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承诺和一致思维模型-警惕承诺和一致的行为陷阱

承诺和一致思维模型-警惕承诺和一致的行为陷阱

时间:2021-05-24 00:46:57

相关推荐

承诺和一致思维模型-警惕承诺和一致的行为陷阱

一、什么是承诺和一致

承诺和一致原理出自罗伯特·西迪尼奥的《影响力》一书,指人一般都对自己做出的承诺有认同感,尽管有时明知承诺是错的,也会保持行为的一致性,因为做出的承诺已潜移默化地指导了他的思想。

承诺和一致的原理认为: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在面对来自个人或外部的压力时,会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们会采取某种行为以证明我们之前所做的决策。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持一致都是最具适应性、最受尊重的行为。如果想要拒绝,在开始时就拒绝总比在最后拒绝容易得多。作者认为承诺是关键,尤其是公开承诺往往会转变成一种长久的承诺。因此,这一原理提醒我们,即使是对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请求也要保持警惕。

这在日常生活中,承诺和一致常常是和坚强、执着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能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就会被人们认为两面三刀、表里不一。这种社会行为常常导致了,我们一旦做了某种决定,就不再接受其他的信息,去尝试做更好的决定,而执着于执行

保持一致的习性来源于承诺,一旦作出承诺,我们就会尽力去达成。承诺和一致原理常被以说服人为职业的人利用。他们首先引诱我们采取某种行动,或者是作出某种声明,然后再利用我们要与过去保持一致的压力来迫使我们屈从于他们的要求。

二、承诺和一致相关应用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一旦顾客选定了某一种品牌的产品后,他对这种品牌顿生好感,不仅欣赏有加,而且四处向朋友推荐;赌马的人在下注后,对自己挑中的马会立刻信心大增;当你在网上购买了某种名不副实的商品后,尽管自己并不满意,却鉴于自己已经做出的承诺而勉强接受下来。

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不管是由于何种原因,推翻刚刚做出的承诺,都可能留下言而无信的不好印象。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带来的负罪感,常常超出了商品的瑕疵所带来的不快。为此,他们尽管对自己购买的东西不尽满意,又不好意思找商家退货,只好说服自己接受这件带有瑕疵的物品。

在社会群体中,一个人的诚实与信誉是他安身立命的重要因素,而是否信守承诺,是他能否赢得别人信任的重要标志。对于办不到或是有悖于意愿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毫无理由地实现自己的诺言,否则就会失信于世人。

很多商家常常利用“承诺和一致”原理,诱使顾客做出某个决定,或选择某种立场,最终购买他们的商品。

案例一:产品征文比赛

我们可能会经常看到某公司新产品发布经常会发起一些征文比赛,要求参赛者写一份简短的个人声明,以“我为什么喜欢什么什么产品”开头,接着极力吹捧该公司的这款商品。然后,公司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获胜者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品,比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分别是价值多少多少元什么的。

为了赢取奖品,参赛者挖空心思地找出该产品值得夸耀的优点,并在文章中用溢美之词尽情赞美。结果,即使他们从未使用过这种产品,也在不知不觉中相信了自己所写的东西。一旦今后需要购买这方面的产品时,他们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该公司的产品。

案例二:帮人看东西

有个实验:沙滩上,实验人员放下随身听播放器去上厕所,另一个人扮演小偷把随身听拎走。故意让一个受试者看到,实验做了20次,只有4个人出来阻止。

实验继续:实验人员上厕所前,请求旁边的人帮他看好东西。结果20人中有19人阻止了“小偷”。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承诺和不承诺是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的关键因素。这说明人们一旦做出了承诺的选择都会努力保持言行一致。

案例三:玩具促销策略

在美国,圣诞节期间玩具生意最为红火,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玩具的销量就会一落千丈。这是因为,大人们刚刚花完了为孩子买玩具的预算,不再轻易答应孩子们买玩具的请求了。

