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古人是怎样度过严冬的?穷人和富人差别还是很大

古人是怎样度过严冬的?穷人和富人差别还是很大

时间:2020-08-15 03:58:56

相关推荐

古人是怎样度过严冬的?穷人和富人差别还是很大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这天气也是越来越寒冷。老杨我虽然身处南方,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因为十天半个月见不到太阳,又是淫雨霏霏,便觉得寒冷彻骨。只能蜗居在小房子里,用不起空调,便关紧了门窗,穿上老婆织的“温暖牌”毛衣,烤着电暖器,喝两碗母亲亲自酿的水酒,看一两集电视剧,这日子倒也过得去。于是便想起古人们,那时候天气比现在冷多了,而科技又没现在发达,古人们究竟是怎样过冬呢?思来想去,查找大量的资料,再请教一些专家,终于知道古人是怎样过冬的了。

先说古人的“穿”吧。明朝以前,古代穷人主要穿麻布类衣服,也即是“褐”。《诗经》里有“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的诗句,知道上古时期穷人们就靠穿褐来过冬了 ;陶渊明不愿做官,自然也是穷人。所以他在五柳先生传里面写道:“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麻布衣服终究还是不暖和,到了宋元开始,人们穿上了棉质的衣服 ,明清朝以后,棉衣是百姓主要的御寒衣物了。但是中国人究竟什么时候才穿上真正的棉衣,一直都有争议。因为很多人认为棉花是舶来之物。

刚才说的是穷人的过冬衣物,那么古代的富人都穿些什么呢?主要就是“裘”。也就是以皮毛做的衣服。很多动物的皮毛都用来做成御寒的衣服,比如狐、貂、羊、鹿、虎等等。这里面狐裘应该是比较高档的衣服了。《晏子春秋》里有一段故事说:“景公赐晏子狐白之裘,其资千金。”可见其昂贵。又如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面有诗句云:“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大概狐裘是最御寒的衣物之一。另外从上古时代开始,就已经有了御寒的棉了。袍其实就是有内外两层的一体长衣,夾层填入柔软的御寒物。富人的袍内所填的是高级天然蚕丝之类,而穷人的袍只能填一些类似现在的“黑心棉”之类的东西了。

说完了古人冬天的“穿”,再来看看古人冬天的“住”。|几千年前古人居住的建筑中没有什么集中供暖设备,但是古人有很多奇思妙想,解决取暖问题。有些现在还在南方居民中使用。比如火墙,它类似于北方流行的火炕。这种取暖方式在很早出现了,秦朝的兴乐官遗址中,就发现了火墙的做法。而在皇宫和贵族家庭中,出现了一些更高级的取暖设备,那么那个时候的房子就和现在的空调房差不多了。汉代皇宫中有了温调房、温室殿、椒房殿之类建筑,就是把火源置于室内,通过火源传递热量。比较高级的模式应该是壁炉,壁炉主要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烟孔放在室外,避免废气中毒。

但是,通过建筑来取暖是富人和贵族们的取暖方式。而普通百姓,只能用一些辅助的设备来取暖。其实这些设备也一直流传到现在。最常见的设备就是火盆。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黑龙江,据说是在三国时期开始使用,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火盆以圆形为主,大小不一。炉中烧炭、烧木柴、也有烧煤的。火盆中还可以热茶,烤些食物(比如烤红薯山芋啦,那个真叫香),寒冬腊月里,一家大小围着火盆烤着火,吃着东西,聊着天,其乐融融也!但是火盆灵活性还是不够,所以就有了手炉和足炉,主要是供个体使用。手炉,稍微年纪大些的人都见过,现在有些农村中都还在使用。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又称暖手炉、火笼,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面放木炭或者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上罩子,以防衣物掉落燃着。宋朝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器具,类似于现在的热水袋,叫做汤婆子(“汤”古义就是热水)。就是用金属做成的圆形瓶子,上方开口,从这个口里灌进热水,临睡前用来暖被窝,是不是相当于一个温暖的“老婆子”呢。写到这里,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见过的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火笼,外婆做饭时一边烧火,一边不停地把灶膛中的火炭铲往火笼中,以备全家大小御寒使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