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崇祯时期的内阁首辅薛国观几乎就被《明史》列入了奸臣传

崇祯时期的内阁首辅薛国观几乎就被《明史》列入了奸臣传

时间:2023-01-10 14:30:28

相关推荐

崇祯时期的内阁首辅薛国观几乎就被《明史》列入了奸臣传

由于首辅刘宇亮在督师巡边期间屡屡犯错,言行不慎,终于被虎视眈眈首辅宝座的薛国观抓住了机会。他勾结同样别有用心的杨嗣昌等人一起落井下石,趁机在崇祯面前弹劾刘宇亮“出尔反尔,前后不一,对上不恭,对下不睦。”

崇祯本就对刘宇亮一系列的举措多有不满,于是下令由薛国观代为拟旨申饬。据《明史·刘宇亮传》记载:

国观乃拟严旨,责以前后矛盾,下九卿科道议。佥谓宇亮玩弄国宪,大不敬。

刘宇亮接旨后,开始积极上疏自辩。不过,早就对于首辅之位志在必得的薛国观岂能善罢甘休,他怂恿朝中言官们揪住此事不放,继续上疏弹劾。据《明史·刘宇亮传》记载:

宇亮疏辩,部议落职闲住,给事中陈启新、沈迅复重劾之,改拟削籍。帝令戴罪图功,事平再议。宇亮竟以此去位,而国观代为首辅矣。已而定失事者五案,宇亮终免议。

1639年,崇祯帝下旨罢免了刘宇亮的首辅之职,准许其归乡闲居。于是,在他离开内阁后,薛国观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六十二位内阁首辅。

薛国观(1575年——1641年),字家相,号宾廷,陕西韩城(今陕西省韩城市)人。虽然没有列入了奸臣传,但他的确是一位被后世非常诟病的首辅大臣。

关于薛国观早年的经历,笔者翻阅了许多史料都没有找到太多的记载。大致判断,和我们所有的普通人一样,他青年时期应该是太过平淡无奇了。

16,已经四十五岁的薛国观才终于考中了进士,被授予莱州推官一职,开始从地方和基层做起。

之前,笔者在“大明首辅系列”中提到过,明朝的科举考试体系非常复杂。通过一次一次的进阶考试,才能成为进士,能走到这一步的绝对已经是凤毛麟角。

但在取得进士身份后,还要再任庶吉士进行两三年的学习。之后,还要接受朝廷的任前选拔考试,成绩优异者,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成绩中等者,会被授予御史和言官之职;而成绩下等者,就只能外放从基层做起,担任县令之类的干部。

很显然,薛国观被外放地方任职,说明他的成绩并不靠前,甚至还处于末流,所以只能从莱州的基层官做起。

当时,木匠皇帝朱由校登基不久,他在犒赏了东林党人的拥立之功后,还纵容他们通过“移宫案”和“红丸案”击败了浙党等反对派。从此以后,朱皇帝开始一门心思投身于木工事业,所以朝政都交由魏忠贤去打理。

随着魏忠贤的掌权,他的阉党势力也以光速一般增长,与东林党形成了“二虎相争”之势。双方都认识到,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都在暗中积极蓄力,摩拳擦掌。

天启二年,东林党中的激进派率先出招,杨涟领衔上疏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可惜,由于东林党内部尚未统一分歧,更因为明熹宗对魏忠贤的宠信,杨涟的这次弹劾以失败告终。不过,倒是把魏忠贤本人惊出了一身冷汗,从此开始更加仇视东林党。

经过阉党内部的筹谋,他们终于开始绝地反击,在弹劾东林党排斥异己和结党乱政的同时,还加上了“勾结熊廷弼以图军权”的罪名。据《明史·杨涟传》记载:

大理丞徐大化劾涟、光斗党同伐异,招权纳贿,命逮文言下狱鞠之。许显纯严鞠文言,使引涟纳熊廷弼贿。文言至死不。显纯乃自为狱词,坐涟赃二万,遂逮涟。比下诏狱,显纯酷法拷讯,体无完肤。其年七月遂于夜中毙之,年五十四。

在魏忠贤阉党的这一轮攻势下,不仅将杨涟、熊廷弼等人折磨致死,就连整个东林党也遭到严重的波及。从此,“倒阉势力”几乎偃旗息鼓,朝政事务皆由阉党所控制,甚至于就连内阁也变成了“魏氏内阁”。

