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服饰文化

时间:2020-09-05 06:02:23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服饰文化

本文乃作者童哥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们说说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共包括五个语支的十七个民族,即藏族、门巴族、彝族、傈僳族、纳西族、哈尼族、基诺族、景颇族、阿昌族、羌族、珞巴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土家族、白族等。这些民族的祖源,都可追溯到古代的氐羌部族系统。

我们从《后书汉●西羌传》中得知,古代在中国北部、西北部的广大地区,生活着一个庞大的游牧部族群体一羌部族和同源异流的氐部族。在羌族中又分为两大部落,即“北羌”和“马羌”。商朝时期羌人臣服于商,与周人的关系密切。至商晚期,周武王联合以羌部族为主的若干部落,发动反抗商朝的战争,商灭周立,羌人与羌文化开始进人中原。

独龙族特有的

战国时期,西北河、湟流域仍为羌人活动区。秦献公时,秦的势力迅速扩张,威胁到以爰剑的后代为首的羌部落安全,爰剑的子孙印便率领羌部族中的一些部落西迁,再不与诸羌来往,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羌人大迁徙,这支羌人对后来藏族、门巴族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仍然生活在河、湟地区的羌人在秦统一中国后的一段时间,得到发展壮大。

西汉时期,为分散羌人势力,切断他们与北匈奴部族的联系,巩固朝廷统治,大量羌人被赶往中国西北沙漠地区,另一部分羌人被内迁。东汉时期,再次将大量羌人迁人甘肃、宁夏、内蒙等地,改称“东羌”,留在西北地区的称为“西羌”。这种民族的分割和对羌人的残酷统治导致了朝廷与羌人连年不断的战争,使羌人陆续由北向南迁徙逃亡,原聚集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庞大氐羌部族群分化、瓦解,散落到全国许多地方,与当地民族融合或随属于当地民族。

羌人

现在生活在岷江上游、四川西北部的羌族,即是战国后期从河、湟地区迁徙到此的羌人与当地土着融合的后裔。今日生活在云南、四川省境内,属于“羌语支’的普米族,在历史文献记载中为7世纪前生活于青海、甘肃等地的被称为“西番”(古羌族的一支或旁系)的游牧部落,后为追逐水草的丰盛和气候的温暖而向内地人迁。因生活在西昌地区的普米人会驯养良马,云南官府及马贩便进人西昌,与普米人进行贸易往来。在《宋史》中就有“人西番求良马以中市”的记载。后来云南与西昌修建驿道后,普米人便逐渐迁居云南。

而今日生活在云南大理一带系属于“羌语支”的白族,其先民史称“滇僰”(意为“僰人”中的云南部落)以及“叟”、“白蛮”等。“僰人” 在先秦时期是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氐羌游牧部族的一支,被称为“羌僰”。 秦以前有云南、四川等内地人买卖“羌僰”为奴隶的记载。后来由于交通关卡的开放,使“僰人”渐渐向云南的西北和东北部迁徙,并与当地土着相融合,共同形成今日白族的先民。

“羌语支”的白族

至于属于“羌语支”的土家族,一般都以为其祖源为古代的巴族,但据刘尧汉先生《中国文明的源头新探》一书论证,巴同氐羌亦曾有文化上、血缘上的联系:川东古代的巴人是伏羲的后裔,而伏羲是古羌戎的代号,都同样以虎为图腾。嘉陵江上游,接近氐羌的活动区域;居于嘉陵江两岸的巴人之一部“板凳蛮夷”,东汉时曾多次到汉中、广汉征讨羌人。东汉末年,部分巴人曾移居洛阳,与氐人杂居,史称“巴氐”。巴氐是后来土家族先民的一部分。有人甚至根据《洞溪铜柱记》有关记载和土家语与彝语相近以及土家族与云南部分彝族风俗相似等现象,认为土家族来源于唐中叶的乌蛮。与“羌语支”平行的“彝语支”所统属的纳西、傈僳、基诺、彝、哈尼、拉祜、阿昌等几个民族,追踪他们各自的历史,也都与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羌、氐游牧部族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

古代的巴族

如彝族是古羌人的某些支系在长期向南迁徙、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各地土着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而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的族源也都来自古代的氐、羌族系;傈僳族则为彝族中的一支“乌蛮”与当地土着民族融合的后代;基诺族则为哈尼族的一支与当地汉族、瑶族融合的后裔。至于阿昌族祖先,学者们认为就是与彝族有紧密关系的“叟”人。而叟人也源于古氏羌系统,为其旁支和“羌语支”、“彝语支”一样,属于“景颇语支”的景颇族族源亦与古氐羌系统有关。据历史传说和汉文献记载,景颇族先民最早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约自唐代始沿横断山脉南迁。南迁后,东部景颇族分布于澜沧江以东、金沙江以及泸水地区;西部景颇族则分布于当时南诏的永昌节度管辖地区内的片马、古浪、岗房一带。

这一地区史称“寻传”。“寻传蛮”,即包括景颇族先民在内。属于藏缅语族未定语支的独龙族和怒族,同样与古氐羌系统或其后裔有血缘联系。他们的先民,就是春秋战国时进人滇西北地区的氐羌部族“白狼”人,约在公元前10世纪前后,他们就已活动在今四川西部及云南中甸至德钦一带。到秦汉时期,“白狼” 人各支系聚居在怒江、金沙江上游河谷,多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怒族的直接祖先,据史载当为唐代彝族的一支“庐鹿”部族。而彝族,如前所述,是典型的氐羌民族后裔。

景颇族

由此可见,“藏语支” 、“彝语支”、 “景颇语支”、“羌语支”的民族,都与古代氐羌部族群有着密切的血缘联系,因此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就必然地吸收和保存了各个民族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信仰和生活习俗。加之历史上属于氐羌部族群的藏缅语族多居于地势较高、气候相对寒冷的山地,因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他们都形成了共同的“原始多神崇拜”和先人图腾意识,有着相似的建筑形式和服饰特点。

纵观现今藏缅语族各民族服饰,除了个别民族如土家族外,大多数民族服饰的构成是以御寒保暖为主要功能,或披羊皮毡、牛皮毡,或穿藏式长袍,并且在衣的底部多有“衣尾”,都曾用麻布作衣料。我们姑且用“披毡”与“衣尾”以及“衣皮、服麻”作为其服饰文化之代表或类征。

藏式长袍

关于“披毡”与“服皮”,唐代樊绰《蛮书》卷四记纳西族先民“磨些蛮”服饰为“男女皆披羊皮”。

清道光《云南通志》引《皇清职贡图》说:“傈僳散居姚安、丽江、大理,永昌四府……男人裹头,衣麻布,披毡衫,佩短刀,善用弩,发无虚矢女短衣长裙跣足。”普米族在明代时称为“西番”,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说:“永宁府……多西番, 民性最悍。佩刀披……妇女以音泽发,搓之成缕,下垂若马鬃。”同书记述白族先民……男子披毡椎髻”。元李京《云南志略●白人》条也说:“男子披毡椎髻。”

其实白族披毡椎髻习俗,早在唐代已见诸史籍。唐初梁建方《西洱河土风记》讲到白族先民之一的西洱蛮时说: “男女以毡皮为披,女子绝布为裙,衫仍帔毡皮之帐。头髻一盘而成,形如髻。男女皆跣。稍后樊绰《云南志》卷五说:白蛮“子当顶髫髻,并披毡皮。俗皆跣足”。

参考资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