于是,玩具商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促销方法。他们在圣诞节前插播某种玩具的广告,很多小孩看到广告后,希望这件玩具能成为自己的圣诞礼物。大人们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然而,当他们去商店中购买这种玩具时却被告之已经断货。于是,大人们只好购买其他的玩具作为补偿。

圣诞节刚刚过去,以前那种玩具的广告又铺天盖地出现了。孩子们看见后开始嘟囔着说:“那是你答应我的圣诞礼物,可到现在还没有买。”大人们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只好再次跑到商店中去询问,这次所有的商店都货源充足。

这正是玩具商们的计策:他们故意播出广告,却不提供充足的货源。大人们对孩子做出购买的承诺后,却到处都买不到这种玩具。等到圣诞节过去后,大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动与承诺保持一致,只好为孩子再买一次玩具。

聪明的玩具商所用的策略,正是心理学上的“承诺和一致原理”,它认为:“一旦我们做出了某种承诺,或是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在个人和外部环境的压力下,迫使自己的言行与承诺保持一致,尽管这种行为有悖于自己的意愿。”这是因为,我们大都不希望被别人认为是言行不一的人,在这种群体的压力下,我们往往会选择履行诺言,同时也希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以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案例四:汽车销售

当顾客去买车时,店家对这款车的价格比竞争对手便宜好几千。等客户做好决定,他开始让客户填写各种表格、贷款的、购车的等等,培养客户的个人承诺感,有时还鼓励客户试驾一天,让客户有拥有这辆车的感觉,最好还能开着给朋友和邻居看。

之后,时机成熟,销售员会在计算中发现一个错误——比如把“空调”忘算了,让你补上差价。这差价补上,和市场上车价就相同了。

你或许想拒绝,但是因为各种文字申明,文字的力量是惊人的,而且,你还让其他人错以为你有这辆车了,为了保持和之前买车的承诺一致的想法,你还是会狠心买下这辆车,并且劝慰自己:“这车和市场价一样,也不亏。”

案例四:坚持锻炼

假设你决定每天早晨6点去晨跑1个小时。只要你做了决定,就会觉得有必要去遵守,这是个人层面的,遵守自己决定的压力。

如果是社会层面的,这个压力会更强烈一些:也就是这个承诺是公开的或者包含他人,如果是你和朋友同时约定每天早晨6点一起去晨跑,你会觉得更应该坚定决心,也更可能坚持到底。

与自己言行不一致,不仅会让自己感觉到心里愧疚,也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形象。人们认为言行不一致,不是好的品质,与不理性、欺骗等不好的形象相关,会让人产生失望,愤怒和困惑的感觉。这些危机造成了巨大的社交压力,促使人们去保持言行一致。因此,人们只能确保他们的行为与之前的决策相匹配,才能避免过度的压力。

因为这些个人和社会的压力,如果你坚持去做某事,你可以向你的家人公开,向你的朋友公开,让大家都知道,这样你就更有可能坚持下去,当你想放弃的时候,想想你所做出的公开承诺,这个承诺不需要很大,但是可以影响大家对你的看法,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形象打折,就只有让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三、承诺和一致的启示

在我们的文化里,一个人高度的言行一致是备受称道的,也理应如此。大多数时候,要是我们在做事时始终如一地坚持不懈,肯定会做得很好。没有了一致性,我们的生活会困难重重,散乱不堪。

信仰、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是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坚强支撑。有时候,不假思索的言行一致,有可能带来不好的后果,会被一些商家或不法分子所利用,我们要警惕这些“小伎俩”。

事情也都有两面性,所以“承诺和一致性”也不例外。你可以借用“承诺和一致性”思维方式,来鞭策自己去坚持一些好的习惯;也可以应用“承诺和一致性”思维去谨慎对待别人的一些“小伎俩”,学会拒绝,学会说不,警惕那些想用它牟利的人,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自我的认知,使我们不知不觉的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请求毫不相关的事。

关注我们内心感受到的这种“承诺和一致”信号,当我们不清楚最初的承诺是否正确时,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许会很有帮助:“知道我所知道的,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还会做出同样的承诺吗?”经常问这个问题,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