既可以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又可以扮演探索者、开拓者、咨询者,还可以是乡村环境的保护者,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也可以举例说明自己喜爱的一件事或者物,对其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在学生面前成为一个积极的学习构建者。

美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对话共同成长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乡村美育教学要提升学生对艺术美、情感美、自然美的感知力、觉察力、创造力、鉴赏力,实现乡村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