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国历史故事:陕西地面古代建筑的研究

中国历史故事:陕西地面古代建筑的研究

时间:2021-11-14 04:31:52

相关推荐

中国历史故事:陕西地面古代建筑的研究

1972年一1979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和临渔县文化馆的同志,在临撞县城北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先后由张鼎玉、巩启明等主持发掘了此处半坡类型的村落遗址。这处遗址由居住处、陶窑场和墓地三部分组成。其中有居住的房屋100多座,分成五个居群落,每个群落有14座或20多座小房子。呈圆形排列,中间是大房子和广场,所有的小房子都面向中心广场。外围挖有沟壕。其营造技术由地穴到半地穴,直至地面起筑,并出现了分间。墙壁和居住面的处理,由开始用草泥逐步发展为白灰面,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1958年~1977年,映西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宝鸡市东北部金陵河西岸的北首岭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出房屋32座。从文化堆积层次看,其上层属于仰韶文化晚期,中层与半坡类型同,出土的房屋遗存及其布局与半坡、姜寨相类。其营造技术,正坑呈方形圆角,地面铺碰石,石上抹草泥土,然后涂一层灰白色硬面。墙壁也抹白灰。

1980年陕西省陕南考古队在西乡县何家湾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房屋20多座,灶坑6个。陕西龙山文化,即西安客省庄文化,在西安、渭南、宝鸡等地均有分布,约为公元前2300^-2000年。在这类遗址中出土的房址也很多,其中西安市长安客省庄发掘出土房址10座,岐山京当乡的双庵11座,武功县赵家来12座,都是半地穴建筑,有单室和内外室两种,地面有硬土和白灰面。其单室房子为圆形或方形,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由内外室组成的房子,有的呈吕字形,有的内室是圆形,外室为长方形,中间都有通道。内室中间是灶坑,外室有保存火种用的A形壁炉。在赵家来出土的房址中,还发现了板筑夯上墙,最长的有11米以上,宽0.4米,高0.62-0.6米,这是迄今陕西发现最早的夯七板筑墙,足见这里至今农村住房所用的夯筑历史是十分悠久的,这在我国建筑史上也是突破性的进步。

此外,在陕北绥德县义合乡的新官道村东北的山弃上,发掘出的龙山文化时期的房子10多座,其中完整的一座平面亦为“吕”字形,半地穴式,墙壁和地面均抹一层草拌泥,上敷一层料石粉,光滑平整。也有利用当地的石板铺地的。更值得提及的是在有的房子地角绘一周宽2 - 4厘米的红色彩绘壁画,这实属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壁画之一。还有的在房子地面中间有圆形的深红色彩绘。非常有趣的是壁炉式的灶已出现,看来壁炉的发明权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的。

在西安发掘的商代老牛坡遗址、长安滓镐遗址和周原岐山凤雏村、扶风召陈村的宗庙(宫室)建筑遗址,都表明我国建筑业在商周时期已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夯筑技术的普遍应用,土坯、砖、瓦的发明应用,四合院的形成,网柱结构进一步发展等都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的飞速发展。同时,这个时期已出现了城市。周原遗址的探测和发捆,说明在西周早期周人定居周原后新建立的都城岐邑,已是比较规整的城市了,宫殿区、住宅区、手工业作坊区等排列有序,其布局对后来的汉长安城,乃至唐长安城都有一定的影响。凤翔雍城遗址中出土凌阴冰窖用房和马家庄的宗庙遗址,以及古雍城的布局,都为研究当时的建筑风格、建筑性质和筑造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该地出土的春秋时期的建筑上用的俐饰构件,已成了研究古代建筑的装饰和性能的新资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