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腺样体肥大伴发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鼻咽比率相关性研究

腺样体肥大伴发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鼻咽比率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0-04-29 08:33:45

相关推荐

腺样体肥大伴发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鼻咽比率相关性研究

中华耳科学杂志, 17卷6期

腺样体肥大伴发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鼻咽比率相关性研究

柴伟 徐甜甜 黄辉 田园园 周明朗 蒋劲松 李大鹏

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是儿童的常见病,腺样体过于肥大的患儿常伴有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1,2],尤其是未经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以严重威胁患儿听力,其发病率近年来也是急剧增加[3]。因此对腺样体肥大的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出现并发症之前的手术干预。临床上常用的腺样体检查方法有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4,5],显然并不是所有的患儿都能配合完成内镜检查,因此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就凸显而出。腺样体鼻咽比率(Adenoidnasopharyngeal ratio,A/N)可以比较精确的反应腺样体的大小,Lertsburapa等人的研究[6]证明A/N值与腺样体术中的测量结果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而印度的一项研究[7]更是认为腺样体A/N比值超过0.7是腺样体切除术的指标。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腺样体肥大伴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腺样体鼻咽比率(A/N)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3月-7月因腺样体肥大于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96例患儿。其中男性151例,女性145例,年龄3-10(5.86±1.83)岁。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鼻咽部水平位CT并做冠状位和矢状位的CT重建及声导抗检查。

1.2 研究方法

将296例患中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的47例患儿分为试验组(单耳17例,双耳3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3-10(5.66±1.86)岁;249例无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27例,女性122例,年龄3-10(5.90±1.83)岁。其中实验组患儿术前声导抗检查均为B型或C型,术中证实存在中耳积液的患儿。从鼻咽部CT检查中获取所有研究对象的A/N比值,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值差异。

1.3 鼻咽部CT检查及腺样体A/N比值的测定

患儿保持安静后取平卧位,行鼻咽部CT检查(水平位、冠状位、矢状位),层厚为1mm,层距为2mm,采用计算机测量软件进行各项数据的测量与分析。其中A(Adenoid size)表示腺样体前缘最隆起处到枕骨斜坡颅外面的切线之间的垂直距离;N(Nasopharyngeal size)表示翼板根部和斜坡颅外面连接点与硬腭后上端的距离(图1)。将两值相除即得到A/N比值(注:所有数值均是CT室工作人员在专业软件上进行精确测量,然后CT报告单上给出精确的A/N比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的A/N比值差异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平均A/N比值为(0.859±0.048),对照组平均A/N比值为(0.746±0.030),两组间行独立样本T 检验,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腺样体由于位于鼻咽部,对于其大小程度的评估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常用的鼻咽部侧位X线检查[8]并不能提供精确的数据及诊断标准。腺样体A/N比值可以客观的反应出腺样体的大小[9,10],Talebian S 等[11]通过对照实验测定儿童OME的A/N比值及其与术中和病理性腺样体大小,结果提示A/N比值与内镜及腺样体病理大小呈正相关,但是并没有发现,但是并没有发现该比例与其他变量如不同症状、性别和年龄相关。有研究认为当A/N比值超过0.7时是腺样体切除术的指标[7],但是临床上并不是所有患儿家长都愿意及时接受手术,对于这些病人可以推荐持续的A/N比值检测,如果比值持续增大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对患儿家长提出手术建议,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小龄儿童并不能完全配合鼻内镜检查[12],而且不能提供客观的数据提示腺样体的持续增大,鼻内镜检查给出的腺样体组织大小、后鼻孔阻塞率等都是临床医师的主观评估[13],这时就体现出了影像学检查的优势。

本研究经通过对我科29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伴发分泌性中耳炎(Otitismedia with effusion)的患儿A/N 比值较高(0.859±0.048 ),这个结果也提示了当A/N比值高于0.85时,可能并发分泌性中耳炎风险增加。临床上这个结论可能有利于我们对于腺样体手术时机的选择,减少儿童鼾症患儿并发中耳炎的风险。长期慢性浆液性中耳炎可导致胆脂瘤的形成、鼓膜穿孔、中耳纤维化,以及鼓室硬化症等,所有的这些都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14],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一般认为过于肥大的腺样体可以阻塞咽鼓管咽口,导致继发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本研究通过对A/N比值的研究,发现A/N比值越大,罹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几率增大,但A/N比值更多的是体现腺样体的前后径。临床上腺样体肥大引起中耳炎重要的原因是腺样体向两侧推挤咽鼓管圆枕,本文并没有能把腺样体的两侧直径纳入研究,所以本研究A/N比值的大小仅能部分反映腺样体与咽鼓管的关系。另外腺样体炎导致的咽鼓管炎也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也有一些猜测认为肥大的腺样体自身的分泌物以及并发的鼻窦炎产生的分泌物也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之一,因为有部分研究提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多量、异常的细菌侵入有关系[15,16]。

鉴于回顾性研究的缺陷以及病历资料有限,本研究仅对分泌性中耳炎这一个并发症进行探讨,这是不够全面的,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这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并关注中华耳科学杂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