薛国观在暗中分析局势后,大胆进行了政治押宝,开始彻底倒向了魏忠贤的阉党。为了邀功,他开始不断上疏弹劾东林党人,比如刑部尚书乔允升、兵部侍郎萧近高、御史熊明遇等。不管这些人有没有问题,先骂两嗓子再说,反正明廷又不会因为“弹劾不实”而治罪。据《明史·薛国观传》记载:

国观所劾御史游士任、江都御史熊明遇、保定巡抚张凤翔、兵部侍郎萧近高、刑部尚书乔允升,皆东林也。

薛国观的卖力表现和演出,自然引起了魏忠贤的关注,逐渐对他委以了重任。不久,薛国观在阉党的举荐下调入北京,担任户部给事中。感念魏忠贤的提携之恩,薛国观表现得更加勇猛,简直成为了撕咬东林党的一条恶犬。

同年,因为母亲的过世,薛国观只得辞官归乡,依例进行丁忧守制。三年期满后,薛国观被朝廷重新起用,担任了刑部给事中一职。在此期间,他除了一再吹捧阉党和撕咬东林党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建树和成就。

1627 年,随着一代卓越的木匠朱由校过世,大明江山由信王朱由检继承,史称崇祯皇帝。这哥俩对于朝政事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哥哥朱由校啥都不管,弟弟朱由检啥都要管,可惜每每都管不好。

就以清除阉党为例,崇祯即位后立即对魏忠贤的阉党展开了彻底清算,但凡是阉党成员或疑似阉党成员,统统被问罪下狱,甚至还有的被处斩。可是,到了崇祯中晚期时,他为了制约东林党,又开始有意扶持新的阉党掌权。

当时,像薛国观这样正儿八经的阉党成员,自然没能逃脱和幸免。很快,南直隶御史袁耀然上疏弹劾薛国观结交内侍、依附阉党、扰乱朝政、挑起党争等。此疏,立即得到了东林党人的集体附议和支持,吓得薛国观连连上疏自辩。

幸好,崇祯初登基时,薛国观曾经奉命巡边并整饬军备,此事被崇祯帝褒奖过。要不然,面对这轮弹劾,他必定小命不保,因功而被从轻处罚后,薛国观被罢官免职,准许归乡居住。据《明史·薛国观传》记载:

奉命祭北镇医无闾,还言关内外营伍虚耗、将吏侵克之弊,因荐大将满桂才,帝褒以。然清议不容,旋以终养去。

1635年,随着清理阉党的工作告一段落,随着东林党的一家独大,崇祯为了平衡朝局,逐渐起用一批旧臣。而首辅温体仁深知薛国观与东林党的仇怨,所以趁着这股东风将他重新起用,担任了左佥都御史。据《明史·薛国观传》记载:

温体仁因其素仇东林,密荐于帝,遂超擢大用之。

当时,首辅温体仁凭借溜须拍马和曲意逢迎而赢得了朱由检的信任,成为崇祯一朝在职期间最久的一位首辅。于是,薛国观开始有样学样,将温体仁树为了自己的“导师”和“偶像”。

在温体仁的举荐下,薛国观升任了礼部左侍郎。同年,他就赶上崇祯再次扩充和更新内阁,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第一次被准许入阁参预机务。

温体仁在刻薄寡恩的崇祯治下,已经当了五年的首辅。可惜,五年来他实在是乏善可陈,对内对外都无建树,崇祯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位首辅除了会拍马屁,啥也不会干,对他逐渐丧失了信任。

与此同时,东林党人对温体仁的弹劾就没有消停过,颇为识时务的温首辅决心见好就收,赶紧辞官回乡。临行前,温体仁推荐继承了自己“衣钵”的薛国观接任内阁首辅。

虽然,崇祯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还是加封薛国观为礼部尚书并加太子太保衔,成为了文渊阁大学士。张至发接任了温体仁的首辅之职,仅仅一年时间就被罢职,之后的孔贞运和刘宇亮也相继都光荣下岗。

1639年,在入阁三年后,薛国观终于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内阁首辅。据《明史》记载:

先为首辅者,体仁最当帝意,居位久。及张至发、孔贞运、刘宇亮继之,皆非帝意所属,故旋罢去。国观得志,一踵体仁所为,导帝以深刻,而才智弥不及,操守亦弗如。帝初颇信响之,久而觉其奸,遂及于祸。

