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桓仁山参从中国走向世界|辽宁名片寻访录 县区篇②

桓仁山参从中国走向世界|辽宁名片寻访录 县区篇②

时间:2019-11-13 15:45:24

相关推荐

桓仁山参从中国走向世界|辽宁名片寻访录 县区篇②

“我这辈子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做好人参。不为成就自己,只为把人参产业做好做强。”在人参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近40年,年过半百的任勃宇对人参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用“热爱”两字能形容的了。

任勃宇是桓仁二棚甸子镇摇钱树村人,从七岁跟舅舅上山挖第一支野山参开始,人参就在他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如今,人参事业早已融入他的生命,成为他的全部。

上个世纪80年代,任勃宇开始搞林下经济,从食用菌、林蛙到林下山参,后来又到杭州做了20多年的人参销售,直到,他回到家乡成立了辽宁参康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可以说,桓仁山参产业从小打小闹到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占据国内将近一半市场的整个崛起过程,任勃宇都亲身经历过。这其中有成功的欢笑,也有低谷时的徘徊。

学种人参 18岁就成万元户

任勃宇出生于1964年,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就经常跟着父辈进山挖人参。他16岁辍学后到林场干活,头脑灵活的他在18岁时就成了当地有名的万元户。

因为肯学、肯干、肯吃苦,19岁开始,任勃宇被乡里聘用,担任多种经营站站长。

桓仁地处长白山南麓余脉,3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峰峦叠嶂、江河纵横,形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概貌,森林覆盖率达到77%,森林资源极为丰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担任站长以后,任勃宇心里一直在琢磨着怎么利用好家乡的资源,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一开始,他将视线放到了菌类和林蛙养殖上。在他的带动下,摇钱树村村民开始种植食用菌、养殖林蛙,大伙儿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解决了温饱问题,任勃宇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想到了种植林下山参,做出一个产业来。

让人参在桓仁“热”起来

上个世纪80年代,桓仁的林下山参并没有形成产业。

桓仁林业局总工程师王思利告诉记者,当时县里有个参茸场,省里有个药材试验站在种人参。但这些并没有让人参真正在桓仁“热”起来。

王思利回忆,生产队解体后,有一户村民分了些人参籽,就尝试着都种到了林子里。当时的规模只有不到两亩地,谁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可过了四五年,村民发现种在林子里的人参长得还都挺好,这才开始认真管护起来。1991年,村民把收获的人参陆续卖掉,到1999年,总收成已经达到二三百万元。

从那以后,桓仁的林下山参种植业开始迅猛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末,任勃宇种人参的时候,行业内还没有成熟的技术,也没有大面积种植的成功先例可以学习。虽然在山里长大的他对野山参不陌生,但对生长习性却不熟悉。

于是,任勃宇白天带人上山干活,晚上到处学习取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那段时间,只要听说有懂人参种植知识的人,他都去虚心请教。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记录设备,所有听到的知识他都用笔记下来。

为人参找销路 他辞职远赴杭州

经过几年的摸索,任勃宇基本掌握了林下山参的种植技术。

林下山参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在海拔400米高的森林,坡地在25-40度之间,还要有一个乔、灌、草、藤兼备的植物伴生体系及相互平衡的食物链。

种植林下山参,必须具有原始的自然土壤层,呈微酸性,有机质含量应达到4%以上;林下山参喜欢阴凉气候,喜欢漫射光和散射光,忌阳光直射。

任勃宇说,野山参在其缓慢的生长过程中,几乎都会经受冰冻、暴雨、病害等自然灾害,还会遭遇虫嚼、鼠兽吃及畜踏,每支存活下来的野山参都历经磨难,是生命力极强的“植物精灵”。

正因如此,野山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百草之王”“万药之首”,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用来滋补养生。由于其功效显著、资源有限,所以价格昂贵。

但是,价格昂贵的东西往往有价无市,大家辛辛苦苦种出的野山参,要卖给谁才好呢?

为寻找人参销路,任勃宇毅然辞职,只身远赴杭州,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里推销野山参。

渐渐地,他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随后,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参茸专营店。

转眼时间过去,上海神象、杭州胡庆余堂等企业都成了任勃宇的大客户。此外,他还创建了规模较大的“山海参号”野山参品牌专营店,同时开辟了新的销售市场,最好的时候年销售近千吨。

资源最珍贵 回乡再创业

做了20余年的销售,市场起起落落,行情好的时候收入颇丰;赶上年头不好的时候赔得连本钱都不剩。

几经思考后,任勃宇发现,真正决定市场价格的并不是销售;暮然回首,家乡的资源才是最珍贵的。

,任勃宇又选择卖掉杭州的所有资产,回到家乡重新创业。

,任勃宇在家乡成立辽宁参康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始全面发展林下山参种植业。他采用“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策略,以每年人参加工、贸易赚取的利润投资林下山参种植。

现在,任勃宇公司控制的林下参已达5万多亩,成为辽宁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公司旗下有5个分公司,分别主营园参食品、野山参原生态产品、人参饮片及道地药材、人参的网络营销及园参种植。

王思利介绍,1990年到2000年是桓仁山参产业的起步阶段,各乡镇陆续开始种植林下山参。“90年代约有1万多亩,到2001年后,基本上以每年三四万亩的速度递增,现在全县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以上。”

2002年,桓仁开始抓林下山参种植示范点,以奖代补,后来又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扶持林下山参产业发展,同时举办林下参种植培训班、给种植户办理贴息贷款、举办野山参文化节……桓仁林下山参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王思利说,现在桓仁地区,像任勃宇这样从事林下山参产业的企业有二三百户,从山参种植、加工到销售,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有超过两万人从事林下参产业,年产干人参近3吨,基本上都销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振兴人参产业 找回国际贸易话语权

现在,辽宁省山参产品占有全国市场的70%以上,桓仁山参在辽宁省的占比同样能够达到70%。然而任勃宇认为,相对于全球人参产业,中国人参产业还处于原料基地和初级原料加工厂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参生产国及主要供应地,占世界总产量的80%。但受自然条件制约,其产区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两省,长白山余脉的几个市县。因缺少政策扶持和强大的龙头企业引领,一直没能形成较完整高效的产业链。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参产业多头经营、内耗严重、市场分割、资源流失、缺少标准定价等市场乱象,虽然中国是人参生产大国,但也只是美、日、韩等人参产品制造大国的原料种植基地和初级原料加工厂。

任勃宇认为,振兴人参产业,争取中国人参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资源是关键制胜点。为此,他用一年的时间制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既要保证种植农户的利益,又要保护生产企业的利益,同时还要保证终端销售价格的合理稳定。

任勃宇说:“干了这么多年,我不想出风头成为老大,只想抓住国家政策的机遇做成一件事,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更成就这个产业,让中国人参恢复它应有的价值和国际地位。”

事实上,桓仁县委、县政府一直在为实现从原料到产品、高精产品的转化努力。桓仁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建成了以加工桓仁山参为主的祥云药业、森涛参茸公司、功达人参加工公司等一批国营、民办企业。其中森涛山参基地是中国第一个进行山参人工栽培和无污染标准化加工、第一家通过GAP中药材种植基地认证的山参加工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人工山参种植、科研和加工单位,产品销往韩国、日本、印尼等10多个国家。

王思利介绍,在政府引导和龙头企业带动下,桓仁林下山参产业成果丰硕,桓仁林下山参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桓仁山参种植技术规程》已经成为省级标准,桓仁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山参之乡”,二棚甸子镇被国家命名为“野山参特色小镇”。

现在,桓仁野山参已经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进入了电子期货交易市场,东北参茸城集管理信息化、仓储智能化、交易电子化,是国内首家“智慧市场”,年人参产品交易额已经超过40亿元。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金松 编辑 赵永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