成为首辅后,薛国观一刻都没过渡,立即开始贪赃枉法和徇私舞弊。为此,一大帮御史们开始纷纷上疏弹劾他,崇祯皇帝已经疲于更换首辅了,所以只想敲打敲打薛国观让他赶紧收手就算了。

可是,薛国观居然还不领情,非说朝臣们贪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为了转移矛盾,他还弹劾东厂和锦衣卫履职不严,约束不力。

崇祯那个气啊,心说本打算敲打敲打你就行了,你非但不领情,还抵赖,还转嫁矛盾,真是其心可诛。而且,二人谈话时大太监王德化就在一旁伺候。据《明史·薛国观传》记载:

始帝燕见国观,语及朝士贪婪。国观对曰:“使厂卫得人,安敢如是。”东厂太监王德化在侧,汗流沾背,于是专察其阴事。

这下,薛国观算是捅马蜂窝了,不仅得罪了崇祯,顺带连崇祯身边的宦官也得罪了。此时,宦官的势力虽说不如天启朝那么夸张,但崇祯为了平衡朝局和限制东林党,越来越对身边的宦官加以宠信。

可是,宦官集团还没有开始真正发力呢,薛国观就又惹事了。

依例,明朝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官员考核。行人司的一名官员吴昌时,他担心自己难以通过考核而被降职,因此悄悄向首辅薛国观行贿,希望能在考核中脱颖而出,调任吏部给事中一职。

薛国观自然也没客气,很快就把钱收了。在他看来,此事so easy!

最后结果,吴昌时虽然通过了考核,也调任了他职,但却极其不满。因为!他只得到了一个礼部主事的职位,这个职位虽然品阶不低,可却是清汤寡水,毫无油水可捞。

关于这件事,薛国观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肥缺太少,而送礼的太多,实在难以兼顾。对此,薛国观也安慰了吴昌时,说下次等机会吧,这次先委屈委屈。

而这个吴昌时也特别豪横,你收了钱就得办事,说好的吏部换成了礼部,自然不能答应。于是,这哥们开始四处上访和告状,刑部和大理寺不行,他索性去了东厂告状,说首辅薛国观贪赃枉法。

东厂每天都有许多人前来告状,如果搁从前,没人会在意此事。可现今不同了,薛国观得罪了东厂大太监王德化,正愁没有机会对薛国观下手呢。

恰此时,因被薛国观弹劾的中书周国兴和杨余洪在廷杖下毙命,其家人也在暗中搜集薛国观受贿的证据,也报到了东厂。于是,东厂立即将这些事都奏报给了崇祯皇帝。据《明史·薛国观传》记载:

昌时大恨,以为卖己,与所善东厂理刑吴道正谋,发丁忧侍郎蔡奕琛行贿国观事。帝闻之,益疑。

1640年,早已经看不惯薛国观的崇祯帝,借机斥责并罢免了他的首辅之职。但是,依然准许他养老。

而这个薛国观也不知道是不是脑袋短路了,被朱皇帝罢免后还不夹着尾巴赶紧离京,等回到陕西老家后再嘚瑟。这位薛国观薛大首辅,深怕别人不知道他贪赃受贿,在家光收拾行李和装运家资就长达三个月的时间,足足排了十几辆大车。

搞这么大的动作,自然逃不过东厂的眼睛。于是,王德化又在崇祯面前恶告了一状,算是最后的临门一脚射门吧。

崇祯皇帝不仅很生气,而且还很缺钱,关内的流民和关外的清军早已耗尽了国库。于是,崇祯下旨将薛国观问罪,顺便还把已经打包装车的金银财宝运去了前线充作军饷,也算是薛国观间接为抗清事业做出了一些贡献吧。

1641年,在狱中已经关了一年的薛国观还是难逃一死,被崇祯帝下旨自尽。据说,薛国观入狱后非常坦然,他认为崇祯帝无非就是要抄没他的家产罢了,根本不会严惩自己。据《明史·薛国观传》记载:

国观自谓必不死。八月初八日夕,监刑者至门,犹鼾睡。及闻诏使皆绯衣,蹶然曰:“吾死矣!”。宣诏毕,顿首不能出声,但言“吴昌时杀我”,乃就缢。

就这样,薛国观走完了自己倍受世人诟病的一生。虽然没有被张廷玉列入了奸臣传,但《明史》对他的评价实在不高:

国观为人阴刻,不学少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